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监管 严格执法 切实消除燃气安全隐患(图)
进入冬季,天气逐渐变冷,燃气使用的频率也越来越高,保障燃气安全成为当前安全生产工作的重点之一。近期,我区大力开展燃气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及时消除燃气安全隐患,确保市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瓶装燃气:实施二维码管理 大力整治经营黑点
根据《广州市燃气管理办法》规定,我区全面落实好瓶装燃气二维码管理工作,要求瓶装燃气经营企业使用全市统一建设的瓶装液化气供应智能监管信息平台,为本企业自有产权气瓶安装全市统一的二维码标签等身份标识。并通过广州市气瓶管理网络平台登记名单,逐项检查,确保燃气经营企业实现充装枪和二维码标签气瓶智能连锁充装,对气瓶充装、运输、供应、配送、使用、检测全过程进行记录和管理。此外,还要求瓶装燃气经营企业为瓶装燃气用户核发用户供气卡、核实用户信息,凭卡供气。同时,以此作为日常检查的重点内容,严把气瓶入户关、检验关,杜绝不达标气瓶入户,从源头上消除安全隐患。截至11月,我区已完成对全区3家燃气企业、17间三级供应站、14间燃气便民服务部的瓶装燃气二维码管理工作。
为了规范燃气经营市场秩序,我区积极开展取缔燃气黑点联合执法行动。在煤气灌装执法行动中,我区对全区范围内的燃气企业、液化气充装设施、供应站、代销点等进行全面排查,深入检查燃气供应、运输、储存、销售、使用等各个环节和经营企业存在的隐患和漏洞,重点整治燃气管理不严格、监管不到位、主体责任不落实等问题,杜绝违法销售燃气的行为,消除安全隐患。据统计,截至10月,今年共出动执法人员1445人次,执法车辆402台次,发出责令整改通知书128份,教育整改气站32个、销售点173个,暂扣没收违章气瓶819个、运输车辆3台,拘留违法经营店主5人。
根据前期所排查到的燃气黑点和使用黑瓶企业,我区多部门组成联合执法队伍对其进行逐个整治,取缔无牌无证经营黑点,并将违法经营者交由公安部门处理。对于兼营燃气的士多店,已责令其立即停止经营燃气业务,并按照无证经营燃气的处罚规定对其进行立案处罚。对于使用黑瓶的企业,已按照燃气管理的处罚规定对其进行立案处罚。据统计,今年8月至11月,执法人员在联合执法过程中共出动执法人员452人次,执法车辆120台次,查扣293个燃气钢瓶,公安部门依法拘留1人,对2人进行审查。下阶段,区城管局将继续对本次发现的问题进行跟踪复查,并加强巡查执法力度,坚决依法取缔违法供气和违法用气行为。
管道天然气:政企共建 全民维护
目前,天然气管网已覆盖我区中心城区、明珠工业园、鳌头、太平和温泉的大部分地区,共铺设市政中压燃气管道55.8019公里(红线外市政管道建设21.2845公里,庭院管道建设34.5174公里),新增覆盖居民用户12973户,新增居民用户共10840户。为加强管道天然气监管工作,我区切实加强政企共建,搭建沟通渠道,全面掌握并统一协调辖区内油气管道保护工作。其中,督促广州从化中燃城市燃气发展有限公司、广东省天然气管网有限公司从化分输站、西气东输广东管理处广州分输压气站落实分段安全巡检员制度,把风险隐患排查整治作为工作重点内容。
同时,要求企业做好自查自纠工作,建立健全油气管道基本情况档案资料和管道安全隐患整改台账。从目前情况来看,我区三家管道公司都能认真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管道规划建设资料基本齐全,均建立了管网巡查制度,配备专业人员巡检,并对员工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安全培训;制定了应急处置预案,配有专业应急抢险人员和抢险车辆,用于对管网突发异常情况进行维修抢险,已经形成一套较完备的日常安全生产检查排险管理体系和服务用户信息反馈系统。
此外,我区要求企业全面推行管道完整性管理,积极开展油气管道隐患排查整治,切实做好巡护保养、检验检测、监控预警、维护抢修等工作,及时、全面向区城管局报备管道资料。并引导推动企业加大管道保护和安全运行的资金、技术投入,研究开发和使用数字化管道系统、光纤预警系统、GPS巡线系统等先进的管道保护技术,加快数据采集监控等自动化控制系统建设。同时,要求企业加强应急管理,完善应急预案,强化企业与区城管局的预案衔接和联合演练,提高联合应急能力。今年,区城管局已联合企业开展了多次应急演练,进一步提升了政企间的沟通协调和应急处置能力。
针对我区汛期持续时间长、累计雨量大、影响范围广的特点,我区提前部署,制定计划,联合企业修订了防汛计划和预案,明确了防汛重点区域,并在汛期期间派工作人员驻点企业,沟通防汛信息,确保把暴雨洪水灾害危害降至最低。
管道天然气安全需要全民共同维护。为了提高市民群众保护天然气管道的意识,我区积极联合广州从化中燃城市燃气发展有限公司、广东省天然气管网有限公司、西气东输广东管理处,深入各镇(街)、村(社区)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宣传活动,共出动人员354人次、车辆112台次,发放宣传手册950册;通过宣传安全生产先进典型和事故案例,切实做好燃气安全宣传工作,提高居民群众保护管道天然气的意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