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欢迎访问广州市从化区政府网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重点领域信息公开 > 食品药品安全 > 安全消费 > 消费知识

【区市场监管局】2021年春节消费提示

来源:本网 发布时间:2021-02-09 15:11

  春节将至,为了让全区消费者度过一个平安、欢乐、祥和的新春佳节,广州市从化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提醒广大消费者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安全、理性、健康消费。
       一、采购食品要注意。消费者在采购食品时,应严格遵守疫情防控相关规定佩戴好口罩,鼓励无接触服务、线上经营、线下配送,建议自助购物、非接触扫码付费,尽量减少排队时间,排队请保持一米的距离。消费者应仔细查看包装上标注的企业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信息是否齐全、清晰,坚决做到不采购、不食用野生动物,不购买或食用无法提供检验检疫合格证明的畜禽肉类。慎重购买冷链食品,选购时可使用一次性塑料袋反套着手,避免用手直接接触,对采购回家的冷链食品,建议对外包装进行消毒后再拆封处理,并及时用75%乙醇酒精进行手部消毒,在食用冷链食品时,要做到烧熟煮透,避免直接生吃、半生吃,确保食品安全。
      二、注意商家促销陷阱。春节促销季,商家促销力度加大,优惠活动花样繁多,而许多消费者也会选择年末抢购商品,许多商家会向消费者推送大量优惠券、折扣券等,使用中却往往设置使用范围和期限等许多附加限制条件。在此提醒广大消费者保持理性,按需消费,货比三家、价比三家,注重商品品质,避免因贪图优惠而盲目购物,或掉入“循环购物”“明降暗涨”“先涨后降”等消费陷阱。
      三、警惕价格欺诈。消费者进行消费时,要注意商家是否有虚构原价、虚假优惠折价的现象,是否有标价内容与折扣幅度与实际不相符、不履行或者不完全履行价格承诺等情况;要注意不标示或含糊标示价格附加条件、低价招徕顾客以高价进行结算等行为;消费者在购物、用餐、旅游时,要留意经营者是否明码标价,是否存在标价之外加价出售商品或提供服务的情形,是否有误导消费者等问题。
      四、注意辨别虚假广告。老年人在报纸、杂志等媒体接触广告时,要提高辨别意识,要注意辨别保健食品、医疗、药品等虚假广告,特别防范所谓的“专家”向老年人推销高价的假冒伪劣保健品。老年人不要受赠送鸡蛋、面条、酱油等小物品诱惑,特别是不要在讲座上购买保健品或保健用品。
      五、注意防范个人信息泄露。节日前后,总有人在人流量较大的大型商场、购物中心门口,开展扫码赠送小礼品活动,但有些“赠送”活动需要消费者扫码后填写身份证号、手机号及社交账号,这些涉及个人信息的“赠送”往往是经过“精心”包装的新型诈骗。在此提醒消费者切莫贪便宜,时刻提防个人信息泄露,以防不法分子利用扫码所取得的信息盗取消费者账号金额或开通各类贷款账号,在消费者毫不知情的情况下钱财受损。
     六、注意留存线上购物证据。线上购物要选择信誉度好的平台和卖家,注意保留促销活动细则、商品宣传图片、聊天记录等关键交易信息,收到商品后,要记得当场查验,确认商品无问题后再签收快递,并合理行使“七日无理由退换货”的权利。在微信朋友圈购买商品则需谨慎,发生纠纷维权难,因此不要轻信微信商家宣传广告,不轻易传播未经确认的宣传信息。
     七、厉行节约,避免奢侈浪费。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春节期间,要主动参与“倡导厉行节约、杜绝餐饮浪费”行动,践行分餐制、使用公勺公筷,要养成合理消费的习惯,坚持量入而出,不攀比奢侈,不盲目开支,把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自觉落实到生活中去,自觉避免奢侈浪费行为,文明过节。
      广州市从化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提醒广大消费者:消费者平时在消费过程中应注意保留消费凭据、照片、视频等消费证据,如遇纠纷可先行与经营者协商处理,如无法达成和解,可以向消委会或拨打12315热线进行投诉,必要时可通过诉讼,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返回顶部打印页面关闭本页浏览次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