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欢迎访问广州市从化区政府网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目录 > 财政预决算

关于从化市2011年财政决算的报告

关于从化市2011年财政决算的报告

来源:本网 发布时间:2012-12-19 02:31

2011年8月23日 在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上

从化市财政局局长 潘锦峰

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副主任、各位委员:

  受市人民政府委托,我向市人大常委会提交2011年财政决算报告,请予以审议。

  一、2011年财政收支决算情况

  2011年,我市财政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支持下,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充分发挥公共财政职能作用,财政收入实现较快增长,财政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圆满完成了市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通过的年度预算任务,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全市决算情况良好。

  (一)公共财政预算收支决算情况[1]

  2011年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36 285万元,完成调整后年度计划232 021万元的101.8%,比2010年决算数193 351万元增收42 934万元,增长22.2%,按可比口径计算,比2010年决算数增加30.4%,加上返还性、财力性、专项转移支付等收入,全年总收入512 235万元。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支出372 639万元,比2010年决算数255 327万元增支117 312万元,增长45.9%;加上上解支出、增设预算周转金,总支出392 881万元。全年预算实现收支平衡、略有结余(详见附表一、二)。

  (二)基金预算收支决算情况

  2011年全市基金预算收入182 000万元,比2010年决算数158 463万元增收23 537万元、增长14.9%;加上上级补助收入、上年滚存结余等,基金总收入为394 202万元。基金预算支出198 355万元,比2010年决算数134 151万元增支64 204万元,增长47.9%。收支相抵,基金滚存结余到下年度使用(详见附表三、四)。

  二、2011年预算执行效果

  一年来,为确保完成财政预算任务,推动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我们扎实有效地开展各项工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多措并举保增收,财政收入再创新高。一是强化征管力度超额完成收入任务。加强与国税、地税等各部门沟通协调,完善税源监控、纳税评估、税务稽查和综合治税机制,落实职能部门综合治税和镇街、园区收入目标管理责任制,确保财政收入应收尽收。二是加大总部经济发展力度。进一步理顺总部经济政策,大力支持镇街、园区招商引资工作,实行“一站式”服务,提升总部商务服务质量。全市总部经济企业实现地方税收收入13014万元,占全年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5.5%。三是挖潜补漏拓宽非税收入渠道。强化“收支两条线”管理,扩展征管工作的深度和广度,开展“阳光招租”行动,规范行政事业单位出租物业的管理,积极整合、盘活公共资产,使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大幅增长。四是积极争取上级补助资金。及时把握广州市促进从化发展的历史机遇,充分调动各部门积极性,及时反映我市财政难点、困境,以减轻我市自有发展资金不足的压力。2011年,全市共争取上级专项补助资金153898万元,比上年增加41942万元,增长37.5%。

  (二)千方百计谋发展,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一是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总部优质企业发展。落实企业投资优惠政策,投入24489万元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帮扶企业舒难解困问题;进一步完善《从化市扶持总部及优质企业发展实施办法》,投入4735万元,着力吸引有发展潜力、地区竞争优势的国内外企业总部落户从化,增强地区经济实力和发展后劲。二是加大技术研发投入与应用推广。投入4,643万元,增长60.3%,用于鼓励创新型企业产业技术研发推广及农副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应用等。三是加大力度扶持旅游业发展。投入10038万元用于绿道建设(含水上绿道)、新温泉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旅游市场推广等,推进生态建设。四是维持经济平稳发展。投入17729万元,增长37.9%,用于保障粮油、农资、化肥、药品、食品等重点商品储备支出,营造公平、健康和良性竞争的市场环境。五是加快推进产业园区建设。投入11464万元用于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投资环境。六是加大土地储备开发投入。投入185306万元用于土地储备开发、“三旧”改造补偿等支出,促进城市土地经营,推动城乡建设以及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七是积极探索投融资新渠道。密切与金融机构的沟通联系,办理银行贷款展期95100万元;拓宽融资渠道,争取吸引更多的社会资金参与公益事业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确定了凤凰大道项目实施BT建设模式。

  (三)优化支出重福祉,民生事业和谐发展。支持解决热点民生问题,着力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一是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投入 98239万元,增加24921万元,增长34%,用于落实“两相当”工作、“两免一补”政策及校舍安全工程、规范化学校建设等。二是加强社会保障和就业工作。投入41479万元,增加3401万元,增长8.9%,用于行政事业单位离退休经费、临时物价补贴、医疗保险补助、特殊群体亚运补助金、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及分类救济、残疾人专项补助,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推进就业和再就业。三是推进公共卫生、医疗和计划生育事业发展。投入27344万元,增加4140万元,增长17.8%,用于落实城市社区和农村基层公共卫生建设、提升城乡居民基层医疗卫生水平以及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改革、保障行政事业单位公费医疗支出、城镇及农村计生家庭奖励和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等。四是支持文化体育传媒事业发展。投入7103万元,用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和体育活动中心建设等。五是加大住房保障力度。投入20711万元,增加14809万元,增长251%,用于开展城乡危破房改造工程,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解决群众“住房难”问题。六是维护社会稳定和公共安全。投入36463万元,增加3033万元,增长9.1%,用于强化道路监控、城市社区及农村安保联防体系建设、解决亚运安保后续资金需求、完善政法、消防、民防设施建设等,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保障能力。

  (四)强农惠农抓落实,区域协调统筹推进。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农业产业化进程,坚持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一是加大三农和扶贫开发力度。投入107584万元,增长192.5%,用于扶贫“双到”专项配套、农业综合开发、农民补贴、农村饮水安全、农民自主创业和农产品流通、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和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河涌综合整治工作等。二是强化镇(街)基层政权财力保障机制。投入镇(街)基层运作经费29677万元,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增强基层政府提供基本服务能力,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新格局。三是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支持扩大公共交通覆盖范围,投入19368万元,增长390%,用于城乡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与维护,农村道路客运及亚运公共交通补贴,为城乡居民提供更为便利的出行条件。四是推进城乡社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26850万元,增长323%,用于城乡道路建设、水质净化与维护、广场、公园、道路等公共场所以及市政设施的日常维护与保洁等。五是推进环境保护、改善人居环境。投入11732万元,用于加强空气污染的监控和整治,推进城乡污水处理配套管网和生态建设,提升垃圾废物处理效率和再利用率等,改善城乡居住环境,建设宜居从化。

  (五)开拓创新促改革,管理水平显著提高。一是推进部门预算改革,统一预算编制方式,完善标准定额体系,制定《从化市本级财政预算追加暂行管理办法》,预算编制与执行更加科学。二是推进国库管理制度改革,建立健全国库单一账户体系,推行财政信息一体化管理平台,资金运行更加安全。三是深化非税收入征管改革,推进非税收入征管信息系统的建设,拓宽了收入来源,非税收入征管更加规范。四是强化国有资产购置、处置管理,公共资源配置更加优化。五是完善财政投资评审管理,实施评审一次性告知制度,积极拓宽委托评审中介渠道,制订《从化市政府性投资项目工程变更管理办法》,评审工作质量和效率不断提高。六是开展民生工程及强农惠农等专项资金检查,推进“小金库”和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规范政府采购行为,财政监督更加有力。

  三、2011年预算执行存在的问题

  虽然2011年财政工作运行态势总体良好,但是,受国家房地产等宏观调控政策因素的影响,加上财政税收政策调整,经济发展稳中趋缓,新建的一些重点企业和项目,在短期内难以形成税收规模,增收的空间有限,给财政收入持续快速增长带来一定难度。在支出方面,保障民生、转型发展等政策性的支出增加,如扶贫开发、“三农”投入、民生工程、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等,都进一步加大了财政支出的压力。收入增长放缓、支出压力加大,收支矛盾将进一步显现。这些都需要我们在以后的财政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确保2012年各项财政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四、下一步工作安排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我们将认真按照人大常委会有关决议要求,采取积极有力措施,认真研究解决。

  (一)强化税收征管,确保全年收入任务完成

  一是明确任务,落实责任,按季分月下达税收任务,强化目标考核,严格奖惩。二是严格依法征管。在做好主体税源和重点税源征管的同时,抓好零散税源征收,确保税收及时足额入库。三是加大协税护税、稽查力度,做到应收尽收。四是加强协调,定期召开全市财税工作会议,分析税收形势,研究解决税收征管中存在的问题,制定措施,进一步推进财税工作,努力增收。五是加强一次性税源和非税收入的征管力度,挖掘税收增长潜力。

  (二)大力培植财源,增强财政持续发展动力

  进一步加大工业强市载体建设投资力度,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支持市高技术产业园、明珠工业园、流溪温泉旅游度假区建设。充分发挥产业扶持资金作用,加大扶持华南新材料基地项目等新兴产业发展,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升经济发展水平。落实财政优惠政策,支持企业良性发展,努力拓展后续财源。

  (三)实施民生工程,彰显财政普惠民生效应。坚持以扶贫“双到”政策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抓手,强化责任意识、协同意识,合力推进民生工程实施,努力构建民生工程长效机制,确保惠农补贴、就业促进、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义务教育、保障住房等各项民生政策全面落实。

  (四)严控财政支出,提升财政资金运行效益。

  一是全面推行公务卡改革,从严控制一般性支出及“三公”经费,集中财力办好大事。二是坚持预算约束,严格执行预算安排,深化完善部门预算编制,切实维护预算严肃性。三是保运转、保民生、保重点支出,按照轻重缓急原则安排资金每月开支,确保正常运作。四是统筹财政各类资金集中管理使用,包括镇街征地专户、扶贫专户等,提高财政资金统筹能力,确保资金链不断。

  (五)规范财政管理,提高科学化精细化水平

  一是强化财政监督和绩效管理,提高资金使用的安全性、规范性和有效性。二是建立和完善政府性债务管理制度和监管机制,努力防范财政金融风险。三是加强财政队伍建设,努力建设一支“学习型”、“服务型”、“高效型”和“廉洁型”的财政干部队伍,为做好新形势下的财政工作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各位主任、副主任、委员,我们将继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诚恳接受人大常委会的指导和监督,紧紧围绕打造“广州北部城市副中心”和建设“幸福从化、生态从化、宜居从化”的战略目标,切实推进依法理财、科学理财、民主理财,为确保2012年各项财政工作任务顺利完成,为从化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全面推进,民生问题不断解决作出更大贡献!

  附件:1. 2010年与2011年年终决算收入对比表

  2. 2010年与2011年年终决算支出对比表

  3. 2010年与2011年年终决算基金收入对比表

  4. 2010年与2011年年终决算基金支出对比表

  5. 2011年度从化市上级财政补助资金收支情况表

  [1] 注:广州市财政局尚未批复我市2011年财政决算,报告中有关财政收支数为我市2011年财政决算的上报数。

返回顶部打印页面关闭本页浏览次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