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欢迎访问广州市从化区政府网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目录 > 其他 > 规划计划 >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从化市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09年计划草案的报告

从化市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09年计划草案的报告

来源:本网 发布时间:2009-03-12 03:13
——2009年2月15日在从化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各位代表:
我受市人民政府的委托,向市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报告我市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以及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列席会议的政协委员和其他同志提出意见。

一、 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08年,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经受多重严峻考验并取得较好成绩的一年。在中共从化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省、广州市关于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一系列重要部署,高度重视和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突发自然灾害的影响和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千方百计保增长、促发展、创和谐,国民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在推动科学发展、争当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的新征程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一)经济发展保持稳定,经济运行基本面良好。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45亿元,比上年增长10.62%。其中,第一产业16.4亿元,比增0.06%;第二产业69.1亿元,比增7.84%;第三产业59.38亿元,比增15.66%。三次产业比重为11.31:47.7:40.99,全地区工农业总产值完成314.25亿元。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及时出快拳、出重拳扶企解困,增投资促消费扩大内需,迅速扭转了经济运行中一度出现的明显下滑局面,实现了生产总值持续两位数增长。
(二)工业经济奋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符合现代产业体系发展要求的集聚、集群和集约发展效应进一步增强,经济开发区二期全面建设,明珠工业园各项建设加快推进。广汽日野、丰力轮胎二期、万宝冷机二期等一批重要企业建设顺利,阿海珐电气、欧亚汽车装饰、海霸王食品等即将投产,高新技术产业和民营工业持续发展。节能减排有序推进,耗能多、污染大的小水泥企业已经关闭,新增化学需氧量减排230.5吨,二氧化硫排放量减排约700吨。2008年,全地区实现工业总产值286.83亿元,比增9.8%。
(三)农村改革发展成效明显,农民收入继续快速提高。现代农业发展模式逐步成熟,龙头和基地带动的效果进一步增强,农业结构继续调整优化,农业基础设施持续改善。粮食、畜牧生产在大灾之年保持稳定增长,蔬菜、水果生产减少了受灾损失。农村“五通”工作继续推进,新农村建设扎实开展。农业和农村经济保持增长,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27.45亿元,比增3.1%。农民的工资性收入较快增长,农民年人均纯收入6485元,比增14.12%。
(四)招商引资实现新突破,外贸出口保持增长。招大商、引大资的努力取得新成果,新批准外资项目53个,同比增长47.22%;实际利用外资1.35亿美元,比增82.04%。蝴蝶谷、棕榈酒店、高扬国际商业广场等一批第三产业重大项目落户从化。努力稳定出口,全年外贸出口总额13.37亿美元,比增0.17%。
(五)努力加大投资力度,切实推动重大项目建设。从增高速动工建设,迎宾大桥建成通车,一批中心城区骨干道路和重要市政配套设施的建设加快推进,十八项重大的基础设施和生产力骨干项目全面筹划和加紧实施。2008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9.33亿元,比增28.56%,为不断增强经济发展后劲、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改善民生打下了新的重要基础。
(六)第三产业快速增长,旅游业突破性发展。第三产业保持快速增长态势,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流溪温泉旅游度假区的开发建设有序推进,田心社、溪头村“农家乐”示范点成功建设并带动了一批乡村游项目的加快开发,相继举办的“温泉之都、生态从化”旅游推介会和旅游高峰论坛产生了广泛的积极影响,旅游创优工作顺利推进,旅游业持续发展。全年接待游客50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6亿元,分别比增10.0%和12.0%。房地产投资保持增长,城乡市场持续繁荣,商品购销两旺。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7.14亿元,比增17.18%。
(七)财税收入实现较快增长,金融服务进一步改善。进一步加强税收征管,全年实现税收总收入20.21亿元,比增11.55%。重视发展总部经济,切实推动财源建设,全年完成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1.75亿元,比增27.8%。切实改进金融协调,努力加强银企合作,全面推动金融创新,金融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明显加大,年末各项存款余额155亿元,贷款余额56.9亿元,分别比增19.07和35.89%。
(八)社会事业加快发展,惠民措施有效落实。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认真开展庆祝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活动,扎实推进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全面增进干部群众对推动科学发展、争当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的共识,巩固了创建省“文明城市”的成果。深入实施科技兴市战略,切实加快科技创新步伐。全年新上科技项目49项,其中示范工程22项,重点攻关14项;鼓励各类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投入,重视名牌培育和知识产权保护。继续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地位,以推进义务教育阶段规范化学校建设为抓手,大力促进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和各类教育的协调发展。积极推进镇级医疗机构体制改革和基层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顺利通过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市验收。全面启动人口与计划生育的创优升类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全市人口出生率、自然增长率分别为10.5‰和5.39‰,计划生育率达到93.5%。加大财政公共投入,全面实施“惠民66条”和“补充17条”。进一步加强就业服务,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917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的较低水平;努力提高城乡社会保障水平,养老、医疗保险制度有效覆盖,自然灾害救助和慈善事业取得明显成效,城乡群众居住条件和生活水平进一步改善,文化、体育、广播电视等社会事业取得新的成绩和进步。
2008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在努力保持较快增长速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发展思路、激发了发展活力、改善了发展环境、提高了发展质量、增强了发展后劲。但在国内外不利因素的交织影响下,我市经济发展水平仍然不高、经济增长方式比较粗放等弱点进一步显露,一些企业尤其是一般加工企业因产业层次较低、外贸依存度较高、核心竞争力不强而不同程度地受到了金融危机的冲击,生产经营上遇到新的明显困难。二是我市在扩大投资、促进消费等方面的努力仍将受到交通、土地、资金、市场等因素的制约,稳定出口难度加大,财政减收因素增多,经济下行的压力较大;三是城乡二元结构仍然比较突出,农村公共服务水平不高,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明显,构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仍需加倍努力;四是对因经济增长放缓而可能引致的就业、民生、社会稳定等方面的问题,尤其需要切实重视和认真加以解决。面对国际经济环境的深刻变化,面临内因与外因的叠加影响,我们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把握难得的发展机遇,变压力为动力,化危机为转机,切实增强发展信心,加快解决突出问题,坚定不移地在科学发展的轨道上推动从化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

二、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预期目标
2009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市委十一届六次全会的各项部署,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围绕“三促进一保持”的战略目标,着力“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促改革、重民生”,努力实现“弯道超越”,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根据上述总体要求,提出2009年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如下:
(一)地区生产总值161.0亿元,比上年增长11%。其中,第一产业17.2亿元,比增5%;第二产业76.0亿元,比增10%;第三产业67.8亿元,比增14.0%。
(二)全地区工业总产值315.5亿元,比增10%;农业总产值28.8亿元,比增5%。
(三)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173元,比增9%;农民年人均纯收入7133元,比增10%。
(四)外贸出口总额13.9亿美元,比增3.7%;实际利用外资1.42亿美元,比增5.3%。
(五)地方财政收入13.0亿元,比增11%。
(六)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2.8亿元,比增12%。
(七)固定资产投资71.2亿元,比增20%。
(八)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0%以内。
(九)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下降3.9%,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5%。
(十)人口出生率11.5‰,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5‰以内。

三、实现2009年经济和社会发展预期目标的主要措施
(一)继续扶企解困,加快拉动内需,千方百计保持经济快速增长。
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把保持国民经济快速增长作为今年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把扶企解困作为保增长的工作重点,把扩大内需作为保增长的根本途径,狠抓思想、责任、政策和工作四落实,以前所未有的工作责任心、前所未有的工作力度、前所未有的良好作风,帮扶企业度过经济“寒冬”,提升投资、消费意欲和发展信心,稳定社会预期。
一是进一步落实各项政策措施,帮扶企业稳定发展生产经营。要全面落实市政府关于帮扶企业解困、支持企业发展的意见(从府办【2008】164号文),按照上级和我市的要求取消和重新核定相关规费,按照政策兑现税收减免,切实减轻企业负担。要转变工作作风,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及时掌握企业的运行态势,认真听取企业的意见及建议,通过定期开展专题调研、组织结对联助和召开座谈会、现场办公会等方式,以更直接、更有力、更见效的政策措施切实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遇到的突出困难和瓶颈问题。尤其要加快建立和完善政府、银行、企业协调沟通机制,加快推进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工作,加紧完善融资担保体系,着力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的问题;要继续鼓励和支持来料加工企业转型升级,及时协调和有效解决转型企业拓展内销碰到的突出问题;要进一步强化劳动服务,鼓励企业稳定就业岗位和骨干员工。要切实加强政策宣传,树立正面典型,推广成功经验,营造政府帮扶、企业自强、社会支持的良好氛围。
二是着力扩大内需,切实增强投资和消费的拉动作用。首先要果断扩大公共投资,带动社会投资的较快增长。充分利用国家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的有利时机,以落实广州市扶持从化十九条措施为契机,以加紧实施十八项重大基础设施和生产力骨干项目为抓手,全面加强与金融机构的战略合作,全力争取上级支持,切实加大以基础设施、产业升级、环境保护、生态建设、农村改革发展、民生工程为重点的政府公共投资力度,努力做到项目前期工作再抓紧一点、项目审批再畅通一点、项目资金再落实一点、项目建设再加快一点、项目管理再改善一点,确保各类建设项目尤其是重点项目如期动工建设和竣工交付使用。大力推动社会投资,拉动热点投资,拓宽民间投资,形成促进经济增长的投资合力。切实加大招商选资力度,加快“退二进三”工业园区、流溪温泉旅游度假区和太平镇南部20平方公里高新技术拓展区的开发建设,积极打造承接产业转移尤其是引办重大项目、优质企业的良好载体,实现招大商、引大资的新突破。其次要全面落实国家关于搞活流通扩大消费的七项措施,通过促进城乡居民收入合理增长,提高居民消费能力;通过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稳定居民消费预期,通过改善消费环境,扩大居民即期消费。要积极培育消费热点,继续拓展城乡住房、文化娱乐、健身旅游等领域的消费,尤其要密切关注房地产市场动向,努力促进房地产业稳定健康发展,有效发挥房地产市场在扩大内需中的积极作用。
(二)着力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加快建立现代产业体系,千方百计增强经济发展后劲。
一是坚持把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作为促发展的主攻方向。要把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实现经济快速增长的目标建立在提高质量、优化结构、增加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按照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优胜劣汰的要求,着重缓解和消除发展的瓶颈制约,切实淘汰落后生产能力,采用新工艺,研制新产品,发展新产业,加快产品更新换代,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努力形成新的竞争优势。
二是坚持把增强三次产业结构协调性摆上突出位置。按照广州市关于产业发展“三二一”优先次序的要求,巩固发展第一产业,优化发展第二产业,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努力提高现代服务业占服务业的比重,提高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提高先进制造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提高民营经济占全市经济总量的比重。精心打造对我市经济发展具有广泛影响和重要贡献的旅游产业、房地产业和现代物流、金融服务、文化创意、总部经济等现代服务业,做强做大产业特色鲜明、规模优势突出的汽车及其零部件产业、化妆品产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三是坚持把推进现代产业体系的载体和项目建设作为重要工作。按照增进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主体功能区规划对相互衔接,以及落实《广州市贯彻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工作方案》的要求,进一步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完善各产业园区建设规划,加快推进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为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提供有效支撑。坚持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力促现代产业新的重点项目、重点企业早日动工建设,在建项目早日竣工投产,投产企业早日达产增效。
(三)坚持城乡一体化建设,加快形成城乡统筹发展的体制机制,千方百计改善民生和促进社会和谐。
坚持解放思想、以人为本,统筹兼顾、制度创新,以八个统筹为抓手,大力推进新形势下农村的改革发展,努力保障加快构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各项目标的顺利实现,真正把改善民生作为保增长、促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一是统筹城乡规划建设,筑牢城乡协调发展的基础。切实增进城乡发展各类规划的有效衔接,加紧编制覆盖城乡的控制性详细规划,为统筹城乡发展提供科学的规划依据;加快完善建设用地征用、补偿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机制,有效解决城乡建设发展的用地难题;大力促进城乡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继续实施农村“五通”工程,努力提高中心镇集聚发展和山区镇造血发展能力。
二是统筹城乡产业发展,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步伐。围绕全面提高现代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加快完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体系,加快建立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快形成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加强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围绕延伸农业产业链条和增加农民收入,着力扶持发展农业龙头企业,积极发展农业示范基地,鼓励发展乡村游和农家乐;围绕增强现代农业发展活力,引导农民大力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加紧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切实健全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
三是统筹城乡公共服务,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努力加快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规范化建设,推进城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有效落实对城乡家庭困难学生实行扶助的政策,促进城乡教育优先均衡发展;进一步完善城乡医疗保险制度,继续加强基层公共卫生机构的硬件改造和队伍建设,健全城乡卫生服务;切实加强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大力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加快推进生态文明村建设;重视和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技能培训和转移就业,努力实现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灵活就业、稳定就业。围绕实现城乡人人享有社会保障的目标,加快建立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逐步实现城乡医保一体化管理,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力争实现农民年人均纯收入持续以两位数增长,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的福祉。
四是统筹社会管理,努力建设平安从化。进一步健全居民权益维护机制,完善司法联调解体系,畅通信访渠道,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和法律援助工作,有效预防和化解人民内部矛盾,有效应对复杂局面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继续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各种黑恶势力犯罪和其他严重暴力犯罪,大力扫除“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着力加强农村社会面控制,着力提高城市管理水平,以创建国家优秀旅游城市和省卫生城市为抓手,加大城市综合整治力度,完善“重心下移”管理体制,构建运转高效、保障有力的城市管理长效机制。
(四)切实推动各项改革,努力加强作风建设,为推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提供动力和作风保障。
要坚持把深化改革作为促进发展的活力之源,把改进作风作为推动落实的坚强保障,继续解放思想,抓住时机切实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坚持标本兼治,围绕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作风问题狠抓整改,为保增长、促发展创造良好的体制环境和政务环境。
一是以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为契机,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减少和规范政府审批,健全政府职责体系,加快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畅顺、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建立与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相适应、财权与事权相匹配的财政体制。坚持以推进解决遗留问题、不断增强发展活力为宗旨,深化公有制企业改革。着力创新发展模式,积极争取开展“两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改革试点工作。
二是以狠抓工作落实为根本,实现作风建设的新突破。要有针对性地整治文山会海、铺张浪费、效率低下、漠视群众等严重作风问题,严格规范政府行为,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完善行政审批电子监察,提高审批效率;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加强调查研究,深入基层和群众,带着感情把惠及人民群众的好事办实、实事办好;厉行勤俭节约,推进反腐倡廉,将有限的资金投入到加快发展、改善民生上来,把主要精力放到抓发展、抓落实和为基层、为群众服务上来。
各位代表,同志们!改革开放三十年使从化的综合实力实现了历史性跨越、体制机制实现了历史性转变,也为我们克服当前困难、努力加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扩大内需保增长任务艰巨,争当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使命光荣,实现“弯道超越”责任重大。让我们在中共从化市委的正确领导下,进一步解放思想不停步,坚定发展信心不动摇,抓好工作落实不放松,锐意进取,奋力拼搏,努力谱写推动从化科学发展、争当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的新华章!
返回顶部打印页面关闭本页浏览次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