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欢迎访问广州市从化区政府网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应急管理 > 科普宣教

暴雨频繁,市民该如何做好防御措施?

暴雨频繁,市民该如何做好防御措施?

来源:本网 发布时间:2015-05-21 00:37

  记者从气象部门了解到,受地形影响,我市从3月到6月,常遭遇暴雨、大暴雨、雷雨大风等灾害性天气。近期,我市受到多场大雨的侵袭,给不少市民的生活和出行都带来了不便。在大雨来临时,市民该做好哪些防范措施?

  日常生活多加留意

  市民在日常生活中要留意自己是否生活或工作在汛期容易发生洪水、山洪、内涝的区域。如果是的话,应在电视、广播、互联网、报刊上注意气象、防汛部门发布的信息,留意周围防汛是否安全,周边有无防汛设施,周边有无自救逃生设施等情况。在商场、学校、广场等人群密集区尤要留意人员疏散指示。

  保护好防汛、排水设施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如果发现一些机构或市民往河道、排水渠道、下水道倾倒垃圾、渣土的,偷盗、擅自拆卸或肆意损坏防汛、排水设备、器械的,或因自然力的影响而造成的河岸坍塌、河道堵塞、防汛设备设施自然损坏的,应及时报告给市、区、街道办事处的城市防汛管理部门,使之得到及时的制止和尽快的修复。

  如何防御内涝

  暴雨来袭,对我市造成的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城市内涝,市民平时应做好准备,熟悉水浸点积水情况;易涝地下室要做好防护门维护,关键时刻能关闭防水;做好抽水设备保养,保证随时能抽水。汛期要储备防水物料,如沙包等。在遇到暴雨黄色、橙色或红色预警信号或三防指挥部门发布防御暴雨应急响应期间尽量不要外出。必须外出时要特别注意安全,要通过视听媒体密切关注交通状况。

  市民驾车时,应尽量绕开立交桥底层、隧道;若不能绕开,则注意观察立交桥底的积水是否已到达涉水线,一旦到达涉水线,能掉头的尽量掉头回避,不能掉头的停下,听从交警指挥。

  迅速转移至安全地带

  发生雷暴雨时,野外行人避雨要远离高压线路、电器设备、围墙、危房、大树等危险区域,不要在野外打手机;当发现居住区有洪水来袭时,要迅速撤离,不可麻痹迟疑,不可为了财物而耽搁,宁可抛弃财物,也要注意安全。汛期河道涨洪时,千万不要强行过河,要耐心等洪峰过了且感觉安全之后再过河,或绕行过河。学校要视情况临时放假或统一留校避洪,安排好临时食宿,并及时通知家人,避免家长在接应、寻找孩子的路上发生意外。

  记者从市三防办了解到,如果市民身处的环境为城市,那么以下的地方是危险地带:危房里及危房周围;危墙及高墙旁;洪水淹没的下水道;马路两边的下水井及窖井;电线杆及高压线塔周围;化工厂及贮藏危险品的仓库。

  如果市民身处的环境为农村,则切勿靠近以下地方:河床、水库及渠道、涵洞;行洪区、围垦区;危房中、危房上、危墙下;电线杆、高压线塔下。

  什么是防暴雨内涝应急响应

  暴雨来临时,市民常常会看到这样的信息:市三防指挥部决定,从现时起启动防御暴雨内涝三级应急响应。那么,这些应急响应又代表着什么意思?

  当发生以下情况之一的,启动防暴雨内涝III级应急响应:市气象台发布暴雨黄色预警信号;因暴雨内涝导致城市交通局部受阻,影响市民正常出行。

  当发生以下情况之一的,启动防暴雨内涝II级应急响应:市气象台发布暴雨橙色预警信号;因暴雨内涝导致城市交通大面积受阻,严重影响市民出行。

  当发生以下情况之一的,启动防暴雨内涝I级应急响应:市气象台发布暴雨红色预警信号;因暴雨内涝导致城市交通大面积瘫痪,严重影响城市运行。 (记者李倩)

返回顶部打印页面关闭本页浏览次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