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州行政争议调解中心从化工作站成功化解一宗行政争议。辖区某公司为吸引流量,在未取得温泉用水许可的情况下,以“温泉”名义通过线上线下进行宣传和经营,市场监管部门就该行为对公司做出行政处罚的决定。该公司认为对罚款金额不服,遂申请行政复议。行政调解工作人员一方面对该公司进行释法教育,并督促其对案涉广告及链接进行全面整改、下架,另一方面则从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角度出发,与市场监管部门进行沟通。最终,市场监管部门同意将减轻罚款,该企业亦在当天认缴了罚款。
今年以来,从化区司法局充分发挥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的主渠道作用,综合运用“释法+调解+仲裁+复议”等多元行政纠纷化解方式,推动法治力量向引导和疏导端用力,促进高质量发展走深走实。
溯本求源既解法结又解心结
架设受理“连心桥”。立案审查过程中充分了解群众的实质诉求,采取“现场释法明理+先受理后审查”的“双轨模式”,建立群众诉求“收纳”机制,强化信访与复议的联通联动,充分保障群众行政复议救济的权利,避免程序空转。打牢沟通“奠基石”。采用“线下+线上”结合的方式,依法保障群众知情权、参与权,采取“三心”工作法,即以真心听取诉求、用耐心寻找症结、拿责任心化解矛盾,有力纾解申请人心中不解、不满情绪,做到“温度”“速度”“法度”融合。拓宽化解“快速路”。对适宜采用调解解决的案件,向相关行政机关发出《调解建议函》,提出针对性的调解及工作建议,及时修正偏颇行政行为,今年行政复议案件调解成功率26.5%。
通力合作擦亮“复议+”调解品牌
“复议+交警”。今年以来,公安交警类行政复议案件在立案前先行化解98宗,通过运用“快审快结”机制,办理用时平均缩短8天,超九成案件在复议阶段达成调解,既有效提升办案效率,又保证办案质量,实现公平与效率的有机统一。“复议+法院”。深化与广州铁路运输两级法院衔接配合,成立广州行政争议调解中心从化工作站,邀请法院法官讲授典型案例,府院联动合力增强调解动能。工作站成立以来,开展诉前调解12宗次,化解率达33%。“复议+仲裁”。针对工伤认定类案件,紧扣争议焦点,积极与劳动仲裁机构沟通对接,共同化解涉及工伤认定争议3宗,促进工伤认定、劳动争议、赔偿金额等问题“一揽子”解决。
三项举措搭建企业调解快车道
优化程序高效解纷。念好“快”字诀,把提质增效的思路贯穿涉企行政复议案件立案审查全过程,强化工作人员对办理涉企案件的效率意识,坚持“调解优先”原则,积极运用调解方式化解涉企行政争议,服务营商环境大局。因企施策精准发力。秉持重企暖企护企的理念,在办理涉企复议案件中深入调查,找准不同案件调解发力点,实施差异化的调解策略,提高调解成功率。在线“云调解”远程解忧。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设备、电话等方式“背对背”在线沟通,让数据多跑路,企业省力更省心。据统计,今年从化区超九成行政争议在行政复议阶段得到实质性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