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欢迎访问广州市从化区政府网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总结公报 > 法治政府建设 > 部门

广州市从化区农业农村局关于2023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的报告

来源:本网 发布时间:2024-01-03 14:41

  从化区农业农村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法治思想,围绕省委“1310”具体部署和市委“1312”思路举措,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明确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制度的主体责任,不断推进年度报告工作的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现将2023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的报告如下:

  一、工作情况

  (一)加强学习引领,树牢法治思想。一是加强政策理论学习。切实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将法治建设工作纳入局年度工作计划,落实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每月组织集中学习1次以上。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作出专章阐述,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坚持全面依法治国的高度重视,我局多次组织干部职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法治思想,进一步增强推动法治建设的政治自觉,准确把握总体要求、基本原则和重点任务,持续提升法治建设能力水平,努力把习近平法治思想转化为推进农业法治建设和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为全区农业农村事业发展提供坚强法治保障,二是专题学习党内法律法规。组织学习《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制定条例》等,要求局系统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干部自觉遵守党内法规,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三是学习重点专项法规。结合“三农”工作实际,组织干部职工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广东省乡村振兴促进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法律法规,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本领和能力。

  (二)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一是落实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严格遵守“三重一大”制度,重要事项均由党组会集体研究决定。二是成立普法宣传工作领导小组。局长为组长,其他局领导为副组长,相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下设办公室负责依法行政的协调组织实施。三是优化行政执法体制,实行“局队合一”执法体制,实行“统一执法、统一合署办公、统一工作部署”。四是完善执法队伍工作制度。制定《行政执法岗位责任制度》等16项制度,强化以制度管人。

  (三)加强法治推进,科学规划指引紧密围绕省委“1310”具体部署和市委“1312”思路举措,以法治思维贯穿业务工作始终,以“百千万工程”为牵引加快乡村全面振兴。制定印发《从化区2023年“三农”工作要点》,明确8个方面30项具体工作,科学谋划明年工作要点;遵循习近平法治思想要求,推动形成一批政策举措,2023年印发了《广州市从化区乡村振兴项目用地工作指引》《从化区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从化区委农办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监管的指导意见》等14份政策文件,逐步形成“三农”政策推进实施“百千万工程”的政策体系,确保全年农业经济稳定增长、和美乡村稳步推进、农民实现稳定增收,持续推动乡村振兴走在前列、加快建设农业强区。

  (四)加强作风建设,提升服务水平。一是聚焦问题导向。着眼法治建设薄弱环节、短板弱项,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推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农村宅基地制度、政策性农业保险等改革事项,全面深化改革破解发展难题。二是提升政务服务。以惠民便民为出发点着力点,加强政企沟通,发展“互联网+政务服务”,推进办事时限压缩、不见面审批、“四类清单”材料压减,推进“一件事”主题服务,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三是抓好信用监管。落实信用平台“双公示”工作制度,强化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牵头开展涉企“双随机、一公开”联合执法抽查任务1项,本部门执法抽查任务1项。四是加强监督执纪,督促依法履责。落实政务公开并接受群众监督。成立局政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结合保密工作要求严格落实“三审”制度,确保信息及时、准确向外发布。发布部门文件信息9条、通知公告信息102条、工作动态信息67条、财政预决算信息32条、涉农补贴领域基层政务公开标准目录信息53条、乡村振兴信息4条、政务五公开1条,办结2个依申请公开件,答复1条网民留言。落实组织监督,严格内部管理,认真落实“一把手”约谈,开展抓早抓小提醒谈话教育62人次,集体约谈37人次。

  (五)加强队伍建设,依法行政执法。完善局法律顾问制度。与广东韬策律师事务所签订常年法律顾问合同,重大行政执法决定、重要政策性文件、规范性文件、涉法涉讼事项、政府合同等必经法制审核关,提高办案质量。2023年我局行政应诉2宗,其中1宗胜诉,1宗待判决。加强执法人员队伍督导检查。严格做好执法工作监督抽查,落实法制审核制度和重大案件集体讨论制度,规范办理程序。强化执法队伍力量。设置法规科和综合执法大队,设立24小时服务热线和应急处突工作组,全天候接受群众投诉举报和咨询,加强种子、化肥、禽畜疫苗等农资巡查检查,有效保障粮食生产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应。做好行政审批系统建设。按照“谁职责,谁审批”责任落实到职能科室,优化网上办事流程,配合做好2023年度法治广州建设政务服务考核指标提升有关工作。

  ()加强法治宣传,提高法治水平。一是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组织干部职工参加法律宣传送法下乡活动,发放宣传册2万余份,详细解答群众咨询。二是开展精准专项普法宣传。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开展2023年全市领导干部和国家工作人员旁听庭审活动,营造学法用法良好氛围。三是深入推进法治乡村建设。组织开展多形式进农村普法宣传;落实“一村一法律顾问”制度,构建区、镇(街)、村(社)三级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网络,建有277个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积极创建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示范区,开展农村领域扫黑除恶行动,完成全区221条村和57个社区村规民约修订工作。四是提高干部职工法治知识水平。组织执法人员参加行政执法证考试,确保执证上岗;组织开展国家工作人员学法考试,参考率、合格率达100%。

  (七)加强执法查处,严打违法行为。依法依规处理涉农违法行为,针对农资打假、非法捕捞、农产品质量安全等重点领域突出问题,不断强化监督管理,加法执法力度,查办一批情节严重、影响恶劣的涉农违法案件,2023年共立案19宗。

  二、存在问题

  一是对普法学习方式方法有待提升。干部职工学法的方式方法相对单一、形式不够丰富,主要仍以网上考学、线下自学和为主,开展学法用法与工作结合不够紧密;针对新修订的涉农法律法规或上级部门出台的新实施办法,学习掌握存在滞后。二是农业综合执法力量单薄。我区是农业农村大区,在开展农业综合执法中面临点多、面广、线长以及违法成本低等情况,农业综合执法队伍力量目前相对单薄(局编制内外在职执法、执法辅助人数共10人,负责全区五镇三街近2000平方公里范围综合执法繁重工作),未能形成覆盖力度强、层级分工明确的农业综合执法体系,难以高质量开展执法工作。三是行政执法监督较弱,我局负责的执法事项多达250项,执法队伍人员基础单薄,且在编在职及执法辅助人员无法律专业背景,事中事后监管力度不够。四是对农民群众法律法规宣传成效不足。由于农村地区经济和社会文化事业发展相对滞后,农民群众文化水平、法律意识也相对薄弱,尤其是在农业生产、土地承包经营、农资管理、农产品质量安全等重点领域上容易产生矛盾纠纷,往往寻求“私了”或纠缠于行政解决的途径,遵循“以和为贵”的古老风俗,不习惯也不善于通过法律途径来维护自身的权益。部分基层干部在处理农村事务时,有的采取传统的办法息事宁人,未能坚决贯彻落实法治原则。

  三、工作计划

  下一步,区农业农村局将持续推进农业农村各领域各层级法治建设,有效发挥法治对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作用、对农村改革的引领作用、对乡村治理的保障作用、对政府职能转变的促进作用,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有力法治保障。具体做到以下方面: 

  (一)抓好知识学习落实“第一议题”制度,深化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进一步加强《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广东省乡村振兴促进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相关国家政策、法律法规和时政理论学习,及时掌握最新法律规定和最新的上级政策措施。

  (二)加强执法队伍建设。优化农业综合执法队伍建设,组织人员参加执法相关政策、法律知识培训,从局内部安排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好,工作责任心强的同志充实到执法大队,积极争取利用空编招考高素质、专业化人才充实执法队伍,做到机构落实、人员落实、经费落实、办公设备落实和执法装备落实。积极开展行政执法评议考核工作,把考核结果作为评定领导干部政绩的重要内容和考核行政执法人员的重要依据。

  (三)强化农业行政执法监管。进一步规范农业行政执法行为,完善行政执法中的各项程序制度,严格规范裁量权行使。加大执法力度,依法严厉打击畜禽养殖、兽药、畜禽屠宰和农资产品等领域的违法行为,保障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四)加大涉农法律法规宣传。依托传统媒体、新媒体以及公共宣传栏等宣传载体,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向市民宣传普及涉农法律法规相关知识。积极组织开展法律宣传送法下乡活动,加强相关普法宣传。

  ()加强执法工作协作联动。与政府相关部门开展联合执法,依法依规查处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违法违规行为,严厉打击其他涉农违法犯罪,维护正常的市场秩序。加强对违法典型案例进行曝光,增强宣传效果,减少违法行为和减少执法成本。


返回顶部打印页面关闭本页浏览次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