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城市治理“最后一公里”
绘就社区容貌“靓丽新画卷”
镇北社区垃圾分类小公园一角(资料图片)
口袋公园生机勃勃,文化长廊风格各异,背街小巷干净整洁,空中“三线”整齐有序,近段时间以来,我区多个社区告别了“脏乱差”,实现了“颜值”与“气质”双提升,不断焕发新活力、绽放新光彩。
今年以来,区城管执法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通过抓实“领子”、靓化“面子”、筑实“里子”,以“绣花功夫”扎实推进社区容貌品质全域提升行动,努力打造宜居宜业的社区品质空间,让居民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强化引领 抓实党建“领子”
在吕田镇吕田社区,身穿红马甲的党员志愿者“兵分两路”,一队拿着扫帚、垃圾铲等清洁工具对辖区的卫生死角、背街小巷等重点区域进行清理;另一队在辖区人流密集场所向过往居民及档主派发卫生清洁、垃圾分类、疫情防控等宣传资料……
自开展社区容貌品质培育提升工作以来,吕田社区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激发社区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热情,将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向纵深推进,围绕“治脏”“治乱”“治差”,深入清查清理,切实改善人居环境,不断提升群众满意度。
当前,我区不断强化党建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实现高效能治理中的引领保障作用,通过构建“区—镇(街)—社区”的三级组织联动机制,合力推进社区容貌品质培育提升工作。同时,将培育容貌品质社区纳入年度政府工作报告,由区城管执法局制定培育提升社区工作方案计划,明确各参与主体任务分工,按照“每周检查—每月通报—中期考核—年终验收”的常态化工作机制,形成“全区一盘棋”工作合力,推进各项重点任务落地落实。此外,各镇街通过居民议事会、民主协商会、党员“双报到”等方式,实现资源力量下沉,推动政策宣传和各类服务进楼入户。
为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在培育容貌品质社区行动中的示范带头作用,吕田社区切实做好党员“双报到”工作,并成立了网格党支部、网格党小组和党员服务队伍,由党员干部对每一个网格实行全方位、扁平化联动的动态管理,在融入中倾听民意、收集社情,密切关注群众需求,搭建起党群连心桥。得益于党员服务队伍的协力,社区为群众解决了维修化粪池、维修下水道、维修楼道灯、清理牛皮癣等一系列困难,大大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
如今,吕田社区通过党建引领,逐步形成了“党员带头,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进一步激活了社区治理的内生动力,解决了社区居民“急难愁盼”问题,让群众生活的幸福底色更加厚重。
多措并举 外塑颜值“面子”
显眼的垃圾分类设施,通透美观的加装电梯,一排排停放整齐的车辆,还有“镶嵌”在居民楼之间的健身小广场……走进城郊街镇北社区,舒适的居住环境让人耳目一新。
作为从化区典型的老旧社区之一,镇北社区辖内的楼宇多数建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普遍存在外墙残旧、墙面老化等问题,且各项设施老旧、破损严重,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导致居民生活幸福指数受到影响。
为改变这种现状,从今年2月开始,镇北社区以培育容貌品质社区为契机,用“绣花”功夫推进社区容貌提升,不断提升城市治理专业化和精细化水平。如对老旧建筑外立面开展彩绘、美化,对绿化带进行补种、增种等,改善社区硬件设施;推进垃圾分类工作,建设垃圾分类小公园,培养社区居民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垃圾分类意识;针对社区公共设施薄弱等情况,在现有的活动场所基础上,更换和翻新设施设备,不断提升活动场所的实用性和美观性。
镇北社区焕发新颜只是我区大力推动培育容貌品质社区工作的一个缩影。针对老旧社区较多,基础设施较差的实际情况,我区全面开花,齐抓共管,立足自身特点实施精准化治理,激发老街新活力,绣出文化新风貌,注入发展新动能。
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市、区两级每月派出巡检督导组对照13项评分标准开展社区容貌品质提升全覆盖检查,区城管执法局建立问题清单,落实销号整改,实行每月通报,压实各镇街、各社区主体责任,实现提升一批、培育一批、巩固一批的目标。截至2022年7月,累计完成市、区交办问题整改2571宗。
同时,我区摒弃“重建设轻管养”思维,切实做好容貌环境维护管理与基础设施改造提升“双融合”。开展雨污分流管网改造工程,解决雨季“水浸街”短板,联系运营商和责任单位现场办公协调商议“三线混乱”乱象,系统规划并清洗道路和外立面,破解原有“脏乱差”问题。截至2022年7月,累计解决难点、热点问题14项,让群众享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深挖特色 内修气质“里子”
社区,不仅是居民的生活空间,也是一个社交空间、文化空间。自开展社区容貌品质全域提升行动以来,我区依托社区资源禀赋和文化底蕴,对不同面貌特色、不同地域发展历史渊源、不同空间结构的社区进行针对性提升。同时深入发掘文化内涵,积极引入社区设计,力求凸显社区特色与文化,打造社区品牌亮点。
街口街新城社区将街区历史变迁故事融入到培育容貌品质社区的内涵中,打造城市印记小公园,以社区变迁视角展示城市发展更新脉络,留住居民点滴乡愁;吕田镇吕田社区在风雨同心廊桥和滨河广场上融入红色文化和绿色发展两大元素,方便来往的学生和家长参观学习……如今,走在我区的大街小巷,处处充满可观、可感、可触的和谐宜居人文社区气息,居民的笑容也透着满满的幸福感。
在开展社区容貌品质全域提升行动过程中,我区结合各个社区的地理区位特征充分挖掘特色内涵,精准定位主题,秉持“修旧如旧”理念,以社区边角空地为依托,通过改造社区废弃用地、精心整饰外立面,增设雕塑、插画和小景观等方式,进一步建强基层社区宣传阵地。同时,因地制宜设计、塑造文化IP,不断提升社区文化温度,如建设娃娃足球场满足少年儿童健身需求,打造“党建宣传墙”,利用河边小径灵活“造绿”等,将社区真正打造成居民走得进、坐得住的“文化家园”。
“现在社区外立面变漂亮了,道路更加整齐宽敞了,安全隐患也消除了,家门口还有漂亮的公园健健身、跳跳舞,日子过得越来越舒心了。”吕田社区居民张女士感叹地说。
社区的一点一滴变化,居民都看在眼里、甜在心上。下一步,我区将继续着眼于增强老社区的内生动力,用“绣花功夫”打通城市治理“最后一公里”,深挖特色亮点,讲好社区故事,分类分级推动社区容貌品质全域提升工作,不断为人民群众擦亮幸福底色。(江楚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