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欢迎访问广州市从化区政府网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图片新闻

广州从化:从万山红遍中走来 在绿水青山间奋发

来源:广州市从化区融媒体中心 发布时间:2022-07-08 09:49

2675p一1.jpg

从化温泉风景区


  “1963年,广东从化的杉树林里,一场秋的壮阔正在上演,十年厚积,一场更为大胆的变革,也在李可染的心中酝酿。”7月4日,纪录片《美术里的中国》在央视综合频道播出,讲述李可染先生以从化山水为背景,创作山水画《万山红遍》的故事。


《万山红遍》流淌着改革创新的血液


  红,铺张开来,无边无际;山,自在生长,挺立如碑。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万类霜天竞自由。1963年,56岁的李可染走进从化的一片杉树林,眼前的红叶,让他心中涌起毛主席诗词“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的气势和新的时代生机,但是怎么画出万山重叠的感受和交相辉映的红色呢?


  李可染把积墨法与油画的手法结合,在积墨上再积色,用朱砂大面积点染,把秋光、秋色、秋意融入山水,将时代的澎湃诗情融入笔墨。7幅《万山红遍》其中两幅创作于从化温泉,“这件作品在中国画、山水画创作上是一个新的开拓。”中国美术家协会美术理论委员会主任尚辉说。


  中西方的绘画语言,在李可染的身上,显现出奇妙的融合,这让他成为了山水画变革的开拓者。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我国成功研制了“两弹一星”,科技、农业等各项事业不断突破,李可染通过系列画作,画出了时代的鲜活气象。


  “《万山红遍》这件作品,之所以能够成功,并不仅仅是它用了红颜色,不仅仅这幅画具有形式美感,很重要的是它表达的精神境界的一种雄伟,一种博大,正是这种雄伟博大,让我们感受到这幅画好像是万山红遍,层林尽染。”尚辉在《美术里的中国》如此说道。


  《万山红遍》源于从化,突破了传统艺术手法,开拓了中国画的艺术语言,也让李可染成为二十世纪在中国画领域里面进行中西融合的一位代表人物。

2675p一3.jpg

“老温泉新活力”实践馆


可贵者胆,所要者魂


  “可贵者胆”“所要者魂”是李可染先生对于艺术的呐喊。《万山红遍》由从化走向了世界,它所蕴含的改革胆识、开拓精神,也深深扎根于从化这片土地。


  从1978年在格塘村率先探索水稻田间管理责任到人,到一锹一担挑出七大灌渠;从2001年率先在全省山区县市实现村村(行政村)通水泥路,到依托香港赛马会从化马场探索粤港规则衔接,再到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改革的精神、奋进的血脉在从化薪火相传。


  在《万山红遍》的创作地——温泉,以红为魂,以绿为根,新的气象、新的活力正不断涌现。近年来,温泉镇坚持打好红色牌、绿色牌,全力推动温泉地区产业发展和综合环境品质全面提档升级,粤港澳大湾区红色文化传承地、生态经济核心区建设初见成效。“老温泉新活力”实践馆,红色文化产业带,“双创”产业基地,全省首个“一站式”婚庆服务示范基地等项目先后建成,生态设计、现代金融、婚庆浪漫和“双创”经济等蓬勃发展,推动老温泉焕发新活力。


  放眼从化,生态立区、产业强区、特色发展的路径走得步伐稳健、硕果累累。69.1%的森林覆盖率点亮北回归线上的明珠,100多个河湖映衬着绵绵青山,遍布全区的特色小镇激活乡村发展动能。


  从都国际论坛、世界生态设计大会及广州国家版本馆等平台影响力与日俱增,助力广州提升国际交往中心功能。香港赛马会从化马场为构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穗港现代马产业经济圈提供支撑。


  广东从化经济开发区扩容提质,美丽产业、生物医药、智能装备、新材料、智能家居等产业链优势明显。广州“国资天团”牵手从化,系列重大项目签约落户,带来百亿产业集群,助力经济发展。


  万山红遍时探索求新,绿水青山中砥砺奋进。争当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绿色发展排头兵,从化澎湃向前。(覃永赠)


返回顶部打印页面关闭本页浏览次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