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欢迎访问广州市从化区政府网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目录 > 其他 > 规划计划 >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关于广州市从化区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来源:本网 发布时间:2021-02-08 17:24

广州市从化区二届人大

九次会议文件(17)

关于广州市从化区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

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1年国民经济

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2021年1月25日在广州市从化区第二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九次会议上

广州市从化区发展和改革局局长  邓世强

各位代表:

  我受区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报告从化区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1年计划草案,请予审议。

  一、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新冠肺炎疫情和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我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执行区第二届人大七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围绕加快打造全国全省乡村振兴示范区,全面建设幸福美丽生态之城,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区经济呈逐步恢复、健康发展态势,社会发展大局保持稳定。

  (一)“六稳”“六保”稳步推进,生产生活全面恢复。

  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按照“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总要求,织密织牢联防联控、群防群控防线,完善“及时发现、快速处置、精准管控、有效救治”的应急机制,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全区除确诊1例输入型病例外无新增病例,实现了疫情“零传播、零扩散”。扎实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筑牢“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坚固防线,坚持人、物同防,累计承接入境人员健康管理超过2.5万人。采集冷冻肉制品和水产品样品超过1万批次,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建立健全重要医疗物资生产储备机制,及时有效应对疫情变化带来的物资保障风险,高标准、动态化做好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医疗物资保障工作。出台《从化区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建成区中医医院和区妇幼保健院的PCR实验室,核酸检测能力进一步提高。南五院、区中医医院发热门诊投入使用。

  经济运行企稳回升预计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80亿元,增长2%左右;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28.37亿元,增长8.1%,比一季度提高21.3个百分点;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8.83亿元,增长57%,增幅比一季度提高74.4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1%,64个市攻城拔寨重点项目完成投资76.14亿元,超额完成年度投资计划。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8.88亿元,增长1%。

  企业帮扶精准有效。把保市场主体作为“六稳”“六保”的关键,第一时间出台实施推进企业(项目)复工复产工作总体方案、“支持企业加快复工复产八条”“工业十条”“支农八条”等政策措施。通过减税降费等方式,为企业减负超12.4亿元;建立普惠贷款风险补偿机制、市场化转贷服务机制,为572家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提供流动资金贷款超18亿元;积极争取国家政策资金支持,9家疫情防控重点保障工业企业获得优惠贷款1.29亿元,1100多户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获得优惠贷款近40亿元。市场主体稳定增长,新登记市场主体0.76万户,增长16.04%;实有市场主体4.48万户,增长11.4%。

  民生保障持续增长粮食能源安全保障有力,开展耕地“零弃耕”专项行动,适度增加粮食储备规模;新建充电站点11座,充电桩80个,明珠工业园智能电网建设工程有序推进。就业形势总体稳定,新增就业1.01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均较好完成全年目标。基本民生兜底力度加大,低保标准提高至每人每月1080元,低收入居民价格临时补贴标准提高1倍,累计发放2041万元、惠及困难群众12万人次。

  (二)创新驱动深入实施,发展动能不断提升。

  创新资源要素加快集聚。科技创新步伐加快,高新技术企业新增74家,达到184家,其中规上高新技术企业130家,占规上企业总量的51%。实施专利质量提升工程,全年发明专利申请量、授权量分别为416件、90件,分别增长24.2%和47.5%。大力推进年度总量控制类引进人才入户工作,引进我区紧缺急需人才320人。建成孵化器1家、众创空间7家,其中华软学院“创始者俱乐部”众创空间被评为国家级众创空间。

  数字经济成效初显煜丰实业大家居智能制造生产基地、好莱客创意家居等建成投产,中国电信全国三大IDC之一、唯一具备热备份、实时同步功能的粤港澳大湾区5G云计算中心项目纳入《广州市5G产业园发展行动计划》,并以之为龙头集聚了一批商业IDC项目,积极构建数字经济竞争新优势。数字经济“底盘”加快夯实,建成5G基站1264座,艾米人工智能农业等数字经济应用场景投入使用。

  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四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合计完成工业总产值74.99亿元,其中高端装备制造业完成产值13.57亿元,增长38.7%。粤港澳大湾区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平台、苏宁华南电商总部等项目稳步推进。京东智能电商运营中心、中国供销商贸流通综合产业园基地等智能供应链项目陆续落户,有效增强了从化竞争力。

  (三)综合城乡功能日益增强,城乡发展活力持续提升。

  综合城市功能优化提升。深化“一核两翼三带”总体空间布局,全面开展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和地铁14号线从化段沿线等重点片区控规优化工作。从化大道(一期)首段、北星路建成通车,汕湛高速全线贯通并投入使用,街北高速改扩建工程、广连高速有序推进,从埔高速、高湖路及街北凤凰城立交连接线工程动工建设。城市更新重点工作稳步实施,完成7个老旧小区微改造项目。继续深化违建“零增长”专项行动,全年拆除违法建设面积250.4万平方米。

  文化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制定《从化区发展振兴物质文化遗产三年行动方案》等文件,举办2020年首届文化艺术节,创作小品《一家人》等抗疫文艺作品15个。加快打造穗北红色文化产业带,区委党校莲麻干部培训中心建成并投入使用,黄沙坑革命旧址等3个革命遗址获评广州市中共党史教育基地,红色文化优势正加快转变为穗北乡村振兴优势。从化区文化馆、博物馆升级改造项目有序推进,区图书馆总分馆制全面落实。建成首批10个研学旅行实践基地,建立覆盖全区8个镇(街)的乡村文艺空间服务站,打通城乡文化文艺服务“最后一公里”。

  新业态发展特色明显。出台实施直播电商发展行动方案,系统谋划“1+2+N”直播产业空间布局,推动直播电商与现代农业、乡村旅游、生态设计等特色优势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拓展“线上引流+实体消费”的新模式。成功举办全市首场区长直播带货活动,线上引流超过9400万人次,推动定制荔枝树11037棵。从化首届直播带货节开设57个直播间,成交商品164万件,成交总额超5250万元。

  营商环境改革深入推进贯彻落实《广州市对标国际先进水平全面优化营商环境的若干措施》,推进行政审批减流程、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间、优服务,为新设企业免费刻制印章,对新办纳税人免费发放税务密钥,实现开办企业“零成本”。服务效能大幅提升,开办企业实现“一表申报、一个环节,最快半天办结”。数字政府建设成效显著,实现各类依申请类事项可网办率100%。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全国信易贷平台(广州站)5月在从化上线,累计为企业放款2833.1万元。

  (四)深入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奋力建设乡村振兴示范区。

  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有序开展。坚定不移走城乡融合发展的乡村振兴之路,制定城乡融合发展实施方案,全力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创新。开展探索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任务,为生态产品价值核算和价值实现打下坚实基础。研究制定试验区配套政策,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农村集体资产交易、人才引进方面陆续出台系列文件。推动西部农业产业走廊、植物工厂和温泉总部集聚区等项目建设,城乡资源要素流动进一步加快,城乡融合发展基础不断夯实。

  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加快构建。成功打造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6家,花卉现代农业产业园入选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管理体系名单,世界一流的公猪种业基因库、亚洲单体最大的蛋鸡产业园、全省首家植物工厂相继竣工投产,从化香米等10个现代农业研究院挂牌运营。荔枝、花卉、柑橘等十大特色农业产业加快协同发展,抓好以生猪养殖和蔬菜为重点的“菜篮子”工程,着力为粤港澳大湾区提供优质农产品。从化荔枝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太平镇被列入国家农业产业强镇建设名单。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长10.4%,预计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

  特色小镇建设扎实推进。20个特色小镇建设有序推进,生态设计小镇、西和万花风情小镇等四个小镇纳入省级特色小镇培育库。生态设计小镇完成院士工作室、数字化艺术与设计、服务机器人设计等平台建设。罗洞工匠小镇“百匠园”“水点陶花”等项目建设有序推进,开辟多条美丽乡村旅游线路,开发田园观光、农耕体验、户外徒步、研学科普等多项主题旅游产品。西塘童话小镇举办麦田生态烂漫灯光主题艺术节等一系列文旅活动,吸引众多游客“打卡”消费。从化区入选“2020中国最美乡村百佳县市”,莲麻村、南平村入选第二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西和村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五)积极融入“双区”建设,助力“双城”联动发展。

  工作机制不断完善。制定《广州市从化区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2020年工作要点》《从化区落实省、市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若干措施的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指导性文件,明确大湾区重点工作、重大项目。成立区马产业工作领导小组,编制《广州市从化区马产业发展规划》《从化区关于贯彻〈广州市构建穗港赛马产业经济圈指导意见〉的实施方案》等文件,谋划我区马产业发展战略、产业链构建等内容,为构建马产业经济圈打下制度基础。

  与港澳合作持续深化。与香港赛马会积极开展合作,加快推进从化马场二期等项目建设,协调推进香港赛马会国际马匹检疫隔离场等一批项目建设前期相关工作。与香港在社会民生领域加强合作,举办“粤创杯”首届广州市从化区粤港澳台侨和民营企业青年创新创业大赛,为港澳台青年创新创业搭建交流平台,推动文化教育合作,流溪中学与香港林百欣中学缔结为姊妹学校。

  助力双城联动深入发展。全力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全方位推动生态环境建设,深入实施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工程,为广深全面战略合作打造优质共享的生态腹地。加快推动从化、深圳两地交通互联互通和快速直达。主动承接深圳改革溢出效应,探索打造与深圳在绿色科技、高端产业等领域的多层次合作平台。以“两新一重”建设为着力点,积极融入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建设,以生态环境优势为抓手,吸引人员、技术、资金等要素流入从化。

  (六)重点领域改革步伐加快,改革开放取得新成效。

  国资国企改革稳步推进。制定《从化区区属国有企业重组整合实施方案》,落实政企脱钩,健全法人治理结构,深化国有企业重组改革,完成流溪集团、水务集团、广播电视网络公司组建,推动优质资源、优质资产向优势国有企业集中。完善国有企业激励、监管、决策机制,加强和改进国有企业的领导体制,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做强做大区属国有企业。

  民营经济活力增强。出台《从化区领导挂点联系服务重点民营企业工作方案》,成立工作领导小组,进一步加强与民营企业的沟通和联系,协调解决重大难题,促进民营经济做强做大。加强对境内上市或挂牌交易的股份制企业的政策扶持,贯彻落实《广州市从化区关于推动企业通过资本市场上市或挂牌融资加快发展的实施办法》,对成功上市的企业给予最高300万元的财政资金奖励。

  外贸形势稳定发展。出台《广州市从化区稳外贸工作方案》,建立从化区稳定外贸发展“五个一”工作机制和从化区稳外贸专题协调会工作机制。指导15家防疫物资生产企业申请出口白名单,其中哈雷已被列入“取得国外标准认证或注册的非医用口罩生产企业清单”,亿康、佳林医疗、福泽龙等7家企业已被列入“取得国外标准认证或注册的医疗物资生产企业清单”。全年完成进出口总值117.8亿元,其中出口99.2亿元,逆势增长3.3%。

  (七)生态环境本底更加巩固,社会事业稳步发展。

  环境治理成效明显全面落实打赢蓝天保卫战作战方案,PM2.5降至20微克/立方米,优良天数比例达96.1%。实施水污染防治强化方案,新建成污水主干管17.8公里,4条纳入国家监管平台黑臭水体全部消除黑臭。全域推进垃圾分类工作,优化设置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点784个,221条行政村生活垃圾全部实现“一日一清”。第七资源热力电厂二期建设有序推进,垃圾处理能力进一步提高。新增口袋公园3个、碧道14.03公里,提升绿道30公里。荣获高质量发展GEP 特别奖,环境竞争力继续位居各区首位。

  社会保障不断完善。区新敬老院、区新福利院相继建成投入使用。全区养老机构总床位数达到3313张,建成区级和3个镇(街)综合养老服务中心。长者饭堂优化调整为87个,服务范围扩大到重度残疾人,成为全区具有重要影响的民生品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缴费率均达到100%;特困人员供养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1728元。加强困境儿童保障,分类帮扶1260名困境儿童。推进租赁住房建设供应,公共租赁住房补贴发放率100%。

  教育、卫生、体育事业迈出新步伐。深入推进基础教育设施三年提升计划,18个基础教育设施提升项目相继投入使用。推动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实现义务教育阶段标准化学校认定全覆盖。稳步推进广州六中从化校区、雅居乐小学新建教学楼工程项目。完成区妇幼保健院升级改造并投入使用,区中医医院迁建工程、太平镇中心卫生院动工建设,与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镇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试点深入推进,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不断提升。成功举办全国登山健身大会、露营大会、山地马拉松等多项国家级大型户外赛事,从化体育旅游形象和影响力不断提升。

虽然我区经济发展逐步恢复,社会大局保持稳定,但全球疫情仍在蔓延,国际形势不稳定、不确定性增大,我区经济社会发展仍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实体经济发展面临诸多困难。部分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尚未完全恢复,文化旅游和住宿餐饮等行业营收下降明显,融资、成本等问题仍较突出。二是新旧动能转换仍需加快。摩托车制造等传统行业持续低迷,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智能装备等新兴产业仍需加快培育壮大,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等未来产业需抓紧布局。三是统筹发展和安全难度加大。“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疫情防控压力仍将持续,重大疫情防控与应急管理体系还存在短板和不足。受疫情冲击和国际环境影响,部分领域风险上升,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运行面临考验。四是城乡治理任务依然繁重。大气、水环境治理成果还需巩固,就业、医疗、教育、交通等民生工作离群众期望还有差距,部分区域微循环仍不畅通,安全生产仍存在薄弱环节。

  二、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安排建议

  2021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起步之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要切实把规划的战略部署和重点任务落到实处,进一步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为“十四五”发展开好局、起好步。2021年总体思路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坚持系统观念,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高水平建设幸福美丽生态之城,推动“两区”“两谷”建设起好步,确保“十四五”开好局,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2021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

指    标

2021年主要预期目标增长(%)

地区生产总值

6左右

固定资产投资

3左右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6.5

商品进出口总值

3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2左右

城市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为实现各项发展目标,建议重点做好八个方面工作。

  (一)以绿色发展为引领,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持续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继续筑牢“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坚实防线,压实各方责任,推动各项防控措施落细落实,坚决守住疫情防控安全底线。严格落实入境人员全流程闭环管理,持续做好进口冷冻食品和水产品疫情防控,完善传染病监测和预警系统,提升流行病学调查能力,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积极宣传引导、加强防疫培训,加大农村防控力度,全面提高村民防疫意识。完成区疾控中心标准化工程项目建设,打造全基因组序列检测实验室,提高公共卫生防控能力。

  加快重大产业平台建设。巩固提升广东从化经济开发区产业强区主阵地作用,做大做强明珠智慧产业园,重点依托新基建核心基础设施优势,加快吸附一批数据仓储、分析应用、算力服务等领域的龙头企业,加快建立数字经济产业链。促进苏宁、京东等项目尽快开工建设,打造引领从化经济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核心引擎。高质量建设黄埔一从化产业共建合作区,主动接受中新广州知识城辐射带动和产业延伸,加快一期启动区的项目动工建设,加速培育优势产业集群。

  推动制造业优化升级。研究制定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智能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专项发展规划,开展新一轮工业企业技术改造行动,在智能家居等领域建设一批智能工厂、智能车间,促进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与各产业深度融合。引导企业集群式“上云上平台”,重点改造提升汽车制造、美妆日化、食品饮料等传统优势产业集群,持续推动传统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加快发展服务型制造,推进生态设计小镇等载体建设,推动直播机构与产业集群对接,推出个性化“网红定制”服务。

  推动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高标准建设从化温泉总部集聚区,重点发展价值创新型、战略决策型新型总部经济,高标准、差异化打造老温泉・双创街区型生态总部、鸭洞河・价值创新型生态总部、凤凰山・文化创新型生态总部和小海河・决策控制型生态总部。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加大物流和供应链服务平台政策支持,建设明珠智慧物流园,提高仓储用地利用效率,大力降低企业经营成本。支持会计、咨询、法律等领域知名企业在从化设立分支机构,优化提升生产服务业;引导智慧医疗、智慧教育、智慧家政等新业态发展,支持社会力量提供多层次多样化优质生活服务。

  (二)以促流通拓需求为支撑,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

  优化提升综合交通功能加快轨道交通综合枢纽选址,推动广河高铁、赣广高铁等轨道交通项目加快开展,扎实推进从埔高速、广连高速、佛清从高速建设以及街北高速改扩建,积极推进太平大道、高湖路、街北高速凤凰城立交连接线等项目,构建全面融入广州中心城区“半小时生活圈”的综合交通体系。实施向阳大道延长线工程,打通向阳大道至北星路路段,提升北星路、镇北路、向阳大道等片区城市道路的交通通行能力。打通从化大道(一期)河东南至河东北路段,解决河东片区城市道路交通拥堵问题。   

  大力促进消费提质增效优化商圈经济,推动莱茵商业广场、远达广场尽快开业,加快欣荣宏提升改造进度,推动中心城区业态提升。自南向北擦亮壹悦广场、海塱步行街、粤创街等城市消费地标品牌,完善片区配套服务,促进消费提质升级,打造地标性夜间经济集聚区。集聚优质消费资源,对国内外知名品牌在从化设立首店、旗舰店、总代理给予政策支持。推广新消费模式,实施直播电商工程,发展“线上引流+直播带货”新模式,推动零售业数字化改造。加快文商旅融合,推进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规划建设穗北国际交往中心,加强从化形象推介,全面提升“游在从化”知名度。

  精准扩大有效投资。坚持“资金、土地等要素跟着项目进度走”,强化基础设施要素保障,实施重大工程征拆攻坚,加强用林、用能保障。大力实施重点项目“攻城拔寨”行动,推动58个重点项目加快建设,年度计划投资52.94亿元。狠抓273个政府投资项目,区级财政预算年度安排8.18亿元。加大工业投资力度,加快建设中国电信粤港澳大湾区5G云计算数据中心、逸仙生物科技等项目。推动房地产投资平稳健康发展,加快已供未建地块开工建设,加大用地供应力度。

  促进外资外贸稳增提质。研究制定进一步稳外资促发展若干措施,建立外商投资促进服务平台,拓展多元化出口市场,推进特色产业集群集体商标、原产地标识注册。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争取扩大出口商品品类。制定实施促进跨境电商工作方案,扩大优质、急需商品进口。优化出口信用保险扶持政策,降低企业成本。

  (三)以建立健全创新体系为重点,激发创新发展动能。

  加快创新策源地建设。大力实施科技创新战略,依托创新平台和领军企业,统领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加快布局拓展各类创新空间,支持驻从高校打造更多省级以上众创空间,推动高校创新创业项目成果转化,吸引更多创新要素在从化集聚。加快培育壮大科技创新企业群体,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围绕生物医药、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关键领域开展技术攻关,争取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0家。

  着力打造人才集聚高地。紧扣重点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依托院士工作站、湾区设计开放大学等平台,加强关键领域尖端人才培养。完善更符合发展需要的高层次人才分类认定政策,健全服务体系,做好子女优先入学、人才公寓分配等配套服务。加强计划类、年度总量控制类和差别化入户人才引进工作,全面提升人才公共服务水平。实施新时代工匠培育工程、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壮大高技能人才、青年技能人才队伍。

  持续优化创新创业生态。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撬动作用,强化财政性科技投入稳定增长机制。鼓励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和社会力量多渠道增加科研经费投入,探索建立驻从高校创新创业基金。深化实施重点领域研发计划,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实施重大科技专项,支持骨干企业凝练关键核心技术研发项目,提高创新链整体效能。

  (四)以城乡融合发展为契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有序推进城乡更新改造坚持“改造一批、储备一批、谋划一批”,梯次推进旧村全面改造和微改造项目,一体谋划交通路网配建、重点产业导入、公共服务配套和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拓展城乡发展战略空间。制定完善城市更新政策体系,统筹推进城市更新九项重点工作,抓好25个旧村改造、16个老旧小区微改造项目。高水平开展东风村、禾仓村和联星村西华社等旧村改造项目,加快推动大津旧厂房改造项目建设。

  稳步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出台从化区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实施方案,推进落实“5+1”改革试验任务。持续推进农村资产确权颁证工作,为集体经营用地入市和农村产权抵押担保打下基础。加快打造黄埔一从化产业共建合作区、温泉总部集聚区和粤港澳大湾区北部生态文化旅游合作区等产业协同发展平台。探索建立生态产品名录和生态产品核算体系,推动生态补偿标准提升,探索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实现路径。

  强化乡村振兴示范表率作用。发展现代都市农业,重点推进粤港澳大湾区“米袋子”“菜篮子”“果盘子”工程建设,高标准建设省级以上现代农业产业园,高质量创建国家级花卉现代农业产业园。依托10个农业研究院,加快从化香米等现代农业产业项目建设。推动家庭农场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综合发展,力争新创建市级以上示范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各1家。扎实推进特色小镇建设,将罗洞工匠小镇打造成为城乡融合发展的示范小镇。依托荔博园、艾米稻香小镇等平台,大力发展“5G+智慧农业”。前瞻布局、高标准建设现代农产品深加工产业园,培育壮大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开展全区新一轮农田水利设施规划建设,进一步完善农业水利灌溉系统,扎实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持续巩固“零弃耕”整治成果。加强重大动植物疫情防控。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生活污水处理、村容村貌提升,连线连片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

  加强基层社会治理。深化“令行禁止、有呼必应”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联动机制,制定社区(村)公共服务目录清单,完善各级综合指挥调度平台,加强社会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监管。深化新时代村规民约建设,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开展移风易俗活动,培养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工程,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大力培育引进乡村人才,壮大新型职业农民、农业职业经理人等带头人队伍,推动乡村人才振兴。

  (五)以拓展绿色空间为着力点,坚持服务“双区”建设、“双城”联动。

  主动服务“双区”建设、“双城”联动坚持立足广州、面向湾区,持续巩固“绿色”本底、壮大“绿色”动能,当好向世界展示广州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的“重要窗口”。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全力支持深圳实施综合改革试点,研究复制推广试点成果,加强上下游产业链合作,拓展“双城”联动发展战略合作空间。支持港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积极完善便利港澳台居民在从化发展的政策措施,增强港澳台同胞国家意识和爱国精神。

  服务“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支持广州打造“一核一带一区”核心引擎,在持续推进广州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中实现从化高质量发展。放大从化地处全省“一核”“一区”战略结合部的区位优势,携手北部生态发展区加强产业共建和环境保护联动,助力清远、韶关等“入珠融湾”。深化粤港澳大湾区北部生态文化旅游合作区建设,大力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以及国家体育产业基地,引进一批具有影响力的文旅项目。

  构建穗港马产业经济圈。充分发挥香港赛马会从化马场龙头带动作用,加快构建穗港马产业经济圈,着力推进国际马匹检测中心、马匹检疫隔离场、马匹交易中心等平台建设,高标准规划建设马术主题酒店、马术运动公园、马术运动综合体等设施配套。对标世界标准高质量策划组织系列马术赛事和马术运动,完善跨境赛马“一体化”通关检疫监管模式、马匹“一次审批、多次往返”检疫许可模式,打造粤港两地规则衔接示范基地。

  (六)以深化营商环境改革为牵引,激发高质量发展动力。

  持续推进营商环境改革深入贯彻落实《广州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以市场主体需求和获得感为导向,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提高行政审批效率和服务水平,推动“最多跑一次”向纵深发展,推行当场办结、一次办结、限时办结和容缺受理、信任审批等制度,健全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加强和规范事中事后监管,提升政务服务能力和水平,持续提升营商环境质量,扎实有效推进我区营商环境建设出新出彩。

  推动国资国企改革落地见效。推动符合条件的优势企业上市发展,分层分类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支持流溪集团、水务集团、广播电视网络公司加快发展,加快推进粮食集团改革。支持区属国企开展产业并购,推动国有资本向重要产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完善市场化选聘和中长期激励机制,探索超额利润分享、虚拟股权等激励方式。

  激发民营经济发展活力。落实企业家参与涉企政策制定机制,开展企业家代表参与的政策落实情况评估。持续清理与企业性质挂钩的行业准入资质标准、产业补贴等规定和做法,排查清理招投标文件和实际操作中对民营企业设置的各类不合理限制。实施产业用地中小民营企业联合竞买,降低民营经济用地门槛。落实各级领导班子挂点联系重点民营企业、区领导与民营企业家恳谈会等制度,探索建立政商交往正面清单、完善负面清单,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

  (七)以打造美丽湾区新样板为导向,高品质建设美丽从化。

  持续加强污染治理巩固大气治理成果,加强PM2.5和臭氧协同治理,深化移动源污染防治,强化挥发性有机物达标管理,严控工地和道路扬尘,确保PM2.5浓度稳定在较好水平,空气环境质量持续保持全市最优。强化水污染防治,落实河长制、湖长制,加强全区重点河涌动态监管,加快15条合流渠箱雨污分流改造,加快推进明珠污水处理厂首期第二阶段项目的工程建设。加强土壤污染防治,建立重点行业企业用地污染地块清单和优先管控名录。

  提升城乡绿色生态水平加快推进森林碳汇工程,完成疏残林、低效桉树林改造1万亩和封山育林4万亩,着力提升森林景观品质。推进风云岭森林公园和风云岭湿地公园建设,完成风云岭公园广场绿化、环山公路修复复绿工程。提升全区公园品质,推进公园拆围透绿,建设口袋公园3个以上、碧道14公里。

  全面推行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强化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工作措施,开展节约型机关、绿色社区、绿色出行等创建行动。实施工业园区循环化改造工程,推动12家企业完成清洁生产改造。推动工业、农业节水增效,着力建设节水型城市。推进第七资源热力电厂二期建设,一体推进城乡环卫保洁和垃圾处理,巩固垃圾分类成效,力争创建市级容貌示范社区2个以上,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38%以上。

  (八)以建设幸福从化为目标,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扎实提升就业水平加大援企稳岗力度,落实发放失业保险稳岗返还资金等政策,深入实施“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 工程,抓好高校毕业生、异地务工人员、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开发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就业困难人员,全年实现城镇新增就业8000人以上,帮扶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1000人。以创业带动就业,实施创业担保贷款及贴息政策,全年实现促进创业300人。

  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进一步扩大社保人群覆盖面,实现“应保尽保”,稳步提高低保等社会救助标准。大力推进嵌入式养老机构、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和家庭养老床位建设,实现每个镇(街)建有综合养老服务中心1间。加强困境儿童、孤寡老人等特殊群体福利保障,精准发放残疾人两项补贴,及时救助特殊困难群众。持续做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多渠道筹集保障性住房。全力做好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稳价工作,及时足额发放低收入居民价格临时补贴。

  进一步提升城乡文化综合实力。优化城乡文化资源配置,加快完善图书馆、文化馆等公共服务设施,加强水族舞、掷彩门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民族优秀传统手工艺保护和传承,讲好新时代从化故事。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农村文化基础设施网络,增加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总量供给,缩小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差距。加强挖掘、盘活、利用红色资源的整体规划,串珠成链、连片打造一批“红色+”融合发展区,深化推进穗北红色文化产业带和“穗北红色户外课堂”建设,擦亮莲麻党章学堂红色品牌。

  提高教育和医疗卫生水平。加大普惠性幼儿园扶持力度,保持全区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80%以上。新开办公办幼儿园4所,新增学位945个。推进广州六中从化校区、雅居乐小学新建教学楼工程等项目加快建设。完成30所学校校园安全监控建设、10所中小学及幼儿园设施升级改造。继续探索全区集团化办学模式,以核心优质学校带动成员学校共同发展。建立健全老年教育体系,促进老年人身心健康发展。持续推进区中医医院迁建、从化妇女儿童医院共建、省中医院国医健康医疗中心项目建设,在医疗卫生服务镇村一体化试点基础上,逐步扩大实施范围,有条件实施农村卫生站“一元钱看病”,提升农村地区医疗水平,减轻农民负担。增强地方病、职业病、传染病、精神病、慢病防治和中医药发展工作力度,抓好疫苗预防接种管理。

  加强平安从化建设。强化风险防范化解,不断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和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压实应急安全责任,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防范安全生产风险。加强粮食安全保障,建立粮食流通质量安全追溯体系。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金融风险,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健全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防范机制。全面加强自然灾害防治工作,最大限度减少自然灾害损失。做好统战和民族宗教工作。

  名词解释:

  1.“双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深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

  2.“双城”联动:广州市、深圳市双城联动。

  3.“两新一重”:新型基础设施、新型城镇化,以及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

  4.“5+1”改革试验任务:建立城乡有序流动的人口迁徙制度,建立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完善农村产权抵押担保权能,搭建城中村改造合作平台,搭建城乡产业协同发展平台和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验任务。

  5.“四好农村路”: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农村公路。

  6.“一核一带一区”:“一核”即珠三角地区,包括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东莞、中山、江门、肇庆9市。“一带”即沿海经济带,包括珠三角沿海7市和东西两翼地区7市。东翼以汕头市为中心,包括汕头、汕尾、揭阳、潮州4市;西翼以湛江市为中心,包括湛江、茂名、阳江3市。“一区”即北部生态发展区,包括韶关、梅州、清远、河源、云浮5市。

  7.四个出新出彩:在综合城市功能、城市文化综合实力、现代服务业、现代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方面出新出彩。

  8.“一元钱”看病:指一种农村地区实施的合作医疗制度。具体是指实施合作医疗制度地区的居民在基层医疗机构可以得到一般性疾病的诊治和基本药品,诊疗费用仅为象征性的“一元钱”挂号费。


 

                                                                                                                                                               广州市从化区二届人大九次会议秘书处 

                                                                                                                                                                                2021年1月24日



返回顶部打印页面关闭本页浏览次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