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欢迎访问广州市从化区政府网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目录 > 其他 > 规划计划 >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从化市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0年计划草案的报告

从化市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0年计划草案的报告

来源:本网 发布时间:2010-02-09 03:12

——2010年2月4日在从化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从化市发展和改革局局长 黄桂明

各位代表:

  我受市人民政府的委托,向市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报告我市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以及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列席会议的政协委员和其他同志提出意见。

  一、 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09年,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经受金融风暴严峻考验并取得显著成绩的一年。在中共从化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和省、广州市关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整体推进发展模式转型的一系列重要部署以及《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高度重视和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和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千方百计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国民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在推动科学发展、争当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的新征程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一)经济发展保持稳定,实现保增长预期目标。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50.98亿元,比上年增长12.0%。其中,第一产业16.76亿元,比增6.6%;第二产业71.02亿元,比增5.9%;第三产业63.20亿元,比增20.2%。三次产业比重为11.10:47.04:41.86,全地区工农业总产值完成325.3亿元。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及时采取得力措施扶企解困,增投资促消费扩大内需,迅速扭转了经济运行中一度出现的明显下滑局面,生产总值保持两位数增长,达到增长11%以上的预期目标。

  (二)工业经济奋力推进,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产业体系现代化建设进一步发展,集聚、集群和集约效应进一步增强,经济开发区二期全面建设,获得“中国最具投资价值开发区”称号,明珠工业园各项建设加快推进,“国家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基地广州从化基地”正式成立。广汽日野、丰力轮胎二期、万宝冷机二期、海霸王食品等一批重要企业顺利投产,高新技术产业和民营工业持续发展。落实各项政策措施,切实加强协调与服务,加大力度重点帮扶41个年产值亿元以上企业和24个新竣工投产企业,力促47个在建工业项目加大投入和加快进度,推动企业增产增效,实现了工业经济的稳步增长。节能减排有序推进,耗能多、污染大的企业得到有效整治,关闭了上百家小石材厂,化学需氧量减排2.1%,二氧化硫排放量减排80%。2009年,全地区实现工业总产值296.74亿元,比增6.9%。

  (三)农业和农村建设成效明显,农民得到改革实惠。现代农业发展模式逐步成熟,龙头和基地带动的效果进一步增强,农业基础设施持续改善。粮食、畜牧生产保持稳定增长,蔬菜、水果得到较好收成,三鸟和水产品养殖有较大幅度增长。农村“五通”工作继续推进,新农村建设扎实开展,农民居住条件得到改善。农业和农村经济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28.56亿元,比增6.7%。农民的工资性收入较快增长,农民年人均纯收入7361元,比增13.5%。

  (四)第三产业成为拉动经济增长主力,旅游业发展取得新突破。第三产业保持快速增长态势,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全面实施“双百三五七品牌”旅游发展战略,切实加快旅游环境、旅游设施建设,重点发展温泉养生、“农家乐”和生态游,全面提升旅游业发展水平,流溪温泉旅游度假区开发建设及旅游创优工作顺利推进,年内相继获得“中国文化生态旅游示范地”、“中国最佳旅游度假胜地”和“中国优秀生态旅游城市”等荣誉称号;成功举办“中国体育产业从化高峰论坛”,“中国武术职业联赛产业基地”正式落户,亚运会马术赛场成为全国最大的国际标准赛马场,温泉镇宣星村荣获全国“中国红色旅游文化村”称号,“百里观光长廊”建设初见成效;全年接待游客754.72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5.74亿元,分别比增49.2%和54.2%。房地产投资比上年增长超过40%,住宅销售大幅增长。国家拉动内需政策促进城乡市场持续繁荣,旅游发展及家电下乡刺激商贸流通和消费增长,商品购销两旺,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4.56亿元,比增15.7%。

  (五)全面加大投资力度,切实推动重大项目建设。增从高速公路(从化段)动工建设,大广高速公路通过国家项目核准,北三环高速、佛清从高速等项目筹建工作有序推进,从化轻轨项目工程规划和可行性研究工作积极推进,广州从化动漫产业园招商中心落成,各项重大基础设施和生产力骨干项目全面筹划并加紧实施。2009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2.93亿元,比增22.9%,为不断增强经济发展后劲、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改善民生打下了坚实基础。

  (六)外向型经济寻求新开拓,招商引资保持良好增长势头。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加大招大商、引大资的力度,通过各种形式的招商推介活动,提升引进外资质量。新批准引进外资项目34个;实际利用外资1.71亿美元,比增26.3%。努力稳定出口,全年外贸出口总额11.14亿美元,外向型经济呈现积极变化,外贸出口降幅逐步收窄。

  (七)财税收入实现较快增长,金融运行步入良性轨道。进一步加强税收征管,全年实现税收总收入22.73亿元,比增12.5%。重视发展总部经济,切实推动财源建设,全年完成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5.34亿元,比增30.5%。切实改进金融协调,努力加强银企合作,全面推动金融创新,金融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明显加大,年末各项存款余额186.31亿元,贷款余额84.79亿元,分别比增20.5和49.0%。

  (八)惠民措施进一步落实,各项社会事业不断进步。深入实施科技兴市战略,切实加快科技创新步伐。全年新上科技项目49项,其中示范工程22项,重点攻关13项;鼓励各类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投入,重视名牌培育和知识产权保护。继续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地位,以推进义务教育阶段规范化学校建设为抓手,大力促进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和各类教育的协调发展。积极推进镇级医疗机构体制改革和基层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全面推进人口与计划生育的创优升类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全市人口出生率、自然增长率分别为10.96‰和5.71‰,计划生育率达到95.2%。加大财政公共投入,全面实施各项惠民政策。进一步加强就业服务,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超过1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1%的较低水平;努力提高城乡社会保障水平,养老、医疗保险制度有效覆盖,自然灾害救助和慈善事业取得明显成效,城乡群众生活质量进一步改善,文化、体育、广播电视等社会事业取得新的成绩和进步。

  2009年,我市努力完成保增长促发展各项任务,同时以《纲要》实施为契机,奋力推进从化经济社会实现新发展。但在世界金融风暴不利因素的影响下,我市经济发展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薄弱环节进一步显露;扩大投资、促进消费等方面受到各种因素制约,稳定出口难度加大;城乡二元结构问题仍然存在,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还比较明显,农业及农村现代化建设仍需加倍努力;在就业、民生、社会稳定等方面也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需要在保证经济增长的同时认真加以解决。

  二、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预期目标

  2010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市委十一届八次全会的各项部署,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扩内需、调结构、促改革、重民生、谋发展”,更加注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更加注重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更加注重建设绿色宜居城市,更加注重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更加注重改善民生福祉促进和谐稳定,巩固和增强经济向好回升势头,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根据上述总体要求,提出2010年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如下:

  (一)地区生产总值171.3亿元,比上年增长13%。其中,第一产业17.77亿元,比增6.0%;第二产业80.85亿元,比增14.0%;第三产业72.68亿元,比增15.0%。

  (二)全地区工业总产值341.0亿元,比增15%;农业总产值30.3亿元,比增6%。

  (三)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323元,比增10%;农民年人均纯收入8171元,比增11%。

  (四)外贸出口总额12.25亿美元,比增10%;实际利用外资1.88亿美元,比增10%。

  (五)地方财政收入17.64亿元,比增15%。

  (六)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2.7亿元,比增15%。

  (七)固定资产投资84.6亿元,比增16%。

  (八)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

  (九)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下降5%,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3%。

  (十)人口出生率13.0‰,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65‰以内。

  三、实现2010年经济和社会发展预期目标的主要措施

  (一)着力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加快拉动内需,努力实现“十一五”规划经济发展预期目标。

  围绕建设“推动科学发展,争当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的目标,以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和绿色经济体系,进一步提升经济增长动力。

  一是坚持把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作为促发展的主攻方向。要把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实现经济快速增长的目标建立在提高质量、优化结构、增加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按照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优胜劣汰的要求,着重缓解和消除发展的瓶颈制约,发展低碳经济、绿色经济,采用新工艺,研制新产品,加快产品更新换代,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努力形成新的竞争优势。

  二是坚持把增强三次产业结构协调性摆上突出位置。按照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和建设宜居从化的要求,努力加快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和民营经济的发展。抓住实施《纲要》和广州举办亚运会的契机,精心打造对我市经济发展具有广泛影响和重要贡献的旅游产业、房地产业和现代物流、金融服务、文化创意、总部经济、会展业等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产业特色鲜明、规模优势突出的汽车及其零部件产业、化妆品产业、家电制造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三是坚持把推进现代产业体系的载体和项目建设作为重要工作。按照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以及落实《纲要》的要求,进一步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完善各产业园区建设规划,加快推进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为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提供有效支撑。全力推进经济开发区提升层次、加速发展和扩区升级工作;紧紧抓住广州科学城北区和广州知识城开发建设的机遇,积极推进高技术产业园的建设;进一步完善明珠工业园、鳌头工业基地以及流溪温泉旅游度假区的基础配套设施,提升产业集聚功能。坚持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力促现代产业新的重点项目、重点企业早日动工建设,在建项目早日竣工投产,投产企业早日达产增效。

  四是进一步落实各项政策措施,继续加大帮扶企业发展生产的力度。坚持帮扶企业解困,减轻企业负担,支持企业发展。进一步优化政务环境,进一步促进政银、银企沟通合作,推进村镇银行试点工作,加紧完善劳动服务,切实鼓励企业推进自主创新,提升发展的后劲和质量。

  五是着力扩大内需,切实增强投资和消费的拉动作用。进一步把握国家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的有利时机, 按照《纲要》及其广州市“实施细则”在重大项目安排、重大基地建设、重要产业布局、重要基础设施推进和重要发展资金落实等部署以及落实广州市扶持从化十九条的要求,切实加大政府公共投资力度,引领社会投资,拉动热点投资,拓宽民间投资。切实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实现招大商、引大资的新突破。进一步落实好国家搞活流通扩大消费的政策措施,努力提高居民消费能力,稳定消费预期,改善消费环境,培育消费热点。继续拓展城乡住房消费,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全力提升旅游业发展水平,全面实施“双百三五七品牌”旅游发展战略,努力使旅游业成为从化绿色经济的支柱产业,把从化建设成为全国乃至世界知名的生态旅游示范区和旅游之城。

  (二)坚持城乡一体化建设,加快形成城乡统筹发展的体制机制,进一步改善民生和促进社会和谐。

  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兼顾、制度创新,以八个统筹和城郊街城乡一体化发展试点工作为抓手,大力推进新形势下农村的改革发展,努力构建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新格局,努力和全面改善城乡居民生活质量。

  坚定统筹城乡规划建设,筑牢城乡协调发展的基础。切实增进城乡发展各类规划的有效衔接,加紧编制覆盖城乡的控制性详细规划,为统筹城乡发展提供科学的规划依据;加快完善建设用地征用、补偿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机制,有效解决城乡建设发展的用地难题,顺利实施“四个万亩”工程;大力促进城乡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继续实施农村“五通”工程,努力提高中心镇集聚发展和山区镇造血发展能力;全力以赴加快推进旧城镇、旧厂房、旧村庄的“三旧”改造,有效整治和改善人居环境;进一步拓展城镇发展空间,实施城北新区开发建设,提升中心城区发展水平。

  努力统筹城乡产业发展,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步伐。进一步加快推进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建立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快形成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全面提高现代农业综合发展能力;着力扶持发展农业龙头企业,积极发展农业示范基地,鼓励发展乡村游和农家乐;引导农民大力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加紧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切实增加农民收入。

  全面统筹城乡公共服务,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生活质量。努力加快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规范化建设,推进城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促进教育优先均衡发展;进一步完善城乡医疗保险,继续推进基层公共卫生机构的改革发展,完善城乡卫生服务;大力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切实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加快推进生态文明村建设;进一步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技能培训和转移就业,促进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灵活就业、稳定就业。加快建立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和城乡医保一体化管理,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的福祉。

  努力加强社会管理,进一步推进平安从化建设。完善司法联合调解机制,畅通信访渠道,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健全法律援助,努力提高应对复杂局面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能力,有效预防和化解人民内部矛盾。继续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各种黑恶势力犯罪和其他严重暴力犯罪,大力扫除“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加大城市综合整治力度,完善“重心下移”管理体制,构建运转高效、保障有力的城市管理长效机制,着力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三)切实推动各项改革,促进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发展。

  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深化改革,推进作风建设,为宜居从化建设和保增长、促发展创造良好的体制环境和政务环境。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在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顺利实施的基础上,进一步规范政府审批,健全政府职责体系,加快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畅顺、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建立与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相适应、财权与事权相匹配的财政体制。进一步深化公有制企业改革,不断增强发展活力。着力创新发展模式,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狠抓作风建设。进一步规范政府行为,努力提高依法行政水平。进一步完善行政审批电子监察制度,切实提高审批效率。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厉行勤俭节约,推进反腐倡廉,以加快发展、改善民生的新成绩迎接“十二五”发展新阶段的到来。

  各位代表,同志们!过去的一年里,我们在努力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不利影响,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上经受了严峻考验,取得了新的业绩。在新的一年里,我们的任务更加艰巨和光荣。让我们在中共从化市委的正确领导下,进一步解放思想不停步,坚定发展信心不动摇,抓好工作落实不放松,锐意进取,奋力拼搏,为加快建设广州北部城市副中心、全面提升科学发展实力作出更大贡献。

返回顶部打印页面关闭本页浏览次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