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欢迎访问广州市从化区政府网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目录 > 其他 > 规划计划 >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从化市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报告

从化市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报告

来源:本网 发布时间:2008-03-31 03:29

 一、 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06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第一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紧紧围绕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大力实施“五市”战略,努力推动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加快发展,经济社会呈现又好又快的发展局面,实现了“十一五”发展开好局、起好步的目标。
(一)国民经济加快增长,三次产业更加协调。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08.0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04.15%,比上年增长13.13%,增速比上年有所提高。其中,第一产业13.0亿元,比增6.0%;第二产业53.36亿元,比增11.99%;第三产业41.64亿元,比增17.13%。三次产业比例为12.04:49.41:38.55。全地区工农业总产值完成228.78亿元。
(二)工业经济较快发展,产业结构继续优化。全市上下大力改善投资环境,招商引资取得新成效,工业经济继续快速运行。全地区实现工业产值207.65亿元,比增12.82%。工业销售产值197.05亿元,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4.90%。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68.91%。支柱产业、高技术产业快速发展,民营工业日益壮大。
(三)农业农村经济态势良好,农民收入稳步提高。全市各镇街结合实际,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大力发展都市型农业,有效推进产业化、标准化,实现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稳定增长。全年农村经济总收入231.1亿元,比增10.0%;农业总产值21.13亿元,比增6.1%。蔬菜总产值8.32亿元,比增10.2%。水稻总产量11.96万吨,比增1.79%。水果(受荔枝歉收比减13.19%影响)总产量6.09万吨,比减5.99%。畜牧水产生产保持稳定增长,生猪出栏量、三鸟上市量、水产品产量分别比增0.13、22.52和11.06%。农民人均年纯收入5080元,比增8.25%。
(四)外向型经济进一步开拓,利用外资取得新成效。积极落实促进出口的政策措施,努力开拓出口市场,实现了外贸出口的较快增长,提高了招商引资实效。全年外贸出口总额9.26亿美元,完成年计划的109.46%,比增19.69%。其中,三资企业出口75355万美元,内资企业出口17222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6409万美元,完成年计划的120.31%, 比增32.34%;合同利用外资5970万美元,比增53.12%;全年新引进外资企业25家。
(五)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平稳增长,重大项目建设进展顺利。以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推进,街北高速公路顺利通车,街东、北三环、从增高速等项目的筹建工作加紧推进,迎宾大桥加紧兴建,旺城大道改造竣工。 “五大经济园区”和 “七大产业基地”扎实建设,省级“广东从化经济开发区”批准设立。中心镇建设有效推进,以流溪河堤综合整治为重点的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和自然村村道硬底化改造加快实施。去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9.91亿元,比增22.23%。其中工业投资12.98亿元,比增54.9%,更新改造投资6.15亿元,增长35.9%。
(六)第三产业加快发展,旅游业持续兴旺。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7.13%,占生产总值的比例为38.55%,均比上年有所提高。旅游业发展加快,各旅游景点全年共接待游客408.9万人次, 比增17.84%;旅游总收入12.9亿元,比增23.44%。房地产开发繁荣兴旺,全年房地产投资13.53亿元,比增15.22%。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5.23亿元,完成年计划的103.01%,增长11.18%。
(七)财税高速增长,金融提速运行。财源建设成效明显,财税征管进一步加强。全年完成一般财政收入6.387亿元,完成年计划的108.81%,比增23.77%。地税收入6.02亿元,比增24.56%;国税收入8.17亿元,比增4.05%。存贷款实现快速增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13.8亿元,比增20.21%;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69.03亿元,比增12.63%。各项贷款余额30.49亿元,比增54.88%。
(八)社会事业全面推进,生态建设取得重要成效。大力实施科技兴市战略,全年新上科技项目46项。民营科技企业实现税收4815万元。高新技术企业达到9家,实现产值6.87亿元。教育事业继续蓬勃发展,教育强市顺利推进。新建校舍13.7万平方米,新创等级学校37所,调整撤销中小学校149所。太平镇、鳌头镇通过省验收成为教育强镇。全市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和小学、初中、高中升学率持续达标。各高等院校发展势头良好,去年共招生17950人,比上年增长10.86%。计划生育常抓不懈,全市人口出生率、自然增长率分别为8.23‰和1.41‰。就业促进机制和社会保障不断完善,城镇登记失业率1.67%。参加社保人数6.8万人,比增21.43%,社保基金安全运行。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卫生等各项事业实现了新的发展。环境保护稳步推进,节能降耗和节约建设用地得到重视,生态建设力度不断加大,创建林业生态县通过验收。 
2006年我市生产总值、工业总产值分别突破100亿元和200亿元,财政增收和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分别超过1亿元和5000元,发展条件进一步改善、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发展势头进一步趋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可喜成绩。但也要清醒地看到,目前我市经济运行中仍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经济结构不合理、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象仍然存在,一些新上项目建设进度不理想,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有待增强;二是农业基础依然脆弱,农业结构有待进一步调整优化,城乡发展差距较大;三是用地矛盾突出,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任务艰巨,环境资源约束加剧,推进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和发展循环经济的任务较重;四是财政支出压力大,资金紧缺仍然制约发展,医疗卫生、教育、就业、社会保障等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还需要加大投入和加紧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进一步加以重视并切实予以解决,才能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牢牢掌握经济发展以及和谐社会建设的主动权。
二、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预期目标
2007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面临大好机遇。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着力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增长方式、着力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着力推进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着力促进社会发展和解决民生问题、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努力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为党的十七大召开创造良好环境作出了重要部署,将进一步提高宏观调控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广州市党代会和人代会提出了大力扶持从化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决策,将从基础设施建设、环境建设、生产力建设、财源建设、民生建设和政策、项目、资金等方面对我市实行倾斜扶持,令人鼓舞,催人奋发。切实增强机遇意识,把思想认识统一到市第十一次党代会的精神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加快从化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上来,以“今日奋力当追兵、明天昂首做标兵”的从化人精神,努力做好今年各项工作,保持经济社会发展良好势头,迎接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意义十分重大。
2007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计划安排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中共从化市第十一次党代会全会精神,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深化实施“五市”发展战略,大力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进程,更加注重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更加注重“三农”工作和城乡统筹,更加注重节约资源和生态环境建设,更加注重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更加注重改善民生与社会和谐,努力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为顺利实施“十一五”规划进一步夯实基础,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
根据上述总体要求,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及与“十一五”规划目标的衔接,提出2007年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如下:
(一)全市生产总值124.2亿元,比上年增长15.0%。其中,第一产业14.3亿元,比增10.0%;第二产业61.6亿元,比增15.3%;第三产业48.3亿元,比增16.0%。
(二)全地区工业总产值238.8亿元,比增15.0%。
(三)农业总产值23.3亿元,比增10.0%;农民人均年纯收入5385元,比增6.0%。
(四)外贸出口总额10.2亿美元,比增10.0%;实际利用外资7050万美元,比增10.0%。
(五)地方财政收入7.538亿元,比增18.0%。
(六)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7亿元,比增10.0%。
(七)固定资产投资43.9亿元,比增10.0%。
(八)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0%左右。
(九)科技项目52项。其中,星火计划5项,重点计划30项,成果推广7项,示范工程10项。
(十)各类学校招生计划:普通高中4076人,普通初中11020人,小学8777人;市技校600人,市农校600人,职业中学300人,成人中专150人。各高等院校25890人。
(十一)人口出生率11.0‰,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0‰以内。
三、完成2007年经济和社会发展预期目标的主要措施
(一)着力加快生产力建设和改善经济运行,确保增长提速。
加快推进产业平台建设,促进工业经济集聚发展。落实在资金、资源、政策、服务等方面的优先倾斜,重点支持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二期及三期、明珠工业园西区以及鳌头、石海工业集聚基地的基础设施建设,发挥集聚带动作用。突出抓好商用汽车等一批重点骨干项目,发挥龙头带动作用。积极引入广州市“退二进三”优质企业,在市经济技术开发区集聚发展轻工、电子信息和动漫产业,在明珠工业园集聚发展汽车、食品和生物产业,在鳌头工业集聚基地发展机电制造及装备工业,发挥要素带动作用。切实做好对重点建设项目的服务工作,落实联系重点项目的领导责任制和协调会议制度,确保重点企业的建设进度,发挥项目带动作用。
加快发展旅游、房地产业,增强第三产业发展活力。坚持整合资源、完善设施、提升服务、创新机制的思路,重点加快流溪温泉旅游度假区的开发建设,力促国际商务会议中心等核心项目早日建成营运,增强“温泉之都”的品牌效应,大力发展生态旅游、特色旅游,形成大旅游、大产业的发展格局。积极、有序发展房地产业,重点推进南部、中部高尚商住区以及中心城区流溪河沿岸的城市建设。不断完善商贸流通市场体系,大力培育和促进物流、信息、金融等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努力改善经济运行环境,全力破解土地、资金和能源紧缺等难题。进一步重视和做好土地工作,推进规划衔接,加强储备、开发、出让等环节的协调管理,严格依法用地和执行建设用地的投资强度、容积率、建筑系数等控制指标,促进节约用地、集约用地,优先保障城市公共建设以及工业园区、骨干项目建设的用地需要。加快信用体系建设,进一步改善金融环境,不断加大金融信贷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继续加强电力建设,加紧建设220千伏绿洲变电站等电力基础设施,有效保障城乡生产生活用电的正常供应。
(二)着力调整经济结构和推进改革开放,促进发展提质。
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着力优化产业结构。大力支持有竞争力的企业上规模、上档次,尽快提升工业经济的速度和效益。进一步推动“一业四品”等传统优势行业的发展,加快培育汽车及其零配件、信息动漫、生物医药等行业,强化产业集群效应。继续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加大以信息化改造传统工业的力度。从改革体制、加大投入、完善政策等方面,鼓励和支持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广泛应用先进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促进产业高级化。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能源资源节约和有效利用。重视发展生态环保型产业,推动建设生态型产业园,促进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完善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创建节约型城市,构建循环经济框架。落实节约能源和单位生产总值能耗目标责任制,加强对重点耗能产业和企业的监管,有效实施能源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力争2007年全市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以上。加强环境保护,严格执行污染减排目标责任制,实现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下降2%以上。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落实环保工作“三个一律”。强化污染源管理,加大环境污染的治理力度。加快生态建设,巩固林业生态县建设成果,提高林业生态效益。
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完善自主创新激励机制,积极发展创业风险投资,深入实施名牌带动战略,切实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把握有利时机,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消除妨碍非公有经济发展的体制性、政策性障碍,放宽市场准入,拓宽民间投资渠道,鼓励各种所有制企业增加投资,促进民营经济的更大发展。进一步优化全市区域发展布局,推动产业要素集聚和资源整合,促进四大区域互动协调发展。优化投资环境,改善招商引资,多层次、多渠道扩大利用外资和内资的空间,着力引进产业链长、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三)着力加强“三农”工作和新农村建设,推进城乡协调。
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加快发展现代农业。靠政策、靠投入、靠科技、靠改革,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壮大花卉、蔬菜、水果等优势产业,积极发展生态旅游观光农业和都市效益农业。进一步培育和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加快推进万亩鲜切花等农业现代化生产基地建设,有效发挥龙头企业、示范基地的带动辐射作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不断扩大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的种养规模,加快培育和发展“一村一品”专业生产村和特色农产品品牌。积极推进农产品无公害标准化生产,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测和动物防疫检疫工作,不断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完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农业信息服务,巩固、完善和加强各项支农惠农政策。扎实推进中心镇和生态文明村建设。有效实施中心镇总体规划和建设发展规划。加大扶持力度,落实优惠政策,全力推进中心镇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突出抓好产业集聚发展,推动中心镇建设和城镇化进程,不断增强中心镇的经济实力和辐射带动能力。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主体作用,群策群力,在全面铺开的基础上,有效加快生态文明村建设,不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切实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充分发挥山区优势,促进山区经济社会的协调快速发展。
(四)着力促进社会发展和解决民生问题,增进社会和谐。
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加快各级各类教育发展。强化基础,攻坚克难,为实现“教育强市”全力冲刺。进一步优化各类教育的资源配置,推进农村基础教育“五项”工程,完成中小学布局调整,加快规范化学校和等级学校建设。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的经费保障机制,在免收农村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基础上,从今年秋季起免收学生课本费,扩大资助困难家庭子女接受中等职业教育的覆盖面。不断深化教育改革,加快发展职业教育,建设市职业教育园,健全覆盖城乡的职业教育和培训网络。着力提升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优化人才培养结构,推动高校发挥生力军作用。
加快卫生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加紧建设覆盖城乡的基本卫生保健制度。抓好农村和社区卫生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加快推进中心镇二甲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全面完成村级卫生站建设改造任务。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推进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积极创建"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市",努力为城乡群众提供安全、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
加快推进以道路交通为重点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交通路网,积极配合北三环、从增、街吕等高速公路的筹建工作,加快迎宾大道、从化大道、河滨北路、海塱大桥等城市交通重点项目的建设步伐。积极推进风云岭森林公园、七星体育公园以及青少年宫等一批城市公共设施建设。抓好第三水厂扩容工程和城市供水管网改造。抓紧管道天然气利用工程建设,逐步向市民和工业园区供气。加快推进城市和工业园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抓好从化汽车站建设,不断完善城乡公共交通服务和功能。
坚持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努力加强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认真落实促进就业的各项政策,积极支持自主创业和自谋职业,统筹做好城镇新增劳动力就业、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加强大学毕业生、退役军人就业指导和服务。发展和谐劳动关系,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
切实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加紧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建立和完善多层次、覆盖广的社保、医保和养老保险体系。以混合所有制、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从业人员和灵活就业人员为重点,不断扩大社会保险的覆盖面。加强社保基金征缴和监管。进一步完善以低保制度为基础的社会救助体系,积极稳妥地探索和施行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政策。健全应急救助机制,加大临时救助力度,发展社会慈善事业,进一步保障城乡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所需。积极发展面向广大群众的普通商品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和廉租住房,多渠道解决城乡困难家庭住房困难。

按照完善公共财政体制的要求,加大对教育、文化、就业、社会保障、公共卫生、公共安全等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公共事业的投入,推动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使和谐从化的各项建设真正做到在共建中共享、在共享中共建,让广大人民群众不断从和谐社会建设中得到实惠,把共同建设、共同享有和谐社会贯穿于和谐社会建设的全过程。

返回顶部打印页面关闭本页浏览次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