今天是,欢迎访问广州市从化区政府网
在线访谈
本期在线访谈
主题:财政赋能“百千万工程” 助力从化高质量发展
时间:2025-04-14
嘉宾:广州市从化区财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邝冬霞
本期音视频

财政赋能“百千万工程” 助力从化高质量发展

文字实录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参与从化区政府门户网站在线访谈!今天,我们很荣幸地邀请到广州市从化区财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邝冬霞,围绕“财政赋能‘百千万工程’助力从化高质量发展”的主题,与广大网友一起交流。邝局长,欢迎您!

  嘉宾:各位网友朋友,大家好!我是区财政局副局长邝冬霞,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财政工作的关注、关心和支持。

  主持人:首先请邝局长为我们介绍一下,上一年从化区财政运行的总体情况是怎样的?

  嘉宾:谢谢主持人提问。2024年,区财政局按照上级和区委、区政府有关决策部署,锚定“排头兵、领头羊、火车头”标高追求,推动积极财政政策适度加力、提质增效,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收入方面,我们迎难而上,攻坚克难,克服财政收支两端承压等不利因素,多点发力聚财增收,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1.29亿元,实现增长9.02%,增速全市排名第2,在全省排名前列。支出方面,我们加强资源统筹,保持支出强度,“百千万工程”等重点领域支出都得到了较好地保障。一般公共预算民生类支出占比近八成,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总体看,全区预算执行情况良好。

  主持人:“百千万工程”是广东省委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部署和推动广东高质量发展的头号工程。在资金保障方面,区财政局出台了哪些措施助力“百千万工程”?

  嘉宾:关于财政措施助力“百千万工程”,大家都非常关心,这里从三方面来说明。

  第一,建立健全区级财力保障长效机制。我们深入推进新一轮镇(街、园区)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健全权责配置更为合理、收入划分更加规范、财力分布相对均衡、基层保障更加有力的财政体制。同时,将符合条件的“百千万工程”项目纳入债券支持范围。2023—2024年我们累计共争取地方政府债券资金42.75亿元,其中2023年争取22.1亿元,支持乡村振兴、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2024年争取20.65亿元用于县镇村建设,支持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建设、供水管网“三同五化”改造提升、区中医医院迁建工程、城市更新改造、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等项目。截至目前,2025年已争取专项债券资金11.5亿元,已发行5.6亿元。

  第二,健全多元化投入机制。构建财政金融协作机制,成立了金融工作专班,引入政策性金融活水支持项目建设,获300亿元授信额度支持我区建设。我们还发挥国资职能作用,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建设,紧跟市“千企帮千镇”行动,鼓励区属国企参与新型城镇化、城市更新、乡村振兴等重点项目建设。

  第三,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财政资金分配使用更加注重目标导向、绩效导向。我们实行预算绩效事前评估,对项目入库从严把关,把宝贵的财政资金管好用好,让同样的钱花出更大的效益。我们也会继续加强“三保”保障能力,足额、完整编制“三保”预算项目,不留缺口,落实好“三保”专户管理,兜牢兜实“三保”底线。同时,我们坚持做优增量和盘活存量相结合,既要用好增量资金,也要下大力气盘活存量。聚焦闲置低效资金、单位账户货币资金及应收款,加大清理盘活力度,加强资金统筹管理。

  主持人:在政策支持方面,区财政局出台了哪些政策助力“百千万工程”?

  嘉宾:在政策支持方面,区财政局围绕“百千万工程”实施要求,出台多项针对性政策,重点聚焦以下领域:

  第一,设立专项监管专户。我们实行“百千万工程”“三专”管理模式(专户管理、专户调拨、专户清算),规范重点任务保障专项资金监督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第二,加强资金使用规范。健全“1+3+5+N”产业发展政策体系,出台了区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规范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的申报、审核及拨付工作。出台了农村综合改革试点资金实施细则等,明确资金使用范围和负面清单,严格资金管理使用。还印发了预算绩效管理情况复核和通报办法,强化部门预算绩效管理意识和能力。

  第三,强化监管与协同机制。我们依托“数字财政”等信息化平台,实时监控资金分配使用,并定期公开资金使用情况接受社会监督。

  第四,保障重点任务。我们实施分类别、差异化财政激励政策。强化“百千万工程”考核评价结果运用,2024年安排650万元“百千万工程”考核奖励资金,支持用于提升县城承载能力、强化乡镇联城带村功能、推进乡村产业振兴、加强县域基础设施建设等重点任务。持续完善财政支持政策,还出台了推进“百千万工程”和环“两山”若干财政支持措施,落实好各项重大决策部署。

  主持人:在机制创新方面,区财政局进行了哪些探索为“百千万工程”提供了保障?

  嘉宾:机制的“新”,重点体现在敢为人先,试点先行,我着重分享以下4方面。

  第一,健全部门协作机制。根据区委、区政府关于“百千万工程”的工作部署,2023年5月,我局和区规划资源分局牵头成立要素保障专班,主要职责是凝聚资金、资源要素,全力做好“百千万工程”要素保障工作。我们定期组织专班各成员单位报送工作进展,加强各部门交流配合,强化要素保障工作执行力,形成全区“一盘棋”做好“百千万工程”要素保障工作。

  第二,创新财政资金使用方式。我们深入推进财政资金“补改投”改革,将财政资金从补助的方式转变为投资。2024年,我们选取中央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资金作为试点,成功推动全市首宗“补改投”项目在我区试点先行、落地实施。

  第三,创新国有资产盘活模式,积极探索公共场馆园运营管理改革,印发《广州市从化区推进公共场馆园高质量运营工作方案》,在确保公共性、公益性的基础上对我区公共场馆园进行社会化运营,推动河滨泳场成功招租,加快七星体育馆运营方案落地实施,拓展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服务供给渠道,提升公共资源使用效率和效益。

  第四,积极推动“建筑+光伏”试点。在全区党政机关和公共机构开展屋顶有偿使用工作,盘活资产资源挖潜增收。引入市场主体推进我区公共屋顶分布式光伏项目建设,以国有资产资源有偿使用收入为突破口,积极培育非税收入新的增长点。

  主持人:由上面的解答可以了解到区财政局在支持推进“百千万工程”方面采取了多方渠道不断地加大资金投入和坚持政策向基层倾斜。那么在支持推进“百千万工程”中,又是如何加强财政管理,确保“好钢用到刀刃”上呢?

  嘉宾:第一,我们深化预算绩效管理改革,强化事前功能评估,抓实日常监管和专项检查,关注资产盘活、三公经费、农村财务管理等重点领域的监督检查。建立健全贯穿财政收支活动全过程财会监督运行机制,推进财政监督与业务管理紧密结合,将监督检查内容延伸到会计核算、预算资金绩效、国有资产管理、内控制度建设等各方面。接下来,我们还将探索开展成本预算绩效管理,进一步降本增效和优化管理,推进绩效评价结果一体化运用,切实提高资金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

  第一,发挥财政投资评审效能。健全评审机制,加大现场勘察及复核力度,带着问题去现场,减少高估冒算、定额错套、缺量漏项等评审质量问题,客观公正审减不合理建设资金,确保财政项目资金使用安全高效。

  主持人:近年来,区财政局助力“百千万工程”中取得了哪些成效?

  嘉宾: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正确领导下,我区狠抓农村综合改革,累计获中央财政农村综合改革试点补助5亿元。统筹推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等,严格资金管理使用,着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农村群众获得感越来越强、乡村人居环境越来越改善、村集体经济韧性越来越足、改革试点成效越来越好。

  一是高位推进,确保项目落地建设。第一时间成立以区委主要领导为组长的试点工作领导小组,高位推动项目规范化建设;二是拓宽渠道,健全多元化投入机制。积极探索多种形式利益联结机制,积极采取以奖代补、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引导社会资金参与农村综合改革,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撬动作用;三是深化改革,提升资金使用效益。制定我区中央农村综合改革试点资金管理实施细则,明确项目的实施、验收与资金拨付事项,摸索出一套符合我区实际的操作流程,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切实提升资金使用效益。四是强化监管,提升财政政策效能。聚焦重大政策、重点项目和部门整体绩效评价,在每年度结束后,及时组织开展综改项目自评与绩效自评,推动农村综合改革工作高质量发展。

  主持人:在助力“百千万工程”过程中,有哪些困难和挑战?

  嘉宾:我区财政收入体量小,高度依赖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房土两市不确定性因素较大,同时政策性、保障性增支需求集中,财政“紧平衡”压力进一步显现。部分预算单位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有待进一步提高,全面预算绩效管理需要加速推进。我们高度重视这些问题,将积极采取务实管用、针对性强的措施加以解决。

  主持人:接下来区财政局对“百千万工程”助力从化高质量发展有什么计划和举措?

  嘉宾:总体而言,就是要统筹用好各类财政资金,聚焦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加大投资力度,提高投资效益。

  第一,多点发力聚财增收,夯实发展财力基础。落实好减税降费优惠政策,重点支持科技创新和新兴产业,支持培育新质生产力。发挥我区税源培植巩固联席会议制度的协调作用,用心用情做好重点优质税源管理服务,涵养壮大财源。加大依法征收力度,提升收入管理精细化水平,确保应收尽收、颗粒归仓。优化提升土储资金调控能力,做好重点项目征地拆迁资金保障工作,为我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要素支撑。

  第二,持续优化支出结构,促进经济稳进提质。提高预算约束精准度,把该压的坚决压下来,把该保的保障到位。对各类新增支出政策严格把关,从源头上控制财政支出。坚持“三保”支出优先顺序,优化经费投入机制,推动公共服务供给提质增效,把更多的真金白银用在发展要处、民生急需上。

  第三,聚焦重点加强谋划,推动项目速效同增。认真落实财政部一揽子增量财政政策,积极谋划新增专项债券用于土地储备、收购存量房、“三大平台”、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等规模大、层级高、带动性强的优质项目,做实项目储备。强化对债券申报数据及材料把关,提高项目过审概率,争取更多债券资金额度支持。

  第四,深化财政管理改革,提高财政治理效能。扎实推进零基预算改革,打破支出固化格局,从严从紧编制支出预算,做实做细预算盘子,提升预算精度与准度。利用好预算绩效事前评估,把好财政资金的第一道关口,做好项目入库前的“守门员”,守好“钱袋子”。

  第五,健全财会监督体系,继续抓好预算绩效事前评估,强化绩效评价和绩效监控的结果应用,探索开展成本预算绩效管理,持续推进预算绩效管理走深走实。

  第六,抓实抓细国资管理,推动国企提质增效。加快推进国企重组整合,引导区属国企突出主业、抓实项目,以高质量发展为首要任务,不断提高企业资产规模和质量。健全国资监管制度体系,精简优化监管流程,改进投资监管方式,强化经营风险防范,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积极探索盘活国有资产资源的有效路径,推进公共屋顶光伏资源开发建设,探索开展区内小型水库有偿使用试点,充分挖掘国有资产使用效益。

  下一步,区财政局将进一步细化完善财政政策措施,靠前抓好落实,能早则早,尽早发挥政策效果。

  主持人:好的,感谢邝局长的讲解和分享,由于时间的关系,今天的访谈到此结束,如各位网友还有其他疑问,可在留言区进行提问,感谢邝局长参与我们的访谈,各位网友,我们下期再见。

  嘉宾:再见。


点击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