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治理成绩突出 推进林长制效果明显
我区全面推进美丽河湖建设。图为风光旖旎的流溪河水库。(资料图片)
为进一步推动政府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强化督查正向激励促进实干担当,在新形势下充分激发和调动全市各级各部门大胆探索、改革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营造互学互鉴、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近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对2023年落实有关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单位予以督查激励的通报》,对2023年落实我市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取得明显成效的30个单位予以督查激励。其中,从化区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高、对全市投资增长贡献较大以及中央预算内投资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好,环境治理工作成效突出以及全面推进林长制工作成效明显等多项工作中受到表扬,并获得相应资金和政策的激励支持。
念好“山水经” 打好“生态牌”
十座千米高峰巍然耸立,百余湖泊水库星罗棋布,流溪河一弯碧水蜿蜒流淌,万顷良田勾勒田园画卷……依托优越的生态禀赋,2023年,我区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始终坚持以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久久为功抓好污染的精准、科学、依法治理,把蓝天白云、青山碧水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工作目标,以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为重点,统筹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生态环境质量持续领跑,环境保护责任目标考核连续两年优秀,空气质量连续8年全面达标。
打好蓝天保卫战,我区系统部署、精准治污、全面管控,紧盯重点难点,发挥部门联动合力,共同维护优良空气质量标杆地位,PM2.5、PM10、臭氧、二氧化氮均处于全市各区最低位;打好碧水保卫战,我区以流溪河源头水保护为核心,以河湖长制为重要抓手,统筹实施水污染防治工作,以流溪河水库、鸭洞河为重点全面推进美丽河湖建设;打好净土保卫战,我区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风险管控”原则,坚持强化土壤污染源头控制,强化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监管,推进“无废城市”试点建设和“无废细胞”建设。
2023年,我区坚持生态为本、稳中求进,持续推进生态环境改善,印发《关于以高水平保护促进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推出了关于深化靠前暖企服务、优化项目审批服务、推动规划优化调整、深入推进示范创建、优化完善执法方式、探索包容审慎监管、强化监测预防预警、加强制度创新管理、加强资金项目储备、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等10条精准度高、时效性强的政策措施,增加经济发展“含金量”,提升生态环境“含绿量”,为全区高质量发展注入绿色动能。
我区坚守粤港澳大湾区北部生态屏障的功能定位,践行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理念,紧抓华南国家植物园迁地保护从化示范区建设重大政策红利,推进生态保护红线划定、自然保护地优化调整等工作,实现自然生态空间的严格保护,保育生态功能,筑牢区域生态安全防线,野生植物及国家保护植物种类超过2800种,约占全市80%。
一直以来,我区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保障环境安全,服务社会发展”为重点,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加快健全现代化环境治理体系,生态环境治理各项工作成效显著,2023年10月,生态环境部为第七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授牌,我区荣获“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荣誉称号。
用活“林长制” 写好“绿文章”
步入生态文明新时代,我区全面推行林长制,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真抓实干,大力推进绿美从化生态建设,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绿色发展示范区,守稳筑牢粤港澳大湾区北部生态屏障。
自2021年全面推进林长制以来,我区实现区、镇(街)、村(居)三级林长体系,压实林业生态高质量发展和保护管理责任,营造了“山有人管,树有人栽,林有人护,责有人担”的氛围。2023年,我区全年召开1次区林长会议、4次区林长季度会议,前后发布4道林长令。各级林长履职尽责,区、镇、村三级林长1706人,全年巡林护绿9万余次,发现并解决问题39个。强化基层“一长三员”队伍建设管理,多次组织业务培训。加强制度创新,在实施“林长+检察长”的基础上推行“林长+公安”“林长+森林法官”协作机制,形成公检法保护发展林业园林资源强大合力。
过去一年,我区大力实施绿美从化生态建设“九大工程”,推动全民参与、共建共享的新时代绿美新风尚,通过大力推进华南国家植物园从化城园融合建设,高质量完成森林质量优化提升工程7万余亩、乡村绿化美化示范点建设近2000亩、提升森林步道180公里;建设流溪河水鸟生态廊道近600亩,回归复壮种植水松1100多株;新增古树68株,为全区登记在册古树名木购买商业保险,对14株古树名木实施专业救治复壮;推动自然教育基地建设,完成义务植树约50场1.4万株。
我区高度重视林下经济发展壮大,通过让生态环境美起来,切实让群众腰包鼓起来,力促绿色产业兴起来。印发实施《广州市从化区林业改革发展综合试点工作方案》,深挖林地资源和森林生态资源,聚焦林下种植、林下养殖和森林旅游三大产业模式,批准《从化区木本油料和林下经济产业发展规划》,启动《万亩特色林果现代农业产业园规划》,激发林下经济潜力。目前全区已形成灵芝、油茶、澳洲坚果等林果产业品牌,培育林下养殖产业,建有省级森林康养基地5个、省级林下经济示范基地2个。
此外,我区还在森林资源管护、高水平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持续发力,切实做好守林护绿相关工作。下一步,全区将进一步推深做实林长制,积极推动森林资源价值转化,围绕森林资源增量、生态增效、景观增色,加快建设绿色发展示范区,在广州加快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中彰显从化担当、作出从化贡献。(黄颖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