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化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从化市2015年应急管理工作计划》的通知(从府办函〔2015〕103号)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从化市2015年应急管理工作计划》业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执行。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请向市应急办反映。
从化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5年1月30日
从化市2015年应急管理工作计划
2015年全市应急管理工作的总体思路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紧密围绕“加强应急管理法治体系建设”目标,牢固树立“底线”思维和“红线”意识,以不断完善应急管理体系为重点,以加强突发事件源头管控为抓手,深化应急处置能力与保障能力建设,加强应急预案与演练管理,全面提高全市应急管理工作水平,为我市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安全保障和有效的应急服务。
一、健全应急管理体系
(一)编制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十三五”规划。认真总结评估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十二五”规划实施情况,全面、深入了解当前应急管理工作重点、难点问题及公众对应急服务的需求,根据广州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十三五”规划要求,结合我市实际,科学编制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十三五”规划。
(二)加强应急管理机构建设。推进镇(街)、园区应急值班建设,加强各级应对突发事件的协调性和处置的时效性,进一步建立健全各镇(街)、园区总值班室建设,提高应急管理办事机构权威性,完善基层应急管理体制。
(三)健全军地联动机制。整合军地应急指挥系统,构建军地一体,灵活高效的应急指挥体系。建立军地联合值班制度,发生重大突发事件时,实行军地联合值班。健全驻从部队、武警、预备役、民兵参与的应急救援机制,提升突发事件应急救援效能。
(四)加强突发事件信息报送。润滑突发事件信息“获取、研判、整理报送、传达、反馈”链条,确保及时、准确为市领导提供全过程信息。
二、加强突发事件源头管控
(一)建立行政决策社会风险评估机制。建立行政决策社会风险评估机制,确保项目评估充分征求广大群众意见,特别是直接利益群体的意见,有效预测项目实施可能产生的问题。对于评估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调整行政决策事项或制订相应急预案。
(二)进一步完善突发事件风险隐患监测预警、分析评估、会商会议制度。建立健全“谁主管、谁监测,谁预警、谁发布”的预警管理机制,针对重大、紧急突发事件风险隐患,不定期召开专项分析评估会,适时邀请应急管理专家参加风险隐患分析评估会,加强调查了解,实地察看风险隐患点。
(三)强化突发事件风险隐患危险源管控。按照《广州市突发事件危险源和危险区域管理规定》的要求,进一步加强突发事件危险源和危险区域调查登记、风险评估工作,建立风险隐患管理规范化机制。
(四)加强预警信息发布体系建设。拓宽预警信息发布渠道,提高预警信息发布效率,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防空警报器、现代通讯设备等,加强预警信息传输通道建设。建立预警信息发布绿色通道,快速发布预警信息。
三、强化应急处置能力建设
(一)加强现场指挥官机制建设。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处置现场指挥官制度,进一步规范应急联动体制机制和响应程序,强化指挥协同,提升应急联动处置效能。加快制定《从化区突发事件现场应对处置机制》,确保突发事件现场处置和救援有序高效。
(二)健全扁平化应急指挥机制。按照《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建立健全扁平化应急指挥机制的通知》有关要求,编制扁平化应急指挥工作手册,加强对全市各级各类应急救援队伍管理、培训、演练,切实提高突发事件处置快速反应能力。
(三)加强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加强市、镇(街)、园区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建立健全综合应急救援队伍管理制度。加强应急队伍训练和管理,组织开展实战化应急演练,特别是要针对高层建筑、危险化学品、人员密集场所等行业领域开展专项处置和救援训练及演练,提高救援队伍综合救援能力。
四、深化应急保障能力建设
(一)推进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按照《广州市应急避护场所建设规划(2014-2020)》、《从化市应急避护场所建设规划(2014-2020)》的工作任务和目标,由市城乡建设局牵头,市规划局、市应急办、市教育局、市民政局、市公安局、市财政局、市国土房管局、市体育局、市林业局、市民防办、 市“三旧”改造办、市地震局,从化供电局等单位配合,制订具体实施方案,全力推进应急避护场所建设工作。加强应急避护场所的宣传工作,组织群众参与应急疏散、应急安置的应急演练,提高群众应对突发灾害事件能力。
(二)推进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建设。根据《广州市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建设规划》的工作任务和标准,制订《从化市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建设规划》。按照规划要求,充实储备品种、优化储备布局、拓展储备方式、强化储备管理、提高储备配送能力。全力推进自然灾害类、事故灾难类、公共卫生事件类、社会安全事件类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建设工作,实现应急物资储备更加充分、管理更加科学、联动更加有序、保障更加有效。
(三)提高紧急运输保障能力。建立应急队伍、应急物资运输紧急通行绿色通道制度和运行机制。建立交通战备保障与应急交通保障统筹协调机制,充分发挥交通战备系统的优势和作用。完善紧急情况下社会运输工具征用、补偿机制,与骨干运输企业签订紧急运输保障协议,建立长效应急工作机制。
五、加强应急预案和演练管理
(一)加强应急预案动态管理。按照“风险评估、情景构建、任务分解、能力建设”框架完善应急预案,编制应急预案简明操作手册和应急处置明白卡。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应急预案的宣传。探索基于情景构建的应急预案体系,提高应急预案的针对性、实用性和科学性。
(二)强化应急预案演练。严格按照应急预案管理有关规定,定期开展桌面演练、“双盲”演练。有针对性地开展检验现场指挥官能力、扁平化应急指挥机制的应急演练。进一步推动社区、乡村、企业、学校等基层单位开展应急预案演练。
六、深化应急管理宣教培训
(一)深化应急管理培训。创新培训形式,加大对应急管理培训力度,重点加强对应急管理干部的培训。加强与市委组织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合作,依托从化市党校、从化市劳动就业培训中心、市安全监管局宣教中心等机构,做好领导干部、应急管理工作人员的应急管理培训工作,增强其应急管理意识,提高其防范处置突发事件能力。
(二)深化应急管理宣传。依托广州市应急管理讲师团、应急管理专家,组建应急知识宣讲队,进机关、进社区、进农村、进学校、进企业、进家庭宣讲应急避险、应急救助知识和技能。充分发挥“5•12”防灾减灾日等公共安全宣传活动作用,依托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开展公共安全知识普及,鼓励市民积极参与社区(乡村)组织的防灾宣传活动,推动市民参与应急演练和宣传教育,共同树立忧患意识。重新修订《从化区公众应急手册》,开展新一轮免费发放工作,增强全体市民安全防范知识,提高突发事件应对能力。
七、提升应急管理科技水平
(一)加强应急平台应用。着力在充实数据库,深化互联互通、完善平台功能上下功夫,进一步发挥应急平台作用。积极推进镇(街)、园区与市政府视频应急联动指挥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指挥调度系统,实现任务、反馈、报告等信息的快速传送。
(二)健全应急管理专家参与机制。整合全市各职能部门的专家库,建立健全市一级应急管理专家库,健全应急管理专家参与突发事件防范处置、应急管理科普宣教、决策咨询机制,进一步发挥应急管理专家的作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