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规章库

广州市从化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政府信息公开

索引号: 11440117MB2D06205A/2016-616926 分类:
发布机构: 区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局 成文日期: 2016-02-28
名称: 广州市从化区工商行政管理局2015年工作总结及2016年工作计划
文号: 发布日期: 2016-02-28
主题词:
【打印】 【字体:    

广州市从化区工商行政管理局2015年工作总结及2016年工作计划

发布日期:2016-02-28  浏览次数:-

  2015年以来,区工商局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以及十八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按照广州市工商局“五个统一”工作部署,以全面深化改革为主线,把深化商事制度改革作为核心工作,积极适应新常态、新体制,打造具有普遍公信力的市场监管执法机关,营造宽松平等的准入环境、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全面履行工商行政管理职能,有序推进各项工作。为我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作出新贡献。
     2015年工作总结
     一、营造宽松平等的准入环境
2015年,我区市场准入门槛进一步降低,企业登记前置行政审批事项已由2014年的101项压减为9项,精简比例进一步提高至91%;企业申领营业执照审批时限由15个工作日缩短至3个工作日,较法定期限提速80%;实施“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模式后,企业办证时间再次提速。
    截至2015年,我市实有登记商事主体共计(不含外资企业)27563户,注册资本金总额为210.587亿元人民币,与2014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7.3%和11.51 %。其中,内资企业(含国有、集体)829户,出资金额82.566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4%和-5.95%;私营企业5123户,出资金额118.2920亿元, 增长16.6%和27.93 %;农民专业合作社316户,出资金额2.177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48%和9.15%。个体工商户21288户,出资金额7.541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25%和11.65%。港、澳、台永久居民申请办理个体工商户共7户,出资总额97万元。
至2015年底,全市新登记商事登记主体(不含外资企业)2786户,注册资本金为17.0167亿元。其中,内资企业969户,出资金额15.7617亿元;个体工商户1932户,出资金额1.047亿元;农民专业合作社25户,出资金额0.208亿元。
      (一)全力保障“三证合一,一照一码”实施。全力保障我区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实施“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将由工商行政管理、质量技术监督、税务三个部门分别核发不同证照,改为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发加载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营业执照。工商部门核准后,直接核发加载统一代码的营业执照,并在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公示。企业办理三证实现“一窗受理、互联互通、信息共享”,截至10月31日,区工商局已发出加载有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一照一码”营业执照787份。
     (二)稳步推进企业注册登记“全城通办”。作为企业注册登记第一步,我区实施企业名称预先核准“全城通办”,申请人可自行选择全市任一登记机关提交名称预先核准申请,登记机关受理后由市工商局统一核准,申请人凭《企业名称登记预先核准通知书》到住所所属辖区登记机关办理商事登记业务。组织开展受理员各项培训学习和参加相关部门组织的培训,为顺利推进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和即将实施的“企业登记全城通办、个体工商户登记全区通办”业务奠定了基础。
    (三)持续提升窗口办事效能。为便捷企业办事、提高部门联动水平,我局企业注册登记窗口进驻区政务中心;与此同时,吕田工商所试点进驻吕田镇政务服务中心。各工商所窗口提升服务质量,规范办事流程,温泉、良口、吕田等  工商所为部分偏远地区业户提供送照上门服务。
(四)协助企业拓宽融资渠道。为有效缓解企业融资难问题,积极协助企业办理动产抵押登记、股权出质和挂牌“新三板”业务,为上述有融资需求企业提供工商业务咨询。共办理动产抵押登记11份,协助企业融资1.84亿元;办理股权出质8宗,融资金额11.43亿元;为我区多家有意向挂牌“新三板”企业办理增资、档案查询、出具《无违法记录证明》等业务,协助企业解决上市存在问题。
     二、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坚持“宽进”与“严管”相结合,着眼市场秩序的构建,进一步强化监管执法工作,推动市场监管体系建设。截至2015年底,立案查处违法经营案件119宗,罚没入库127.2万元,执法办案工作有序开展。其中,无照经营案40宗、假冒伪劣案16宗、无合法来源1宗、不正当竞争案8宗、商标侵权案8宗、其他类案件46宗。
    (一)推动商事主体年度报告工作。2015年我区年度报告期应提交并公示2014年度报告的商事主体数量为23553户,在我局大力推动下,全区报告期内已提交报告并公示商事主体21734户,年报率达92.28%(其中内资企业5343户,已提交4911户,年报率91.92%;外资企业394户,已提交354户,年报率92.39%;个体工商户17527户,已提交16189户,年报率92.37%;农民专业合作社289户,已提交280户,年报率96.89%),上述各项年报率均位居列广州市各区前列。
    (二)严格落实企业公示抽查。2015年广州市各区抽查企业名单由省工商局按照3%的比例随机直接抽取并下发,收到名单后,我局严格按照《企业公示信息抽查暂行办法》的相关规定执行检查工作。本次我区共抽查企业161户,经检查,我局共将51户企业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其中4户责令期满后拒不履行公示义务,11户无法联系,36户隐瞒真实情况或弄虚作假)。
    (三)稳步推进无证照经营整治。2015年,在我局推动下,我区“查处取缔无证无照经营工作系统”全面上线投入使用,结束了我区整治无证无照工作手工抄送、审批的历史,极大提升了我区整治无证照工作的效能。截至11月底,我局累计引导100户无照经营户办理执照,依法取缔154户无照经营户,立案查处8宗无照经营案件,罚没2.53万元,向各职能部门发出告知函138份。与此同时,我局坚持“疏堵结合、以疏为主”的治理思路,将妥善解决场地证明问题作为破解整治无照经营工作瓶颈的突破口,推动了我区“临时经营场所审批管理系统”上线使用,极大缩短了临时经营场所审批时长,规范场地审批工作。各镇(街、园区)共审核发放《临时经营场所使用证明》1681份。
    (四)大力开展打假专项行动。2015年以来,按照上级的要求,及时制定年度重点产品打假专项行动方案和打假宣传方案。组织开展了以儿童用品、农产品和化肥农资产品、建筑材料、箱包皮具,电子产品、家用电器、汽配、烟草、车用燃油等商品为重点的打假专项行动。全年共出动执法人员1681人次,检查有关经营业户943户次,立案查处案件19宗,涉案货值3.921万元,结案19宗,罚没入库13.555万元,促进我区市场经营秩序和环境健康发展。
    (五)贯彻商标战略打造质量强区。2015年我区新增注册商标572件,有效注册商标3963件;目前辖区共有中国驰名商标3件;省著名商标13件;市著名商标32件;查处假冒注册商标5宗、罚没金额3.05万元;查处商标侵权案件3宗,罚没金额1.3万元。2015年从化区申报市著名商标共18件(新申报7件,延续申报11件,新申报较去年同期大幅增加,去年新申报1件);申报省著名商标共10件(新申报4件,延续申报6件,去年无新申报)。
深入推进国家商标战略实施示范城市建设,推动企业争创著名商标,培育自主品牌,年初我局对广州宏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广州市百利文仪实业有限公司、广州从化碧水湾温泉度假村有限公司等企业进行了实地走访检查,积极培育著名商标。针对企业存在问题给予相关行政指导和建议,鼓励企业根据发展需求,申报广州市著名商标,提升企业市场核心竞争力。继去年我市“珍奇味”商标被国家工商总局授予“中国驰名商标”后,2015年初我区广州市百利文仪实业有限公司注册商标“VICTORY”和广州天马集团天马摩托车有限公司注册商标“天马TIANMA”相继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六)开展诚信系列建设活动。充分发挥我区非公经济社团组织桥梁和枢纽作用,推动我区私营企业协会及各分会发展,由区“两建”办主办,私营企业协会协办“诚信从化,我给力”系列建设活动,先后开展了大型公益论坛、“诚信进企业”访谈工作、“诚信杯”篮球赛、“诚信宣传进校园”、“诚信宣传月”主题实践活动等5次大型活动,大力倡导“诚信兴商”的经营理念。组织我区企业参加2014年度“守合同重信用”企业公示活动,全区共有124户企业,9户个体工商户获得“广东省守合同重信用”称号。
    三、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
以《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处罚办法》实施为契机,积极推进我区消费维权工作再上新台阶,致力营造我区安全放心消费环境。截至11月30日,区消委会共受理处理各类消费投诉案件243宗(其中办结218宗,正在处理25宗)。办结案件中,达成调解协议148宗、未达成调解协议21宗、撤回23宗、其他26宗,调解成功率为87.5%,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43.5万元。我局12315中心共受理消费者来电、来访、咨询542宗,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幅为2%;处理工商投诉案件118宗,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幅12%,到期反馈118宗,到期反馈率100%,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7.56万元;处理举报案件201宗,与2014年同期相比增幅为6%,立案8宗,立案率为3%。
    (一)加强消费维权服务站建设。2015年,新设华润万家超市消费者维权站,并且快速处理消费者投诉7宗。目前我区已在华润万家、从化广百、永亨隆等较大型商场、超市、市场、企业、景区建立消费维权服务站48个。各消费维权服务站均能落实《消费投诉登记表》登记、践行维权站承诺和执行不合格商品下架退市制度。
    (二)加大流通商品抽检力度。2015年在我区开展了移动通信设备、电动自行车、童服、汽柴油、空调器、化肥、建筑涂料、人造板、燃气炉具、眼镜共158批次的商品抽检,其中145批次的商品已经报告抽检结果,不合格的有33批次,立案查处15宗,目前结案11宗,罚没12.16万元。并根据市工商局流通领域商品检测不合格批次名单,对2014—2015年度抽检不合格商品开展清查行动,监督不合格商品及时下架,查处鞋类2户、制动液2户,共罚没0.32万元。
    (三)开展“放心消费商店”评选。区消费会指导各基层分会做好2014年度“放心消费商店”评选宣传发动工作,采取多种形式向经营者和消费者进行宣传动员,将有关评选活动的意义、标准和要求等宣传资料派发给辖区企业,调动广大实体店积极参与“放心消费店”评选活动。同时,严格按照评选标准开展培育推荐工作,指导参评的经营者完善经营管理制度和消费投诉处理机制。通过评选,我区25家企业被评为2014年度“放心消费店”,其中连续三年获评“放心消费店”的三星企业4家、通过年审获评企业12家、新申报获评企业9家。
    (四)强化消费权益宣传教育。突出普及和宣传《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处罚办法》、《网络交易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结合年度工作重点,认真开展“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宣传咨询活动。“3·15”当天,区工商局和区“打假”办组织工商、质监、食药监、农业等打假维权相关职能部门,现场展示食盐、香烟、酒类、食品、药品、农资产品等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商品,教授“辨伪”技巧;区工商局和消委会共完成消费维权知识问答和问卷调查各100份,接受市民咨询450人次,派发各类宣传资料5800份,受理消费者投诉3宗。此外,区工商局在活动前期还对在2014年查获和抽检的不合格产品、侵权商品和过期劣质食品等共计56478件进行集中销毁。
    (五)开展格式合同侵权整治。继续加强银行电信业合同格式条款的规范监管工作,在日常监管、处理消费者申诉举报等工作中,保持对银行电信业不公平格式条款的监管力度,并结合辖区工作实际开展监造工作。2015年办理1宗合同类案件,罚没金额7000元。
    四、创建干净整洁、平安有序城市环境
    2015年我局全面落实区“干净、整洁、平安、有序”市容环境综合整治部署,配合我区开展各项城市管理工作。
    (一)创文创卫工作常抓不怠。对照《从化市迎接全国文明城市复查验收重点工作安排表》内容及分工,将督促集贸市场开展卫生整治、整治集贸市场内经营秩序、加强广告内容监管、整治无照经营行为四方面工作列为创建工作重点,制定了相应的工作方案并开展专项整治。按不同阶段部署定期开展巡检,发现问题及时记录、立行整改,并印发《创建督导情况通报》和下达《整改通知书》13份,整改各类问题200余项;与此同时,各工商所制定并落实了集贸市场创建常态化工作机制,将各个集贸市场创建工作责任落实到人,细化到项,并制作记录日常督导工作。
    (二)推进“平安细胞”建设。牵头开展“平安市场”的建设。在完成街口新城消费品综合市场、从化旺城农贸市场作为“平安市场”建设示范点的基础上,继续选取从化联发机动车交易市场、美时家居广场作为今年的平安市场示范点,以点带面,大力开展全市集贸市场的平安创建工作。从制度建设、卫生管理、摆卖秩序、场内经营行为、经营设施、商品进货来源等六大方面开展工作、制定详细标准。
配合我区严密防控H7N9禽流感,督促全区农贸(肉菜)市场、禽畜批发市场严格落实“一日一清洗消毒,一周一大扫除,一月一休市”(1110)制度。开展登革热防控灭蚊工作,配合区卫生监管部门进行疫情监控。
加强对太平兴富市场的规范管理以及对野生动物的保护,科所联动开展为期三个月的集中整治,共立案3宗,未取得相关许可证经营大鲵(娃娃鱼)2宗;未取得相关许可证经营经营黄喉拟水龟(石金钱)案1宗,严厉打击了非法经营野生动物行为。
    (三)非法传销活动露头就打。2015年我区的传销违法行为有抬头迹象,今年我区发生涉嫌传销案件有4宗,涉嫌传销人员10人。我局联合公安部门牵头,组织各部门相互配合,各单位对传销活动齐抓共管。突出重点,重拳出击,先后开展联合执法253余次,出动执法人员1396人次,检查场所1816家。我局为各镇街(园、区)配备了对讲机25台、手电筒、雨具等打传物资一批,打击传销宣传小册子1万余册、海报500余张。组织开展了打击传销进社区、进校园等活动,在江埔街商贸城社区、海塱社区等易发传销地区,集中开展打击传销宣传教育活动,向外来务工人员、居民、大学生宣传传销的危害和打击传销的重要性;在中山大学南方学院举办“禁止传销进校园”宣传活动,活动通过宣传展架,用案例,法律条文讲解等方式将传销危害刻画得惟妙惟肖、淋漓尽致,给学生们上了生动的一课。采取有奖问答形式与学生进行了热烈的交流。现场发放环保袋、宣传雨伞、手电筒等奖品共500余件,派发宣传资料1800余份。同时,严格规范直销经营行为。摸查全区直销企业网点的分布情况,完善直销企业档案,对直销企业网点、具有协议关系的经销商进行排查登记,重点加强其招募、培训、产品宣传、计酬收益等方面的监管,防止其蜕变为传销。
    (四)校园周边环境专项整治。我局制定并下发了《广州市工商局从化分局校园周边专项整治工作方案》,与区食药监局、区文广新局、区公安局等职能部门,先后开展了校园周边无照经营、食品安全、扫黄打非“护苗净网”、“五类车”等专项整治行动。以10月为例,我局出动执法人员48人次、执法车辆24车次,组织全区范围内专项统一行动1次,配合各镇街、园区管委会,以及食品、交通等行业主管部门开展联合检查行动16次,检查校园周边食品经营户59户、校园周边餐饮单位38户次、学校食堂6户次。书刊店24户次、大型印刷制版企业3户次。
    (五)协助严管路示范街专项整治。各工商所积极配合街镇、园区管委会牵头开展的统一专项整治行动,对中田路、西宁横街、西宁中路、朝阳街、东城路、新城西路、河滨北路、河东南、北路、从化大道、江湾路、海塱东路、康乐东路、太平步行街、温泉东路、前进路、鳌头广场路、良口大街、吕天广新路、吕东路、丰盈路、明珠大道北路、流溪温泉广场等路段开展地毯式的排查整治行动。督促沿街业户守法经营,对不符合要求的招牌和广告牌进行整改,累计参与统一行动11次,共计出动执法人员48人次、执法车辆24车次,其中发出责令改正通知书5户,引导其尽快办理营业执照;温泉工商所检查发现温泉东路2例广告和招牌设置不规范行为,已现场落实有关整改;良口工商所发现良口大街沿边4户招牌内容与营业执照登记名称不符,现场口头通知其限期更正。
    五、深化机构改革、强化队伍建设
    2015年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机构改革工作继续推进,持续深化体制调整,理顺工商部门职责关系,进一步强化市场监管和公共服务能力,为我区社会经济建设保驾护航。
    (一)深化机构调整,确保工作不断。于4月底召开移交大会顺利完成了工商职能机构划转交接,严格做好有关人、财、物等移交材料的建档造册和清点审核工作,妥善做好工资福利待遇、人事档案等工作衔接,积极加强与从化区委区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广州市工商局协调沟通,确保“工作不断、思想不乱、队伍不散”。
    (二)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深化作风建设。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扎实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全面深化作风建设。一是加强班子建设,召开党员大会,增补1名党委委员,充实领导班子,确保党委工作顺利开展。二是深化党风廉政和作风建设。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组织召开党风廉政工作暨“严纪律、守秩序”专题教育活动,扎实开展“三严三实”、“反腐倡廉”系列专题党课教育,结合纪律教育月,切实增强干部职工的政治意识、纪律意识、大局意识,增强党性观念,筑牢党员干部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贯彻落实从严从实要求,扎紧织密“制度笼子”,不断完善制度规章建设,努力促进党风廉政和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三是强化监督检查。深入开展执法督察、廉政监察和效能监察,着重加大对干部职工履职情况和队伍纪律作风的监督检查力度,开展了队伍纪律作风、公车使用、固定资产管理、创文行动等专项督察行动11次,发出督察通报10份,设立不良作风“曝光台”,对各单位存在的问题进行曝光。
    (三)强化队伍管理,提升队伍素质。一是认真做好非领导职务晋升工作。严格按照规定,积极稳妥实施非领导职务干部选拔工作,认真做好非领导职务晋升工作,选拔24名符合基本任职条件、政治素质强、工作能力好、思想作风硬的干部晋升为主任科员。二是组织开展了包括“严纪律、守秩序”专题教育、“三严三实”专题党课、干部综合素质培训等一系列全面系统、形式多样、专题突出的学习培训活动,不断提升队伍综合素质,进一步提高干部履职尽责能力水平,切实打造一支忠诚干净担当实干队伍。
    存在的突出问题
    2015年,我局在机构改革和管理模式转变的同时,承担了深化商事登记制度改革、“三证合一 一照一码”登记模式等一系列的重点改革任务。在此期间,我局努力克服各项困难,积极争取区委区政府支持,综合协调各项工作,保障我局各项日常工作有序开展,目前主要存在以下一些突出问题和困难。
    一、人员经费紧张,监管压力大增。经过两轮机构改革,共减员118人,实有人员锐减46%,人手严重不足。目前我局各部门都是一人多岗,中层干部也缺位严重。随着工商、质监部门取消垂直管理和食品监管职能转变,我局积极融入辖区各项工作,积极配合各街镇、各职能部门开展各类综合整治工作,如严管路、示范街、综治重点区域监管等由其他部门牵头的工作,人员问题更显紧张。2015年我局按照广州市财政局划拨的各项年度预算经费全额用于工商部门的各项经费支出,维持本年度工资福利、公医待遇与市直标准不变,但2016年,在充分压减开支的情况下,我局经费预算大幅下滑。如承担新的改革工作,工作经费将严重不足。
    二、部门协调困难,衔接亟待完善。随着中央、省、市关于推进地方政府职能转变工作不断推进,但在2014年实施商事登记制度改革以来,我区的餐饮业废气噪声扰民、野生动物保护的监管工作等问题凸显。为此,我局多次参与区协调会议,多次与相关部门进行沟通协调,由于部门间监管观念转变、相关法律法规修改滞后等主、客观原因,相关监管工作仍亟待完善。
    2016年及下一阶段工作计划
    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推进地方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加强市场监督管理体系建设是我局2016年工作核心和重点。两个部门的职能整合,有利于实现执法资源的集约配置、结构优化和资源共享,从而实现我区市场监管领域的一体化、无缝隙衔接。
    一、迅速融合优化队伍,确保改革平稳过渡
市场监管局的组建涉及到工商、质监部门职能的整合和两支队伍人员的融合,时间紧、任务重,我局将尽快建设好领导班子,充分发挥领导班子桥头堡作用,找准职能定位和工作重心,抓好工作衔接和职能整合,努力缩短队伍的磨合期,确保在改革过程中队伍思想不散、市场秩序不乱、监管工作不断。一是抓好队伍思想素质建设。积极调整队伍心态,努力克服各种困难,加强队伍的融合交流,积极适应改革带来的新变化、新挑战。二是抓好队伍业务素质建设。树立讲学习、钻业务风气,带动全体干部认真学习法律法规、监管业务,研究改革带来的新机遇,不断提升干部职工的市场监管能力及执法水平,形成统一、权威、高效的监管体系。三是抓好队伍作风建设。持续改进作风,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发扬“敬业、实干、奉献、协作、创新”五种精神,着力打造一支具有普遍公信力的市场监管队伍。四是精心做好机构调整工作,与区委区政府加强沟通交流,研究“新三定”方案,探索机构职责岗位设置方式,为下一步实现工商、质监部门设置做好充分准备。
    二、持续优化商事登记,改善我区营商环境。大力服务我区经济发展,根据广州市统一部署,坚持以“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模式改革、商事登记企业“全城通办”、个体工商户“全区通办”为抓手,争取上级工商部门支持我区外资登记工作便利化。以商事登记注册便利化引领我区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立足区主导产业和重点项目建设,围绕“十三五”规划,深入开展商事登记改革、商标品牌培育、质量强区、标准化战略等工作,引导各类商事主体壮大发展,促进我区产业转型升级。
    三、发挥市场监管职能,加强事中事后监管。
切实发挥市场监管执法主力军的作用,为我区经济社会繁荣发展作出新的贡献。大力发挥市场监管职能,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通过整合执法资源,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加大对生产、流通、消费各领域违法行为的打击,构建监管、执法、技术支撑相衔接的监管体制。
    四、围绕我区重点工作,发挥市场监管职能。努力发挥市场监管职能作用,围绕我区建设“干净整洁、平安有序”城市环境的目标,积极参与各项社会管理工作,完成区委区政府交付各项工作,持续深入开展“两建”、无证照整治、打传、打假等各项工作部署,全力配合我区创文创卫、“严管路示范街”创建、江埔河东片区综合整治等重点工作开展。
                                                                                                                   广州市从化区工商行政管理局
                                                                                                                              2015年12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