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规章库

广州市从化区良口镇人民政府信息公开

索引号: 11440118007517984W/2024-00052 分类:
发布机构: 广州市从化区良口镇人民政府 成文日期: 2024-07-01
名称: 良口镇
文号: 发布日期: 2024-07-01
主题词:
【打印】 【字体:    

良口镇

发布日期:2024-07-01  浏览次数:-

  良口镇地处从化区东北部,距从化城区约30公里,距广州新白云国际机场65公里,距广州北站火车站73公里,全镇面积530.6平方公里,下辖30个行政村和3个社区,总人口约5万人。G105国道、G45大广高速线贯穿全镇,惠清高速于2020年10月18日全面竣工通车。从11路和12路公交线路经良口镇连接街口城区,镇内有12条农村公交微循环线。

  近年来,良口镇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到广东调研视察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贯彻省委“1310”具体部署和市委“1312”思路举措,全面落实省、市、区关于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决策部署,聚焦“粤港澳大湾区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发展的典范”的发展目标,大力发展绿色经济,依托高端要素和特色平台,走深走实绿色生态和产业融合的发展道路。2023年地区生产总值达19.47亿元,完成农业总产值3.41亿元,规上工业总产值5100万元,住宿业营业额4.43亿元,餐饮业营业额5700万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15.57亿元,同比上升32.4%;完成税收收入2.23亿元,同比增长31.02%,其中区库收入9073万元。

  自然风景优美。曾获得“中国绿色名镇”和“中国生态(人文)宜居规划建设示范镇”等称号,耕地面积约2.36万亩,山林总面积59.7万亩,森林覆盖率86%,区域内有7座海拔1000米以上的高山,其中天堂顶为广州市第一高峰,海拔达到1210米,可以观日出、林海、云海,俯瞰流溪河、南昆山。地下热水资源丰富,有被称作“岭南第一泉”的世界唯二两处含氡小苏打温泉,明清两代时就已被开发利用。温泉水温度高低不一,最低36℃,最高71℃,储量巨大,有泉眼十余处,每年温泉地下热水自涌量可供万人享用。森林资源丰富,有“第二庐山”之称的流溪河国家森林公园,园内自然风光旖旎,人文景观丰富多彩,主要有彩弹野战、孔雀园、观鹿园、流溪香雪、翡翠群岛、猴岛、人面怪石、流溪河大坝等景点,是首批国家十大森林公园之一。辖区内有千泷沟瀑布,是广州市海拔最高的自然村——锦村的一条峡沟,是个亲山、亲水、亲竹、亲石的旅游区。区域内可体验碧水峡漂流,漂流河道源于号称“广州第一峰”的天堂顶山脉,由百瀑千泉汇聚成河,在海拔高达1210米的险峻山谷之中顺着千沟万壑急流直。

  历史文化底蕴丰厚。位于良口镇塘料村的中国国家版本馆广州分馆(文沁阁)于2022年7月正式揭幕,着眼“中国高度、世界广度、技术锐度”,联袂打造“流溪河畔、凤凰山下、稻花香里”的文化价值创新片区和世界级中华版本文化展示窗口。围绕中华版本保藏、展示、研究、交流四大核心功能,打造中华版本区域典藏中心、展示中心、研究中心和交流中心,成为文化强省建设中高水平文化供给体系的重要支撑和新时代广东的重要文化地标,加快形成以国家版本馆广州分馆为核心的文化振兴格局。现已收藏重点历史文献、岭南文化、侨批侨刊、票据票证、音响唱片、科学技术等各类特色版本20多万册。另外,良口镇作为广府文化客家文化的交汇地,两大文化相互碰撞,乡村建筑既突显出广府大屋的气派,又包含了客家民居的素雅。如溪头村的“金紫里”古建筑群,距今有约180年历史,是旧时村中大户人家修建的大屋,由一间间砖土结构的老房子组成,错落有致,层层递进,可看出前人设计时的独具匠心。作为众多历史活动的见证地,区域内有陆军六十三军抗日阵亡将士公墓、抗日战争石榴花山战役遗址、中山纪念亭、梁氏祖墓群、戚雪松幕、朱氏宗祠、子贤李公祠、戚氏宗祠、清宁庙、磻溪铁钟等人文遗产资源。溪头村于2015年被评为“全国文明村”。

  旅游资源丰富。国内首个标准最高、规模最大的赛马场香港赛马会广州马术场,是国内首个获得国际认可的无马疫区,拥有国际标准设计的跑道、唯一具备举办国际马术比赛条件的马场类综合体。场地规模相当于200多个足球场,可同时容纳1600匹赛马训练。2019年3月首场世界级纯演示性速度马术比赛曾在这里举办,未来可以在这里欣赏到越来越多高水准的世界级赛马运动。新“网红”鸭洞河生态廊道,廊道高效串联周边生态要素,形成傍山串水的生态体系,节假日日均吸引游客超过2万人次。国内首个全套房式酒店广州从都国际峰会酒店,拥有风格多样的独立套房和别墅,能够带给人们回归山林,体验世外桃源的入住享受。还有国家4A风景区碧水湾温泉度假村、主打泰国异地风情的都喜泰丽温泉度假酒店、具有浓郁欧陆风情的崴格诗温泉庄园、上水精品酒店、文轩苑等一批集商务、健身、娱乐、休闲的高档次度假酒店。依田而建的米社、坐落在山水间的从舍等精品“网红民宿”,2022年,稻喜湾温泉民宿被评为广州市“红棉三星”旅游民宿。星河湾五指山旅游度假区、亚美时光正心养身谷正在开发建设中。国家3A级景区溪头村、生态设计小镇等景点九村一圩串联起来的生态设计新乡村示范带,2023年12月,生态设计新乡村示范带入选广东省十大乡村振兴示范带名单,示范带上四个村入选“百千万工程”省级示范村。

  农产品产量大且品质高。南部种植荔枝龙眼黄皮等亚热带水果,北部种植高山番薯、三华李沙糖桔柑橙等。充分利用生态资源,打造休闲农业品牌,完成省级“一镇一业”及“一村一品”创建,达溪村高山番薯、胜塘村杨梅、溪头村三华李、磻溪村青梅榜上有名。黄龙带种植杨梅有20多年的历史,种植面积达到4000亩,涉及联群村、联平村、胜塘村、梅树村四条村,以黑珍珠(俗称“黑碳”)、大红牛(俗称“冬魁”)、丁坳梅(俗称“白腊梅”)为主。每年5月举办“杨梅节”,至今已经举办了十七届。高山番薯品种主要有白心薯、黄心薯、紫心薯、花心薯、一品红番薯等品种。其中深受广大游客热爱的紫心薯又称“蜂蜜味”番薯,有甘甜的蜂蜜味道萦绕口中;白心薯又称栗子番薯,风味似栗子般粉香甜著称。高山番薯节在每年11、12月举行,游客可以前往达溪村体验挖番薯、烩番薯等农耕乐趣,并品尝各个品种不同风味的番薯。此外,观光农业蓬勃发展,良新村瑶华圃的葡萄、良平村长山埔果桑园的桑葚吸引不少游客慕名前来。

  人居环境美丽宜居。2023年,全镇优良天数占比居全市前列。14条流溪河一级支流全年达到Ⅱ类以上水质标准。33个村(居)全部配置四色垃圾分类桶,良口社区和碧水新邨作为非物业小区试点实行垃圾分类“定时定点投放”模式。完成省卫生镇创建,30条行政村成功达到省定美丽宜居村标准,7条行政村达到省定特色精品村标准。新增市级垃圾分类示范村锦村村,区级垃圾分类示范村少沙村和磻溪村。溪头村农业公园、绿手指有机农园被评为市级农业公园。溪头村被评为国家森林乡村,米埗村荣获全省农房风貌提升奖,良口社区获评“市级容貌品质社区”;2022年鸭洞河治理工程获“生态修复设计单项奖”;2023年,鸭洞河小流域被认定为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工程。

  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协助成功举办从都国际论坛,国家领导人、外国前政要、国际组织负责人和中外专家学者等出席。世界生态设计大会永久会址落户生态设计小镇,成功举办第一、二届世界生态设计大会、RoboRAVE国际教育机器人大会全球总决赛、广东省体育产业发展论坛等高端会议。吸引了来自各地嘉宾约10万人次,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位于生态设计小镇的奔乐广场常态化开展各类音乐项目,2023年举办手拉手国际“奔乐节”、2023风暴电音节等,风暴电音节吸引了近5万游客从世界各地到从化赶“潮”,全镇接待游客约30万人次,辖区酒店元旦期间入住爆满,迎来了旅游市场的开门红。2024年5月,生态设计小镇将举办2024年广州文化音乐节,通过大型音乐活动,活跃乡村文化,拉动辖区消费活力。

  特色小镇建设提质增效。加快构建以特色民宿、特色旅游、特色文创和特色体验等产业为主的乡村产业体系。其中,着力推进生态设计小镇建设,打造集设计、科创、文旅、会展等多元产业发展于一体的全国首个生态设计产业集群,完成全国首个设计师村、上水设计精品酒店等项目,推动广东省生态工业设计研究院入选国家培育名单,2家联合国下属机构进驻,吸引近90个生态设计项目签约落户,其中集成电路与数字艺术产业等项目已正式投产,大宇航空基地于2021年7月投入试运营。2021年,世界生态设计大会获联合国经社理事会“特别咨商地位”,国际影响不断扩大。米埗村充分发挥区位优势,积极盘活“沉睡”资源,大力探索村集体与民宿行业协会合作共建模式,高端民宿产业集群日渐成熟。以精品民宿为主要特色产业,辅以乡村生态游,围绕企业与村民共同发展的理念,由公司租下村民的空置房屋,进行全面改造后,作为民宿进行经营,公司返聘村民对民宿进行管理或协助公司的经营活动,打造了以米社·莫上隐为代表超过80个房间高端民宿产业集群。阿婆六茶花小镇开拓以茶花为主,木兰、杜鹃、玉堂春相伴的花卉观赏、研究、集于一体的特色花卉产业,传承当地原有的传统农耕文化,引入精品民宿,布局山茶物种园、国际山茶友谊园、农耕文化园等“一河十一区”主题区域,汇聚国内外600多个品种、近4万株茶花。2019年成功举办国际山茶协会古山茶保育大会。2020年4月,广东阿婆六茶花谷被国际山茶协会认证为“国际杰出茶花园”,并于2021年3月完成授牌仪式,成为广州首个获此称号的茶花园。

  重点项目扎实推进。一是抓好国家版本馆广州分馆周边的环境整治。已平整130亩土地并用于种植丝苗米,全面打造馆前“流溪河畔,稻花香里”景观,完成高沙片区部分民房外立面整饰、胜利电站外立面整饰及建设小型湿地公园工作。二是扎实推进牛路水库征拆和移民安置工作。目前,已完成土地征收工作和移民搬迁工作,共完成土地征收7150亩,移民安置367户1224人。三是统筹用好北部山区发展资金。2022年北部资金全部项目已完成结算,2023年北部山区项目生态设计新乡村示范带(良平、塘尾、良明段)产业发展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总投资803万元,用于鸭峒河生态廊道建设,目前已完成施工。四是支持从化马场项目建设。全力配合推进马场二期和国际赛马发展中心建设,确保马场第二通道项目108亩征地工作高质量完成,近期可交地提供施工走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