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欢迎访问广州市从化区政府网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总结公报 > 法治政府建设 > 部门

广州市从化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关于2023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的报告

来源:本网 发布时间:2024-01-11 10:35

  广州市从化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关于2023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的报告

  2023年,区政务服务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法治政府建设决策部署及省、市、区工作要求,努力开创法治政府建设新局面。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

  一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始终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思想、重要论述作为党组会第一议题学习贯彻,一以贯之结合工作实际抓好贯彻落实。通过集中授课和自主学习,从讲政治的高度,全面提高全局党员干部政治站位,提高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政治敏锐感和使命感,不断夯实党员干部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根基,担当作为的良好履职生态。

  二是高度重视法治学习,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将法治建设工作纳入局年度重点工作。落实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将习近平法治思想、重要法律法规、法治政府建设等内容纳入党组理论中心组理论学习和党组会议第一议题,结合工作职责贯彻落实,持续强化法治意识,提高依法决策、依法管理的能力。

  三是深入推进“八五”普法工作,将法治宣传、普法教育纳入日常工作,按文件要求开展“民法典宣传月”、“普法考试”、“反间谍法”“保密宣传月”等活动。我局利用开展“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主题民法典宣传月活动。把学习民法典纳入党组会学习内容发动领导干部带头学、开展民法典学习培训动员大会等形式确保民法典全面有效实施,时刻以法治思维方式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化解矛盾、维护稳定,提供高水平的法治保障,营造浓厚的法治氛围。

  二、认真贯彻落实法治建设工作部署

  我局将落实法治建设工作重点放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深入贯彻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市委“1312”思路举措    

  加快推进“百千万工程”工作部署。按照区委关于“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工作要求,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扎实推进我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强化服务企业意识,全面提升城乡治理水平。一是拓宽政企民沟通机制。在政府门户网站开设营商环境成果展示专栏,汇集优化营商环境政策;开设12345政府服务专栏,丰富群众咨询、投诉、求助、举报渠道,整合热线资源满足群众需求;大厅设信箱、投诉意见本、投诉热线等多种渠道,建立完整的问题建议反馈处理机制;二是打造企业筹建服务平台。将企业的筹建诉求从“看不见”的线下流程变成“看得见”的线上流程,破解筹建过程的堵点痛点,协助企业加快筹建,尽快建成投产,让企业“轻装上阵”、“加速奔跑”。同时学习借鉴市数字化企业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面向政府的诉求直达服务,实现企业诉求和部门协调解决的快速互动,有效提升政务服务效率。截至11月,已完成从化筹建通(测试版)的建设,平台已加入涉及43个企业的(共51个筹建项目)102个用户,涉及21个部门的323个用户,诉求数量为2条,项目实景图片上传23条,正在开展试运行。三是加快视频资源接入汇聚和无人机部署。根据工作要求,加快完成村居视频监控资源进行数据接入工作,完成街口街艾米小镇、鳌头镇高平村万亩良田、吕田镇和太平镇等区域共4套机库无人机的部署;积极指导实施温泉镇智慧化管理系统平台建设项目,配合完成温泉镇全域9套机库无人机的部署。

  (二)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

  为深入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规定,保障全年法治建设有条不紊开展。一是严格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法治建设的重大决策部署,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对法治建设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协调、重要任务亲自督办,把本单位各项工作纳入法治化轨道。二是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的意见》以及市委、区委有关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同级监督的八项措施的有关规定,结合工作实际制定我局同级监督工作方案,11月14日修订印发了《广州市从化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的一把手权力清单》,进一步明晰“一把手”的权力内容和权力边界,推进权力运行公开化、规范化,确保“一把手”权力既不越位又不缺位,保证权力正确行使,充分发挥“关键少数”表率作用,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推动同级监督向实发展。

  (三)2023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

  1.持续优化政务服务效能。严格按照省、市要求,指导审批部门开展政务服务事项实施清单标准化,我区共有政策兑现事项117项,重新梳理“跨域通办”、“容缺受理”、“政策兑现”等事项清单,共设5个政策兑现窗口,指导区住建局、区科工商信局、开发区管委会等部门录入政策兑现事项共10项,完善办事指南,落实政策兑现“一门式”服务。落实政务服务事项动态管理机制,督促各部门在省市政务服务事项管理系统动态维护事项信息,同步做好政务服务事项线上线下进驻工作,进一步推政务服务线上线下融合发展。

  2.完善政务大厅管理机制。新设置“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安排专人收集、协助、跟进、处理群众反映的政务服务事项办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重新修订投诉处理流程图,保障沟通机制畅顺;印发《区政务服务大厅容缺容错受理服务规定》,明确容缺容错受理机制运作,结合群众办事需求,印制便民服务手册,方便群众咨询、进行网上预约;进一步明确窗口人员行为规范和着装规范,落实专人巡查大厅,及时处理政务服务大厅窗口在业务办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保证大厅的正常运作。

  3.加快提升数字化政务服务效能。围绕事项“减材料、减时间、减跑动”目标,加强数字政府改革建设,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政务服务提档升级。一是指导镇街梳理“云窗口”服务事项,并上线至政务晓屋,实现群众“零跑动远程办事”。二是全面提升“互联网+政务服务”水平。将服务市场主体的高频事项170个,及时纳入“穗好办”从化专区,积极推动政务服务从“现场办”向“网上办、掌上办、随时办、随地办”发展;通过申请财政预算、推动政银合作等方式,共部署政务服务自助终端34台,覆盖全区“五镇三街”和部分试点村居,涵盖公安、人社、医保、残联等多个大类政务事项,极大的便利了市民查询社保、税务、公积金、房管等热点服务事项,实现207项高频业务自助办理,今年以来,共计对外服务4168次。三是建立统一的智能预约机制。根据《广州市政务服务统一预约管理办法(试行)》(穗政数规字〔2021〕2号)、《广州市政务服务智能预约工作方案》(穗政数〔2022〕62 号)文件精神,按照全市一盘棋推进智能预约工作要求,启动从化区智能预约建设项目,将从化区排队叫号系统接入全市统一预约系统,实现在线取号。目前,已完成区政务服务中心、江埔街和街口街政务服务中心智能预约改造,后续将继续与穗好办完成剩余6个镇街的在线取号对接工作。四是组织学习培训。今年以来,组织收视收听《广东省产业有序转移招商引资对接平台》、《广州市政务服务统一监督管理系统》、《广州市网上办事管理办法》等相关培训会议,全面对接省、市工作部署,充分发挥数字化效能,助推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4.不断提升政务服务主动好评率。截至10月底,全区政务服务窗口办件量共253550宗,“好差评”评价综合评分为9.9分。同时不断督促各窗口部门提升政务服务主动好评率,要求各部门窗口人员提升服务水平,主动提醒办事群众进行评价。截至11月底,在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政务服务主动好评率”从广州市(11个区排名)第十一位提升至第五位。

  三、存在问题

  一是法治宣传教育形式有待进一步创新。普法措施、方法变化不大,法治宣传教育的形式还不够丰富,针对性和实效性还不够强,普法内容的多元化和感染力还不足,与各职能部门的业务融合程度还需提升。只有对内组织干部职工学学相关法律,对外在办证大厅的LED屏幕或利用宣传海报进行普法宣传,部分普法宣传活动的群众参与度有待提高,普法有时不能实现全覆盖,宣传工作缺乏足够的深度和氛围。

  二是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与政务服务和“互联网+大数据”工作结合不够紧密。数字政府对提升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助力法治政府建设的支撑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三是当前职工干部的学习方式形式较为单一,主要通过开会传达、文件学习、普法宣讲等形式,亦未对学习成效进行有效检验。

  四是由于工作任务相对繁重,专题法治集中学习和培训安排仍显不足,少数干部依法行政的意识和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部分干部缺乏一定的法治思维,相关法律法规的知识学习还不够扎实,不善于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处理问题、化解矛盾。

  五是数字政府规划、重大政策制定过程中,公众参与的实效还不够,多渠道听取公众对数字政府改革建设的意见还需加强。

  六是政务服务立法项目少,法治建设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仍需提升。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是深化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进一步推动行政审批事项“无差别受理”,提升办事的易用度和便捷度,解决企业和群众异地办事“多地跑”“折返跑”等堵点难点问题。加强与上级部门的沟通衔接,主动做好服务对接,推动跨域通办。

  二是进一步优化审批流程。融合线上与线下办事渠道,提升“一网通办”能力,推动政务服务“一网办、一地办、一窗办、一次办、一机办、一码办”,大力推广指尖计划,实现人工智能、智能办事、不见面审批。

  三是以优化营商环境、推动基层治理等为导向,推进数据跨部门、跨层级共享应用,不断提高共享数据应用能力。建立健全数据安全风险评估、应急处置机制等,不断提升政务数据各环节的整体安全防护水平。

  四是加强法治教育。持续提升依法行政能力,结合工作实际,组织开展各类普法教育。完善学法用法制度,通过法治实践不断提高我局全体干部职工法治思维和依法行政能力。

  特此报告。

返回顶部打印页面关闭本页浏览次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