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是第三个“民法典宣传月”。为深化民法典学习宣传,切实增强群众法治思维和依法维权意识,从化区以“典”亮农村、“典”亮社区、“典”亮校园、“典”亮机关、“典”亮企业等为重点,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民法典宣传月”活动,扎实做好《民法典》普法宣传工作。
一、普法宣传在身边 服务群众暖民心
5月26日上午,区委依法治区办、区司法局联合区法院、区检察院、区民政局、区农业农村局、区公安分局在江埔街欣荣·广场开展2023年“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活动暨“人民调解宣传月”活动。
“您好,我想了解一下,居民小区的停车位收入、电梯及楼房外墙面的广告收入,归谁所有?”“被高空抛物坠物砸伤,应该找谁索赔?”“因见义勇为而受伤的,由谁承担民事责任?”……当天早上,区司法局等单位在欣荣·广场设置摊位,通过发放宣传单、提供法律咨询等多种形式向过往群众宣传《民法典》,讲解《民法典》的主要内容、诞生经过以及颁布实施的重大意义,以及离婚冷静期、见义勇为受伤、高空坠物侵权赔偿、虚拟财产继承等与群众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条文,引导居民形成自觉守法、有事找法的意识。
同时,针对群众普遍关心的邻里纠纷、婚姻家庭、养老、继承等方面的法律知识,活动主办方还邀请了法律顾问结合相关案例,用通俗易懂接地气的语言为群众进行解读,并提供法律建议。
市民群众纷纷表示,不仅自己要学民法典,还要将民法典等有关法律知识传播给亲朋好友,共同维护社区平安和谐。“我今天在这里学到了养老和继承方面的法律知识。你们举办的这次活动很好,为你们点赞。”前来参加活动的李叔说道。
区司法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此次活动紧密围绕从化高质量发展,并结合“八五”普法中期评估,广泛开展民法典和人民调解法的普法工作,旨在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助推习近平法治思想在我区落地生根,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法治保障。
二、形式丰富多样 扎实开展宣传活动
据介绍,5月期间,除了集中开展民法典宣传活动外,从化各单位还结合工作实际组织开展民法典进农村、进社区、进校园、进机关、进企业、进军营、进网络等活动,切实提高民法典宣传的针对性、感染力和时效性,不断提升人民群众法治获得感、满意度。
“典”亮农村。贯彻落实“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充分发挥法治护航保障作用,组织开展助力乡村振兴送法下乡公益讲座活动,让村民在家门口学习更多的民法典相关知识,切实增强自身法律意识;
“典”亮社区。各村(社区)通过播放电子屏、悬挂横幅、发放宣传资料的方式宣传民法典,营造全民学习民法典的良好氛围,让民法典真正走到群众的身边;
“典”亮校园。普法人员走进学校,结合具体案例,面对面为师生解答民法典相关知识,让法治意识在校园生根发芽,护航学生健康成长;
“典”亮机关。邀请律师为机关干部讲解民法典,提高干部依法办事、依法决策的能力水平;
“典”亮企业。开展“法治体检”,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和法律服务需求,重点指导企业依法合规经营,助力企业稳产稳工稳岗;
“典”亮网络。充分利用各种自媒体积极学习和转发民法典,使民法典走进网络;
“典”亮田间地头。普法志愿者走进田间地头、进村入户,耐心为群众讲解婚姻家庭、邻里纠纷、继承等法律知识,使民法典深入群众生活。
接下来,从化区将继续开展形式多样的普法宣传活动,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强化民法典及国家法律法规宣传,引导群众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努力营造全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良好氛围,让《民法典》真正成为家喻户晓的“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