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2022年度广州市法治镇街培育项目之一,城郊街法治创建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服务大局、坚持与法治实践深度融合,不断打造依法治街新常态。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以党建为引领,全面提升法治建设水平。
一是完善城郊街法治建设工作体系。设立从化区城郊街党工委全面依法治街委员会,出台《城郊街创建“广州市法治示范街”工作方案》,皆由街党工委书记担任第一负责人,把党的领导贯彻到法治建设全过程,6次召开专题协调会,通过分析现状、查找存在问题,及时采取各种措施。二是筑牢思想根基。将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法治思想贯穿于党工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三会一课、执法人员法律知识培训、干部学法考试等各个环节,通过组织开展干部理论学习,系统《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民法典》等相关法律法规,实现干部学法全覆盖,提高干部法治思维能力。三是建立领导班子年度述法报告制度。要求全体领导班子成员结合各自分管职能,撰写述法报告。同时,建立村(社区)书记”双向述职评议”制度,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和依法治理向基层延伸。
二、以制度为保障,切实将法治建设的成果运用到实际工作中。
一是全面梳理各级部门管理规章制度。查漏补缺,确保各类管理机制、社会规范的制定和实施符合法治原则,出台并完善了《广州市从化区城郊街道办事处财经管理制度》《城郊街建设工程项目实施管理办法》《城郊街出租屋网格化管理实施意见》等系列规定,形成靠制度管人、按规章办事的刚性约束。二是充分规范村规民约的制定。根据上级要求,组织各村(社区)、法律顾问等对现有村规民约的内容开展清查梳理,重点就禁止乱砍乱伐树木、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历史文物古迹等内容进行审查,并依法启动补充修订工作。
三、以审查为抓手,强化法治思维,推进依法行政。
一是强化依法决策。出台《中共广州市从化区城郊街党工委会议议事决策制度》《广州市从化区城郊街道办事处行政班子会议议事决策制度》。支持街道法律顾问参与重大决策制定、重点工作推进、重要合同签订的全过程,加强法律风险把控。二是全面落实亮证执法。强化执法人员素质,建立综合行政执法人员每周学习例会制度,每月组织全体执法人员对相关法律法规与规章制度进行闭卷考试,提升我街行政执法队伍的法律理论水平与法律素养。三是全面深化政务信息公开。制定《城郊街2022年政务公开工作要点分工方案》,严格执行发布政府信息三级责任人审核机制,保证信息发布的准确性,及时公开政府信息。
四、以公平正义为准绳,自觉维护司法权威。
一是坚持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对涉及重大公共利益案件或社会高度高注案件,由街党工委、街道办主要负责人出庭应诉,其余一律由分管领导出庭应诉。二是严格落规范社区矫正监管。成立城郊街社区矫正委员会,高水平推进城郊街社区矫正工作依法规范、健康有序发展。制定《城郊街社区矫正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每月至少召开两次社区矫正风险研判分析会议,确保迅速、及时、有效地预防和处置城郊街社区矫正工作中的突发事件,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
五、以增强全民法治观念为基础,系统推进法治社会建设。
一是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通过制定《城郊街“谁执法谁普法”责任清单》,坚持法治宣传与法治实践相结合,强化领导责任,构筑上下联动、部门协同的普法工作格局,逐步形成了“任务分解、实施推动、检查督促、评估反馈”的管理模式,有效推动了全民普法工作。二是加强领导干部学法。建立《城郊街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工作制度》,将《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等列入法治学习必修内容,同时结合各时期普法宣传工作重点,做到法治学习主题鲜明、重点突出,学法效果成效显著、切合实际。组织全街领导干部,完成2022年度国家工作人员学法考试,参考率、优秀率100%。三是加强法治文化阵地建设。依托城郊街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红色电影下乡”活动,开场前播放法治宣传视频——《我心中的宪法》,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浸润式普法。目前,城郊街34个村(社区)专题法治宣传栏全部完成,西和村法治公园正在升级改造。四是推动村(社区)民主法治建设。以西和村为切入点,全面推动基层村(社区)民主法治建设。2020年西和村就已成功创建为广东省“民主法治示范村”,2022年重点培育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省司法厅已于5月24日率队前来西和村进行实地核查。五是擦亮基层社会治理底色,积极践行“枫桥经验”。深入推动“1+1+N”(即一个核心“法律顾问”+一个智囊团“调委会成员”+N个“网格员”)村(社区)矛盾纠纷化解新模式,发挥社会和谐稳定“第一道防线”的作用,做到真正做到了“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辖区。今年,我街网格员联同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首次成功破解1宗积压多年的执行难案件。2022至今“数字从化”基础应用平台和“粤平安”综合网格管理服务平台共录入网格事件共4万件,办结率100%。
六、以创建全国公共法律服务最便捷城市为目标,提高公共法律服务水平。
一是完善城郊街二级公共法律服务平台。整合资源,借助村(社区)法律顾问力量,以村(居)民微信群为载体,“线上+线下”相结合,突破公共法律服务时空限制,随时随地为群众提供优质法律服务。每周安排律师到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值班,完善广东法律服务网平台建设,及时办结各类群众咨询。2022年至今,城郊35个公共法律服务站(室)共计为群众提供法律服务419人次。二是规范推进“法律明白人”培养工作。制定《城郊街村(社区)“法律明白人”培养工作方案》,紧紧围绕加强基层法治宣传教育和依法治理的工作目标,逐步培养一支素质高、结构优、用得上的乡村“法律明白人”队伍,目前,城郊街已成功建立共计136人的“法律明白人”队伍,并已经完成任前培训和上岗考核。
七、以保障机制为支撑,夯实法治建设根基。
一是高度重视,强化经费保障。将法治创建工作列入街道年度工作规划和财政预算中,确保高效运转。二是强化队伍建设,将法治素养、依法行政能力列入各村(社区)以及街道干部考核指标之一。三是强化舆论引导,营造良好法治创建氛围。2022年至今,“从化普法”公众号发布城郊街普法依法治理各项工作动态10篇,“微社区e家通从化城郊街”定期刊载各类执法、普法工作资讯共计59篇。
八、存在问题
一是综合行政执法部分下放事项专业性太强,执法难度大,且业务指导“传、帮、带”少,例如:矿产资源执法、职业病防治执法、管道燃气安全执法、环保执法等技术性较强,但基层执法队伍不够专业,把握不准。二是“谁执法谁普法”工作责任制尚有上升空间,法治创建持续性有待进一步加强。
九、下一步计划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街党工委领导机制,将党的领导贯穿于法治政府建设的全过程。二是强化普法教育。以普法宣传为抓手,把提高领导干部的法治意识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来抓,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三是提升决策水平。完善政府法律顾问工作制度,提高法律顾问在重大决策、制度建设、推进依法行政等工作中的成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