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欢迎访问广州市从化区政府网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总结公报 > 政府工作报告

2004年政府工作报告

2004年政府工作报告

来源:本网 发布时间:2004-12-30 02:30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04年3月3日在从化市第十三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市 长   梁建清

一、2003年工作回顾
    2003年是本届政府任期的第一年。一年来,我们在广州市委、市政府和从化市委的领导下,在市人大和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依靠广大干部群众,发扬奋发有为、勇于创新的精神,把握发展机遇,坚持一手抓防治“非典”不放松,一手抓经济建设不动摇,积极实施工业强市、农业稳市、旅游旺市、环境立市、科教兴市的“五市”发展战略和富民强市各项措施,加强环境建设、产业园区建设和招商引资工作,大力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国民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社会各项事业得到全面发展,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改善,基本完成了市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
    (一)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去年,我们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认真研究解决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问题,落实各项工作措施,掀起新的发展潮 ,促使市域经济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全年生产总值达到101.22亿元, 比上年增长13.46%, 人均GDP超过2300美元。 完成工农业总产值279.43亿元, 比增18.42%, 其 中地区工业总产值264.93亿元, 比增21.7%;受荔枝等大宗水果减产的影响,农业总产值完成14.50亿元, 比上年减少3.85%。 三次产业的比例为9.30∶67.22 ∶23.48。工业生产持续发展,摩托车等机械制造业以及精细化工、医药、食品、工艺品等轻工业进一步壮大,初步形成规模;工业经济效益继续提高,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57.13%, 比上年提高15.33个百分点。民营经济、外向型经济健康发展,全市个体、私营企业达11645户;全年外贸出口总额4.94亿美元,比增17.36%。天马摩托、家乐食品、东麟钻石等企业被评为2003年广州市最具竞争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企业百强。第三产业发展加快,增加值比增13.51%。旅游业经受“非典”的冲击,全年总收入仍达4.8亿元,按可比口径比增2%;商贸流通、交通运输、邮电通信、餐饮服务等行业保持良好增长势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1亿元,比增9.57%。农业结构进一步优化,蔬菜、花卉、水产等产业稳步发展。农产品流通市场效益不断提高,农业生产基地和农业龙头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得到改善,农田标准化建设扎实推进。对口扶持工作取得成效,农村集体经济收入稳步提高。全市农村经济总收入146.14亿元, 比增3.9%。财税收入稳步增长,金融形势良好,全市实现税收总收入8.27亿元(不含关税), 比增8.0%。 地方一般预算财政收入3.32亿元, 比增10.70%; 一般预算支出5.97亿元, 比增11.15%。全市金融机构年末人民币存款余额68.73亿元, 比增10.25%; 贷款余额26.45亿元, 扣除消化的不良贷款之后,各项贷款余额净增2.3亿元, 比增7.45%。

    (二)加快产业园区建设,招商引资成效突出

    明珠工业园区、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二期)以及聚宝、岭南、石海、人和等市镇两级工业园区的规划和建设大力推进;明珠工业园区被广州市列入首批30家统一授牌管理工业园区之一,首期完成了明珠大道等基础设施建设,招商引资取得初步的成效。全市连片开发、集聚发展的工业发展平台初步形成。完成了中部高教园、流溪温泉旅游度假区和西部物流区的总体规划。全市各类新的产业园区规划8个,规划总面积60多平方公里。去年全市出让土地136宗、面〖BF〗积1331.5亩;处理闲置土地29宗、面积4281.6亩,建设用地面积大幅增长,有效地支持了产业的集聚发展,保障了经济建设的需要。制订了加快工业和旅游业发展、鼓励招商引资以及常住人口调控管理等一系列优惠政策和措施,积极发挥政府投资服务中心的作用,设立市政府驻东莞办事处,成立从化外商投资企业协会,成功举办了以招商推介为主题的荔枝节、外地私企看从化、台商投资推介会等活动,积极参与省、广州市组织的招商经贸活动,全市招商引资成效显著,特别是去年下半年,出现了 “天天有团到、周周有约签”的好势头。全年新引进、建设和投产各类项目190个,项目投资总额超过100亿元;引进了MPC国际电工、明兴电缆、索芙特化妆品、东方夏湾拿房地产等一批大项目,其中引进外资企业27家,比增58.82%; 合同利用外资金额5729万美元, 比增8.09%;实际利用外资4713万美元, 比增20.41%。 项目的引进和建设促进了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快速增长,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7.25亿元, 比增36.39%, 其中工业企业投资12.57亿元, 占总额的46.13%, 比增108.11%。


  (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创业宜居环境不断改善以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进展。

     105国道温泉至吕田段改造进展顺利,基本实现公路两车道通车;街北高速公路开始动工建设;吕沙公路改造扩建全线施工;北三环高速公路通过了国务院批准立项;对省道355线人和段、118线以及256线路面实施扩宽和修复;完成自然村村道改造128公里。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得到加强,流溪河从化段整治工程进展顺利。加大投入和建设力度,铺设电视光纤203公里,实现了村村通有线电视;推进改水工作,农村饮用自来水人口达到25.3万人,全市自来水普及率提高到65%;加快电话村镇建设,有效解决了农村通电话难的问题。全市完成了行政村通电、通水泥路、通有线电视、通自来水、通电话的“五通”工作任务。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得到加强。完成了城区25平方公里控制性规划和太平中心镇以及龙潭下麻村等中心村规划。扩建了大江路、七星路,改善城区主要排水渠道,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大力整治城区“六乱”,拆除了105国道沿线及城区一批违章、临时建筑及破旧房屋5万平方米,城市面貌发生较大变化。太平中心镇的建设加快推进,在市政设施、旧墟改造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加强了环保工作,开展印染、电镀、水泥、饮食等行业污染治理,整治和规范砂场、矿山的开采经营,空气、水等环境质量不断提高,保持了“绿水、青山”优良的生态环境。


    (四)各项改革大力推进,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经济社会等改革向纵深发展。

    继续推进公有企业的改革转制工作,到去年为止,通过各种方式实施转制的国有、集体企业已超过95%,其中已实施产权制度改革的企业占70%;安置职工近2万人,占全市企业职工人数95%以上;清理(核销)不良债务超过10亿元。企业转制实现了资产、债务处理和人员安置“三落实”。粮食流通和财税管理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初见成效,全市农村税费总额从税改前的1279万元下降到475万元,减少804万元,总体减负达63%;农民人均负担从33.3元下降到11.3元,农民负担切实得到减轻。行政区划改革工作稳步推进,在去年10月开展撤销东明镇建制工作试点基础上,今年2月4日,将全市原有15个镇撤并调整为5个镇、3个街道办事处,缩减幅度46.7%,实现了行政区划的重大变革,为加速城市化、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提供了区域条件和体制基础。社会保障工作进一步加强。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的参保人数不断增加,全市各类参保人数达3.5万人,征收各项社会保险基金7821万元,比增14%。落实了基本养老金社会化发放,进一步完善了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城镇居民基本实现应保尽保。全年纳入低保救助6300多人,发放救济保障金326万元。就业和再就业工作不断推进,组建了镇(街)劳动就业服务中心,城镇登记失业率.18%,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率达到70%,就业形势保持稳定。职工人均年工资收入14353元,比增13.76%; 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19.7平方米, 农村人均住房面积达到23.14平方米。城乡居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

    (五)坚持协调发展,精神文明和社会各项事业迈出新步伐深入开展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活动新高潮,强化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建设,各项群众性文明创建活动扎实开展。

    举办了“锦绣从化”形象新星大赛及系列文艺演出活动,社区文化和农村文化逐步形成。文物保护和开发工作得到加强,太平镇钱岗村广裕祠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杰出项目奖第一名,这是我国首次获此殊荣。新闻出版和广播电视事业健康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正确的舆论导向作用。科教兴市战略有效实施。科技创新、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普推广工作深入开展,向省、广州市申报科技项目27个,获省级科技项目立项4个;国家一类新药CMna正式投产,成为国家科委重点工程项目。政府信息化建设有效推进,铺设了城区政府光缆,市机关大院计算机网络交换平台实现升级,市属党政部门和镇政府网站建设基本完成。社会信息化应用发展加快,全市移动通讯网络用户40多万户,互联网用户1.35万户。优化教育资源,教育质量进一步提高。全年撤并调整小学19所,从化中学创建示范性普通高中工作稳步推进;高考上大专以上总人数2447人,上线率86.3%,取得历年来的最好成绩。高等教育健康发展,高校招生形势良好,招生人数达7387人;职业、民办等各类教育协调发展。竞技和群众性体育广泛开展,农村、社区体育设施建设不断加强,我市运动员参加全国、省、广州市各项比赛共获得金牌44枚。卫生工作取得新成效,市人民医院与市妇幼保健医院合并重组为从化市中心医院,实现了强强联合、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完善提高。改造建设村级卫生站44间。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得到加强,取得了防治“非典”的阶段性胜利,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和公共卫生水平进一步提高。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扎实开展,全年人口出生率7.78‰,计划生育率93.2%,全面完成省、广州市下达的人口和计划生育各项指标。双拥共建、兵役工作得到加强,社会福利、优抚安置以及残疾人等工作健康发展。殡葬改革和管理力度加大,“三道、两区”的清坟工作成效显著。老龄、妇女、儿童工作取得新成绩,统计、物价、侨务、外事、人事、编制、档案、保密、气象等各项工作迈出新的步伐,实现了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六)加强民主法制和政府自身建设,机关作风面貌有新的转变

    政府坚决执行人大及其常委会决议,坚持向市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向市政协通报情况的制度,认真落实人大、政协议案和提案。全年办理省、广州市及本市人大议案、建议和政协提案、意见256件。加强了与工、青、妇等群众组织的联系。开展评选第二批15位荣誉市民和聘请首批15位经济顾问活动。广泛和认真听取社会各界对政府工作的意见、建议,政府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水平逐步提高。依法治市工作深入开展,政府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的能力和水平得到提高。重视和加强信访工作,全市受理办结信访322宗,办结率98%。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有效开展,生产、交通和消防安全工作不断加强。强化社会文化市场管理和出租屋、外来人口管理,严打整治斗争、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禁毒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加强了公务员队伍建设,严格规范行政机关、“窗口”行业的办事行为,初步建立了政务公开制度。取消一批审批事项,停止42项行政事业收费,简化行政审批环节。在全市26个窗口服务单位中开展机关作风评议活动,机关工作面貌有了较大改观。深入开展反腐倡廉工作,依法依纪查办一批案件,干净干事的政务环境逐步形成。过去的一年,新一届政府取得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成绩,这是在上级党委、政府以及市委正确领导下,全市人民同心同德、共同奋斗和社会各界支持帮助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政府,向全市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干部,向驻从化的解放军、武警部队官兵,向各民主党派及工商联、各人民团体和其他社会各界人士,向中央、省、广州市各垂直单位,表示崇高的敬意!向关心和支持我市现代化建设的港澳台同胞及海内外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不少矛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总量发展不足,财政收入增长缓慢,收支矛盾突出;三次产业结构调整有待进一步优化,工业产业化水平不高,第三产业发展缓慢;农业抗风险能力弱、农民收入减少,去年农民人均纯收入4055元,比减3.15%,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等工作还需进一步加强;城市管理存在薄弱环节,城市化水平不高;政府部门的服务质量和行政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我们要高度重视这些问题,并将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2004年工作意见 
    今年是我市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一年。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切实做好今年的各项工作,对加速我 市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新的一年里,我们面临比较有利的国内外环境。世界经济进一步复苏,国家继续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进一步扩大消费需求,宏观经济环境宽松。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对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出了全面部署,有利于进一步改善体制环境,解放生产力,促进经济加快发展。粤港澳 “大珠三角”和“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逐步形成,为我市承接国际、国内产业转移,进一步加快发展提供了机遇和广阔的空间。我市经过近年来的经济结构调整,生产力发展空间进一步拓展;招商引资积聚了良好的条件,新的经济增长点不断形成,为下一轮加快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我们要增强信心,增强责任感,珍惜当前经济发展的好势头,牢牢抓住机遇,趋利避害,发挥优势,克服困难,努力推动从化实现加快发展、协调发展和率先发展。今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 114.3亿元, 比增13.0%;地区工业总产值293.3亿元, 比增12.8%, 农业总产值15.2亿元, 比增5.0%; 农民人均纯收入4201元, 比增3.6%; 实际利用外资5184万美元, 增长10.0%; 外贸出口总额5.19亿美元, 比增5.0%; 地方财政收入3.63亿元, 比增13.8%; 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5.1亿元, 比增10.0%;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2.7亿元,比增20%。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及省委、广州市委全会精神,认真落实 市委十届二次全会的部署,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富民强市的目标,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全面实施“五市”发展战略,按照夯实基础、优化环境、调整结构、扩大投资、加快发展的思路,着力加快“一路”(街北高速公路)、“二城”(中心城区和中心城镇)、“三区”(工业园区、旅游度假区、生态高尚住宅区)的建设,坚持城乡统筹,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进程,积极实施“十项民心工程”,努力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推动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为实现上述目标任务,今年要认真抓好十个方面的工作:

    (一)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工业,推进工业化,这是经济工作中的重中之重。要积极发展壮大以摩托车为重点的机械制造业,以及精细化工、医药、食品、工艺品等优势产业,逐步形成具有从化特色的工业体系。依靠科技进步,运用先进适用技术、高新技术和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培育发展汽车零部件、电子信息、新型材料、生物工程等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高新、高效产业,使之逐步成为主导产业。重点抓好汽车零部件制造基地的建设和招商,加强领导,集中力量,大力推进汽车零部件产业的集聚发展,主动参与广州汽车产业链的分工。实施项目带动,做大做强工业经济。着力抓好一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体现同行先进水平、具有市场前景和生命力、对全市经济起支撑作用的重点骨干项目建设。采取有力措施,确保MPC国际电工、明兴电缆、索夫特化妆品、丝宝化妆品、嘉禾药业、先强药业、锦润食品等重点项目加快建设和如期投产、扩产。实施名牌战略,加强产品质量管理,争创具有地方特色的从化品牌。对重点项目实行领导挂钩联系、部门联审,建立项目建设联席会议制度,协调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的有关问题,提高工作效率,力促一批工业项目尽快建设。加快工业园区建设,打造经济发展新平台。坚持“统一规划、政府推动、市场运作、项目带动、滚动发展”的方针,加快推进工业园区建设。重点在园区的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下功夫,着力改善园区发展环境,提升园区功能,形成规模集聚和辐射效应。集中力量加快推进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二期)和明珠工业园区两个市级工业区的开发和建设,充分发挥其龙头、辐射、带动作用;全力支持人和、聚宝、岭南等西部工业板块基地的规划和建设,夯实工业经济发展的平台。以并镇为契机,以产业为纽带,优化资源配置,积极推进园区整合,以吸引投资、承接产业转移、集聚规模发展、形成区域中心、促进工业化与城镇化联动作为园区总体定位,建设和培育各具特色的工业园区。一步明晰区位功能,优化产业布局。镇级行政区划调整后,要根据产业基础条件以及生态环境等要素,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做好全市产业发展及各类园区的布局规划,形成连片开发、集约发展的产业发展板块。南部片区主要发展生态型高尚住宅和古文化旅游、高新技术产业;中部片区主要发展高教产业及商住、文化和服务业;东北部片区主要发展生态型产业和旅游休闲产业;西部片区主要发展工业和物流产业。通过区域资源的有效整合,形成功能互补、各展优势、各具特色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新格局,不断增强我市的发展后劲和综合竞争力。
    (二)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坚持外源型经济和内源型经济共同发展要把握我国加入WTO、粤港澳经济合作进一步加强,以及珠三角、长三角等发达地区产业调整、转移的机遇,主动出击,加强外引内联,切实推进招商引资工作。坚持调整经济结构与壮大经济总量、提高经济质量并进,技术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资金密集型企业并存,内商外商并重,大、中、小规模企业同在的方针,努力营造政策上的“低洼”效应。广泛宣传和大力推介从化投资环境,制定实施招商引资考核办法,建立招商引资激励机制,落实招商引资工作责任,推动全市招商引资工作深入开展。加强对跨国、跨省、跨市企业的联系,既要做好对国外、港澳台的招商,也要重视对国内尤其是发达地区的招商。利用京珠高速公路全线通车的有利时机,积极开展沿“京广线”北上招商工作,扩大招商面,拓宽招商途径。充分发挥市政府驻东莞办事处的招商作
用,加强招商引资信息资源的收集、整理,选好引资对象、建立密切联系、做好跟踪服务,抓好重点地区和重点客户的招商。创新招商引资方式,驱动全方位、多元化的立体招商。积极采取“小分队”招商、产业招商、园区招商、环境招商、规划招商、品牌招商、网上招商、以商招商、以侨招商、代理招商等办法,“走出去、请进来”,变被动等待招商为主动上门招商。要进一步扩大开放领域,引导和鼓励外资参与农业、旅游业和服务业、公共事业以及基础设施的建设。充分发挥中介组织、商会和行业协会在招商引资、横向经济联合中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努力做好侨务、外事工作,加强对外交往,推动外向型经济的健康发展。进一步引导扶持民营经济发展。要把大力发展民营经济作为富民强市的战略性措施来抓,努力为民营企业发展营造政治上认同、社会上尊重、政策上支持的良好氛围。充分开放民间投资领域,调动和激活民间扩大投资。引导支持民营经济按照全市经济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的要求,向名牌产品、重点行业、支柱产业的方向发展;在产权结构上向多元化、在发展模式上向集约化、在产业聚集上向园区化、在经营者素质上向知识化发展。落实民营企业扶持政策,在同业联盟、市场开拓、技术指导、管理创新等方面为民营企业提供服务。积极组织民营企业参与各类博览会、展销会、订货会,不断开拓市场,做强做大做活民营企业,努力开创我市民营经济发展的新天地。要不断扩大外贸出口。认真研究和实施对本地产品外贸出口的鼓励政策,扶持建设一批产品出口基地和企业。积极开拓出口市场,努力争取在东南亚、俄罗斯、欧盟等国际市场上有新突破。进一步优化出口产品结构,加大摩托车、工艺品、花卉、无公害蔬菜的出口;继续利用我市在深圳口岸开通的鲜活产品“绿色通道”,扩大我市农产品出口。争取有关部门的支持与配合,努力解决出口企业在资金、通关、出口退税等方面的问题,降低出口成本,扩大外贸出口额,拉动经济的增长。
    (三)发挥资源优势,加快旅游、服务等第三产业发展大力推进旅游旺市战略的全面实施,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充分利用和扩大珍稀温泉和国家森林公园的自然生态优势,以温泉为品牌,突出生态旅游特色,整合优化旅游资源,利用山、水、泉、湖、园、林、花、果等自然生态条件,以及古建筑、古文化等人文景观资源,坚持高起点、高标准,大力发展温泉养生旅游、山水旅游、农业观光旅游、休闲度假旅游、科教旅游,做强做大旅游产业。重点抓好流溪温泉旅游度假区的规划实施和启动建设,逐步建设成为具有国际水平的、辐射面广的温泉旅游度假区,带动提升从化旅游整体水平。积极支持翠谷古村旅游区、名泉生态园、森林漂流乐园等大型旅游项目建设,发展集观光游览、休闲度假、康体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项目。努力建设面向珠三角乃至东南亚地区的休闲旅游胜地。加强旅游行业管理,完善旅游基础设施。积极开展具有地方特色旅游商品的开发,发掘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加强旅游宣传推介,精心组织“从化游”,打造从化旅游品牌,提高旅游服务水平,树立旅游城市的新形象。要将我市优越的自然生态环境和区位交通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积极有序地引导和发展房地产业。规划建设好南部片区低密度现代化生态型商住区,逐步构筑成为广州市和珠江三角洲城市居民的第二居住地。重点支持东方夏湾拿、逸泉山庄、紫泉翠轩等品牌好、实力强、规模大的综合型商住区项目的开发建设,拉开城市发展空间,凸现房地产业效益,迅速壮大城市经济。继续清理、整合和盘活城镇闲置用地,引导城镇居民、农民按规划集中建设公寓式住房,推动城镇房地产建筑业的健康发展。进一步加快现代物流业等服务业的发展。依托毗邻广州大都市、广州新国际机场以及京珠高速贯通、街北高速动工等优势,加快推进我市区域性物流园区的规划建设。认真抓好占地5平方公里的京珠高速出入口商贸物流中心、干果蔬菜市场、新开建材市场和汽车贸易园等重点项目的规划建设和招商工作。鼓励支持大型购物中心、货仓式商场、连锁经营和特色商业街建设,着力提升商贸业水平。积极参与和举办行业性产品博览会、展销会,组织名优产品向外开拓市场,提高从化商品知名度。积极组织符合农村特点、适合农民消费的商品投放农村市场,引导和推动农民扩大消费。继续支持交通运输、通讯电信等行业的发展,规范发展保险、会计、法律、资产评估等中介服务业,积极发展电子商务、卫生保健、体育健身等新兴消费服务。
    (四)着力提高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城镇化水平,促进农村稳定、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进一步重视和加强农业农村工作。要继续调整农业结构,根据广州市近、中、远郊农业三个圈层布局的构想,加快编制我市农业发展规划,进一步优化农业生产布局,主动承接广州近中郊农业产业项目转移。进一步抓好农业种植布局调整,扩大蔬菜、花卉种植面积,大力发展畜牧、水产养殖业。要适应新市场、新需求,积极推广应用优、新、特品种,合理调整种养产品的品种结构,提高产品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推进农业产业化建设。要根据并镇之后发展的需要,重新调整规划、建设完善若干个较大型的农产品贸易市场,推进各镇、村农产品产地市场建设,以市场搞活农产品流通,促进农民增收。大力培育和发展农产品加工型、流通型、出口外销型、基地带动型龙头企业,积极索龙头企业带动农民发展生产、帮扶农民致富的新机制。以农产品标准化为重点,抓好产品质量标准建设,创建农产品品牌。加紧成立市农业标准与监测中心,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体系。大力推广先进适用的农机具和新技术,建立农业机械化示范基地,提高农机社会化服务水平。加强动物防疫和检疫执法,强化产地屠宰和流通检疫,切实做好禽流感等动物疫病的防治工作。坚持城乡统筹,大力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努力增加农民非农收入。要把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推进万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程。加快完善市镇两级劳动力就业服务机构建设,加快出台并组织实施鼓励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政策措施,积极开展劳动技能培训及就业前技能培训,为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提供优质服务,确保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有效进行。大力推进中心镇、村建设。要将中心镇建设作为吸纳农村劳动力,加快农村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重要途径和有效载体,狠抓落实,加快推进。遵循相对集中和资源优化、生态优先和可持续发展以及城市化管理等原则,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和建设中心镇的住宅区、工业区、农业区和生态区,引导产业集中和人口聚集。重点推进中心镇基础设施、社会公用事业设施以及生态环境的建设。各镇(街)要发挥并镇后发效应,利用并镇后区域扩大、力量集中、资源共享等优势,根据现有的基础条件,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建设有内涵特色、环境优美、经济活跃的中心城镇。要集中力量,加快推进中心城区、太平中心镇的建设,做好鳌头等第二批中心镇的规划和实施。逐步推进并村并校工作,增强镇域发展优势。稳步推进农转非户籍管理制度改革,促进农业户口和外来人口向城镇转移,提高城市化水平。要把引导企业合理集聚、完善农村市场体系和社会化服务等与城镇建设结合起来,使之尽快完善功能,集聚人口,发挥农村地域性经济、文化中心的作用。加强农业和农村综合环境建设。抓好以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推进流溪河堤防洪整治工程和江河防洪排涝工程建设,加强中小型水库的养护和管理,做好“三防”工作。切实抓好农田标准化和以营林植树为主的生态农业。继续做好帮扶工作,加大对后进村和贫困农户的扶持力度。严格执行各项规定,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坚决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基本政策,确保农村社会稳定。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推动农村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
   (五)以道路交通为重点,进一步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进一步建设和完善全市道路交通网络。全力做好征地拆迁,及时提供施工走廊,加快推进街北高速公路全线动工建设;全面完成105国道温泉至新丰段的改造工程;加快推进吕沙公路扩建改造,力争明年初竣工;继续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自然村进行村道硬底化改造。积极争取上级的支持,推进街口第三大桥的立项和从化客运中心的筹建。规范城区汽车站(场)管理,发展公共交通。积极配合广州市推进街荔(街口至增城荔城)和街东(街口至东明)高速公路的立项和北三环高速公路的设计工作,争取早日动工建设,尽快打通我市连接珠三角、粤北山区的快速通道,为构筑我市与广州大都市“半小时经济生活圈”夯实基础。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城镇规划。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的要求,突出“生态优先,以人为本”的理念,依照“北拓东优”的城市发展思路,全面调整修编中心城区的总体规划,切实做好城市中轴线、环城道路、城市出入口、一河两岸等重点区域和项目规划设计。要结合城市化进程的需要和行政区划调整的新形势,抓紧做好各镇(街)、中心村新的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按照适度超前的原则,提高基础设施规划建设标准;严格把好规划审批关,规范报建手续,确保有序建设,组团发展。全力推进中心城区建设。树立经营城市的理念,积极吸引民间资金和外商资本参与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和管理,降低城市运营成本。加大筹资力度,加快以路桥为重点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流溪河西岸向阳片和旺城片的城市开发,拓展城市发展空间。进一步完善城区道路网络,改善城区交通条件;重点推进省道355线城区段、七星路、河东北路、旺城大道四个城市主要出入口的整治改造和景观建设,采取“整体规划、分步推进、先易后难、示范带动”的办法,加快推进旧城和“城中村”改造。抓好风云岭公园、七星体育公园、河堤公园等主题公园建设,推进城市净化、亮化、绿化和美化工程,提升从化城市形象和品位。进一步加强城市管理。按照“重心下移”和“责权利统一”的原则,以加强社区服务为重点,大力推进社区建设,进一步明确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工作职责,下放相应管理权限,充分发挥其在城市管理中的基础作用和积极性。加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进一步加大力度开展治理城市“六乱”工作。全面整治和清拆国道、省道从化段以及京珠高速公路从化出入口所有影响城市环境的违章建筑、破旧建筑、广告牌和废品收购站,塑造城市新面貌。切实加强环境保护。坚持实施环境立市战略,推进“青山、碧水、蓝天、绿地”工程。积极发展生态环保产业,加强对重点污染源的监测治理,巩固“一控双达标”成果。加强泥石场整治,抓好石矿场复绿,抓好水土保持。加强饮用水源和流溪河水质保护,严禁在流溪河水源林保护区等禁采区进行矿石开采。抓好绿化造林,加快森林公园及生态公益林建设。
推进京珠高速从化段、广从公路绿色通道建设。逐步形成点上绿化成景,线上绿化成荫,面上绿化成林,努力把从化建成适宜创业发展和居住生活的现代化山水园林生态休闲城市。
    (六)大力推进科技教育、信息化建设,提高区域科学文化水平加快科技创新步伐。多渠道、多层次加大对科技的投入,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自主开发体系。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引导民营企业、农业龙头企业向科技型发展。加强企业知识产权的创建和保护工作。实施科技兴农,推广现代农业技术,抓好镇、村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建设。加强科普工作,提高全民科技意识。进一步加快信息化建设。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统筹协调,构建全市信息化建设总体框架。今年将开展“政府上网年”活动,要加快建成全市统一电子政务网络平台,办好电子政务网,逐步推进网上业务审批和公文流转,提高政府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稳步推进农村基层信息化建设,做好试点工作,大力扩展网络服务,为实现“网络到镇,信息进村”创造条件。要加大投入,全面实现“电话镇”、“电话村”达标,力争今年通过省级验收,使我市成为“电话市”。进一步加强无线电、通信的综合管理。要大力推广信息技术在经济活动、政府运作、社会管理和人民生活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全面加快教育强市建设。加快调整优化中小学校布局,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保证对教育的投入,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深化中小学教育人事制度改革。大力抓好基础教育,巩固提高普及九年义务 教育,发展高中阶段教育,加强学校上等级建设,办好从化中学示范性普通高中。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和中小学信息化教育及教育扶贫工程,办好各类成人、职业教育和社会办学。支持发展高等教育,继续引导扩大现有高等学校的办学规模,改善办学环境;加快中山大学南方学院、广东水利学院、南洋科技职业学院等新办高校的规划、建设。积极扶持在我市的高校创办科研中心和技术“孵化基地”,大力发展以高校为基础、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教产业,提升我市的文化、教育和科技水平,推动生产力和经济的发展。
    (七)积极实施“十项民心工程”,努力改善人民生活
     坚持以人为本,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根本要求。我们必须把发展经济与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根本利益有机结合起来,切实抓好全民安居、扩大与促进就业、农民减负增收、教育扶贫、济困助残、外来员工合法权益保护、全民安康、治污保洁、农村饮水和城乡防灾减灾等十项民心工程建设。落实工作责任制,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形成合力,认真组织实施,保障群众生产生活的基本条件和合法权益,确保全市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继续大力推进农民减负增收工程和农村饮用水工程,争取在今年底农村饮用自来水人口达到80%。努力争取上级支持,加快吕田、良口两镇农村电网改造。逐步推进镇级卫生院重组和改造,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村级卫生站的建设,想方设法解决困难群众的医疗救助问题。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做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巩固发展养老、工伤、失业等社会保险扩面成果,抓好企、事业单位参保工作。推进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改革,完善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进一步发展社会福利事业,切实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水平。积极探索和推进农村参加社会保障机制,建立健全农村低保制度,多渠道解决资金,努力实现农村低保对象应保尽保。依法加强劳动用工管理,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实施再就业工作目标责任制,落实就业支持措施,完善劳动力市场建设和科学管理,加大培训工作力度,积极发展劳务输出,推进市、镇(街)就业和社会保障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努力开发就业渠道和就业岗位,大力促进本地劳动力的转移。力争全市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就业率达60%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
    (八)深入推进各项改革,增强经济社会发展活力推进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实施市对镇、街新一轮财政管理体制,进一步理顺对镇、街的财政分配关系。稳步推进部门预算改革,加强收支两条线管理,实行收支脱钩和综合财政预算,规范预算内、外资金的分配和使用。不断完善财政监督机制、财政投资评审制度以及政府采购制度,促进财政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加大债权追收力度,狠抓增收节支。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确保重点投入,集中财力办大事、要事、急事。要严格依法治税,加强税收征管,努力做到应收尽收。推进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建账制度,提高涉外税收管理水平。依法严厉打击和查处偷、逃、骗税行为,清理、收缴企业欠税,拓宽税收来源,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财力保障。 继续深化公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推行公有制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切实帮助转制企业解决好历史遗留问题,特别是衔接好原国有、集体企业职工的社会保险、医疗保障工作。进一步推进和完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和农村税费改革。加快发展土地、技术、劳动力等要素市场,完善市场体系,规范市场秩序。 加强土地资源管理,建立健全土地储备制度,坚持公平、公开、公正的土地流转机制。开发利用好闲置土地,最大限度地发挥土地的使用效益。合理安排、统一调配使用政府物业资源,避免公共资源的浪费。改革政府资源的分配方式,出台有关政策措施,对土地、矿产、公交运输等实行公开竞投,使有限的资源产生应有的效益,提高政府资源调配能力和使用效率。
    (九)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推动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以创建省文明城市为目标,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加大精神文明建设的投入,积极开展文明社区、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行业、文明家庭的创建活动。进一步推进思想道德建设,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广泛深入开展“讲文明、讲卫生、讲科学、树新风”活动,倡导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提高全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按照建设文化强市的要求,推进文化建设与创新,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不断提高我市的文化品位。积极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推进新闻出版和广播电视事业的改革和发展。深入开展文物普查,挖掘历史文化。抓好文物的保护和利用,特别是要加快推进钱岗古村落等古建筑的开发和利用。实施精品战略,鼓励文艺创作,不断发展文化产业,打造从化的文化品牌。要切实加强卫生医疗工作。建设好市中心医院,抓好公共卫生应急防护机制的完善和落实,继续切实做好“非典”、禽流感等疫病的防治工作。改革公费医疗制度,稳步推行医疗保险和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改革。搞好农村薄弱卫生院和城镇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基层医疗服务水平。进一步加强计划生育工作,落实目标管理责任制,推进计生工作重心下移,提高镇(街)、村的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水平,使全市出生率控制在10%,计划生育率提高到90%以上。全面实施体育事业发展规划,进一步完善体育设施,抓好体育公园的规划和建设,积极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关心妇女、儿童、残疾人和老年人生活,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继续做好清坟工作,推进殡葬改革深入开展。加强国防教育,做好兵役和拥军优属工作。政府各职能部门要围绕经济建设中心、以维护群众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扎实做好本职工作,争取更大成绩。  
    (十)加强民主法制建设,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推进民主政治建设。要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坚持向人大报告工作和向政协通报情况制度。认真执行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办好人大议案、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意见,切实做好人民群众来信来访工作。加强与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的沟通,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团体的桥梁纽带作用,发挥我市经济顾问和荣誉 市民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健全“了解民意、反映民情、集中民智、珍惜民力”的决策机制,集思广益,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和规范化。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继续严厉打击“双抢”、盗窃等犯罪行为,加大打击传销、“黄赌毒”、“六合彩”力度,净化社会环境。推进警务建设,强化社会面的整体防控力度。抓好出租屋和外来暂住人口管理 ,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强化公共娱乐场所和文化市场管理,消除治安隐患。加强人民调解、法律服务等工作,努力为群众排忧解难,化解影响社会稳定的各类矛盾。大力加强生产、交通和消防安全的监督和管理,避免重特大事故的发生,确保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深化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有效开展打击制假售假、商业欺诈、无证经营等违法犯罪行为。 坚持依法行政。认真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大力提高政府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落实和完善行政执法监督制度,加强政纪、审计、财政等专项监督。以公正、便民和廉政、勤政为准则,全面推行政务公开制度,接受社会监督,打造“阳光”政府,建设责任政府。把提高服务水平作为转变政府职能的关键,大力倡导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深入开展机关作风(行风)建设评议活动,严格执行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公共服务行为规范的有关规定,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提高公务员素质。各级政府机关和工作人员要进一步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要深入基层,关心群众疾苦,多为群众办好事、干实事。实施人才强市战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坚持以公开、竞争、择优为导向,建立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充分施展才能的选拔任用机制。积极推进国家机关公务员公开招考和竞争上岗制度,稳妥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认真抓好人才队伍建设,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组织保证。各位代表!新的一年是充满希望的一年,也是面临新的机遇的一年。让我们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同心同德,与时俱进,抢抓机遇,开拓进取,扎实工作,为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创从化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而努力奋斗!

返回顶部打印页面关闭本页浏览次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