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欢迎访问广州市从化区政府网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应急管理 > 法律法规

自然灾害类

自然灾害类

来源:本网 发布时间:2010-09-15 00:36

 自然灾害主要包括:洪灾、干旱、台风、高温、地震、森林火灾、赤潮等。

洪灾,是指洪水造成的淹没、浸没损失,山区小河流短历时、高强度暴雨致使山洪泥石流淹没和冲刷等破坏型损失。
  应急要点:
  1.突然遭遇洪水袭击,要沉着冷静,快速转移。转移时要先人员后财产,先老幼病残人员,后其他人员。
  2.当洪水迅猛,来不及撤离时,迅速向屋顶、大树、高墙等高处转移,并想办法发出求救信号,条件允许时,可利用船只、木板、木床等漂浮物转移。
  3.在不了解水情时,不要冒险涉水,尤其是急流,要在安全地带等待救援。
  4.发现高压线铁塔倾倒、电线低垂或断折时,迅速远避,防止触电。
  专家提示:
    在山区,如果连降大雨,容易暴发山洪,尽量避免过河,防止被山洪冲走。

干旱,是指长期无雨或少雨,土壤水分不足、作物水分平衡遭到破坏而减产的气象灾害。
  专家提示:
  积极响应、配合政府统一调度辖区内可用水源,优先保证居民生活用水和牲畜饮水。
  非生产性高耗水企业及服务业减少、限制用水,限制排放工业污水。
    抓住一切降雨机会,千方百计集雨蓄水。

台风(热带气旋),是指发生在热带或副热带洋面上急速旋转的低压涡旋,常伴有狂风、暴雨和风暴潮。
  应急要点:
  1.行人
  外出时尽量穿上雨衣,不要打伞。
  尽量远离高大树木、棚子、架子、架空电线等。
  不要在高墙、广告牌及居民楼下行走,以免发生重物倾斜或高空坠物等突发事件。
  避开高层施工现场,不可靠近塔吊或工地围墙。
  注意街道积水,不要在道路边缘或打着漩涡的路上行走,以免落入水中。
  风大造成行走困难时,可就近到商店、饭店等公共场所暂避。
  看见倾斜及倒下的电杆等输电设施,要远远绕行,以避免触电。
  2.航海船只
  注意收听临近地区气象台的气象预报,及时了解海风、海浪情况。
  保持与陆地指挥系统的联络,及时避开台风的突袭。
  尚未出港的船只要推迟出航时间,待风暴过后再出航;在海面航行的船只要根据台风移动方向和范围,适当改变航线绕道而行,或抢在台风来到之前迅速穿过。
  专家提示:
  台风来临时,应做好以下准备:
  检查房屋是否牢固安全,若是危旧建筑应马上离开避险。
  加固有可能被风吹落的物体,如花盆、护栏、遮雨棚、晾衣竿、室外天线等。
  准备适量的水及食物。
  准备好蜡烛、手电筒,以备风中停电时使用。
  检查煤气及电路,留心火源。
    门窗玻璃用胶带粘好,准备好胶合板、塑料板、毛毯等,以备加固窗户。

高温,是指日最高气温达到35℃以上。高温天气会给人体健康、交通、用水、用电等方面带来严重影响。
  应急要点:
  1.尽量避免午后高温时段进行户外活动,外出要打伞、戴遮阳帽、涂抹防晒霜,避免强光灼伤皮肤。
  2.户外或高温条件下的作业人员应采取防护措施或停止作业。
  3.注意作息时间,保证睡眠,必要时准备一些常用防暑降温药品,如清凉油、十滴水、人丹等。
  专家提示:
  大汗淋漓时,切忌用冷水冲澡,应先擦干汗水,稍事休息后再用温水洗澡。
  老人、体弱者或高血压、心肺疾病患者应减少活动,如有胸闷、气短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地震,是指地球内部介质局部发生急剧破裂,产生震波,从而在一定范围内引起地面振动的现象。地震开始发生的地点称为震源,震源正上方的地面称为震中。
  应急要点:
  1.在平房,应迅速头顶保护物向室外跑,来不及可躲在桌下、床下及坚固家具旁。
  2.在楼房,应暂避到洗手间等跨度小的空间、承重墙根、墙角等易形成三角空间处,不要使用电梯,更不能跳楼。
  3.在学校、商店、影剧院等公共场所,应迅速抱头、闭眼,在课桌、椅子或坚固物下躲避,待地震过后有序撤离,切勿乱跑。
  4.在街上,应抱头迅速跑到空旷地蹲下,避开高楼、立交桥,远离高压线。
  5.在郊外,尽量避开山脚、陡崖,防止滚石、滑坡、山崩等。
  6.驾车行驶时,应迅速避开立交桥、陡崖、电线杆等,尽快选择空旷处停车。
  地震避险口诀:
  保持镇静勿慌张,切断用电煤气源。
  身在高楼勿近窗,坚固家具好避处。
  检查住所保性命,危楼勿近先离开。
  公共场所要注意,争先恐后最危险。
  震后电梯勿搭乘,楼梯上下要小心。
  听从老师避桌下,顺序离室到空地。
  室外行走避乘车,慎防坠物和电线。
  行车勿慌减车速,注意四方靠边停。
  收听广播防余震,自救互救勿围观。
  避震演练要认真,时时防震最安全。
  7.如果被废墟埋压,要尽量保持冷静,设法自救:
  (1)尽量用湿毛巾、衣物或其他布料捂住口、鼻,防止灰尘呛闷发生窒息;
  (2)尽量活动手脚,清除脸上的灰土和压在身上的物件;
  (3)用周围可以挪动的物品支撑身体上方的重物,避免进一步塌落;
  (4)扩大活动空间,保持足够的空气;
  (5)无法脱险时,要保存体力,耐心等待救援,不要盲目大声呼救。当听到附近有人活动时,要用砖或硬物敲打墙壁、铁管等,向外界传递信号。
  专家提示:
  避险时注意近水不近火,靠外墙,不靠内墙。
  已经脱险的人员,震后不要急于回屋,以防余震。
    关注政府发布的最新消息,不听信和传播谣言。

森林火灾,是指失去人为控制,在林地内自由蔓延和扩展,对森林、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造成危害和损失的林火灾害。
  应急要点:
  1.立即报警,尽可能说清起火方位、火场面积、燃烧的植被种类等。
  2.陷入危险环境,要迅速进入火已经烧过的地带躲避,无法突围时要选择植被少、火焰低的地区扒开浮土直到见着湿土,把脸放进小坑里,用衣服包住头,双手放在身体正面,避开火头。冲越火线时应逆风逃跑。
  专家提示:
  不要在林区吸烟、烧烤、上坟烧纸、点燃篝火、燃放鞭炮等。

其他:
暴雨
  暴雨,是指日降水量达到或超过50毫米。
  雷电
  雷电,是指伴有闪电和雷鸣的大气放电现象。
  寒冷
  寒冷,是秋冬季节发生的一种大范围剧烈降温现象。
  大雾
  大雾,是指当大量微小水滴悬浮在近地层空气中,能见度小于500米的天气现象。
  雷雨大风
  雷雨大风,是指平均风力6级以上,或阵风7级以上并伴有雷电的天气。
  冰雹
  冰雹,是指直径大于5毫米的固体降水。常伴有大风、急剧的降温和强雷电,是一种对农业生产危害较大的短时强烈灾害性天气现象。
  道路结冰
  道路结冰,是指因气温低造成路面结冰的现象。
  泥石流
  泥石流,是指由于降水产生在沟谷或山坡上的一种挟带大量泥砂、石块和巨砾等固体物质的特殊洪流,是高浓度的固体和液体的混合颗粒流。
  崩塌
  崩塌,是指陡坡上被直立裂缝分割的岩土体,因根部空虚,折断压碎或局部滑移,失去稳定,突然脱离母体向下倾倒、翻滚的地质现象。
  山体滑坡
  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土体或岩体,受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地震及人工切坡等因素的影响,在重力的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软弱带,整体地或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的自然现象。
  地面塌陷
  地面塌陷,是指地表岩、土体在自然或人为因素作用下向下陷落,并在地面形成塌陷坑(洞)的一种动力地质现象。
  风暴潮
  风暴潮,是指由强烈的大气扰动,如热带气旋、温带气旋和气压骤变等引起的海面异常升高现象。
  巨浪
  海浪,是指在风的作用下产生的波浪。
  海啸
  海啸,是指由海底地震、海底火山喷发、海岸山崩或山体滑坡、小行星和慧星溅落大洋以及海底核爆炸等产生的具有超大波长(几百千米)和较大周期(10-60分钟)的大洋行波。

返回顶部打印页面关闭本页浏览次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