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欢迎访问广州市从化区政府网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重点领域信息公开 > 食品药品安全 > 安全消费 > 消费警示

熊孩子的大额消费 谁说了算?

来源:本网 发布时间:2022-03-21 11:19

  刚过去的寒假+春节,注定是各位神兽们的狂欢节,儿童消费市场热度空前增长。“儿童经济”升温的同时,也导致儿童消费纠纷攀升。近期,从化消委会收到多宗关于未成年人消费引致的投诉案件,无不例外是熊孩子私自购买大额价值商品,家长发现后要求退货退款,商家却以非商品质量问题,不退不换,家长只能求助消委会。

  【案情简介

  刚满10岁的熊孩子瞒着父母,把自己新年攒下来的红包偷偷拿到手机卖场,买了一台价值1299元的新款手机。家长知道后,拿着手机到现场要求商家退货退钱,但商家以非商品质量问题,不退不换。

  【处理过程及结果】

  接诉后,消委会工作人员及时介入调解。家长表示,男孩是直接拿了红包去购买手机的,自己并不知情。商家则表示,男孩是在大年初八来到店选购手机的,全程都是自愿选择,并不存在销售人员强行推销的情况,而且销售商品不存在质量问题,现手机已激活,不同意退款。

  双方僵持不下,消委会工作人员现场向商家宣贯了《民法典》最新条例,明确指出,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同时根据《合同法》规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只能独立订立纯获利益的合同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合同,订立的其他合同是效力待定的合同,必须经过法定代理人追认后,合同才能有效。虽然买卖过程中未发现存在强买强卖的情况,但10岁龄童在没有家长陪同的情况下,私自拿出一千多元购买手机,从常理判断,此购买行为已超出未成年人的正常消费能力,是未成年人缺乏判断力的表现。其法定代理人是有权追认此为无效合同。通过消委会工作人员的耐心调解,商家最终同意了退款。

  【案例评析】

  本案中,熊孩子私自消费引致的纠纷虽最终得到妥善解决,但区消委会提醒广大家长,平时要多关注孩子的需求,在日常生活中多以身作则,树立健康的消费观念。尤其在春节、生日等重大节日,长辈们习惯以派红包的方式聊表心意,务必引导好未成年人的储蓄习惯。尤其是节假日孩子在家时间长,缺少监管引导,市面上、网络上的广告宣传铺天盖地,易引致未成年人擅自盲目消费,从而产生不良后果。同时呼吁商家遵守商业道德,在未成年人没有家长陪同购买贵重物品时,应详细了解购买行为是否已征得家长同意,否则应拒绝向未成年人出售贵重物品,避免产生消费纠纷。

 

                                                                                                                                                                                    从化区消委会

                                                                                                                                                                                   2022年3月21日


返回顶部打印页面关闭本页浏览次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