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如画的碧道
日前,全国水美乡村建设现场会在湖北省宜昌市远安县召开。会上,我区作为6个代表区(县)之一就水美乡村建设试点工作有关情况和经验做法作交流发言。
青山叠翠,碧水潺潺,美丽河湖寄托着浓浓乡愁,是农业发展、农村生态环境的重要载体。笔者从区水务局获悉,作为全国55个水美乡村试点县之一,我区水美乡村试点项目共28宗,治理河长143公里,总投资5.61亿元。目前已完工15宗,13宗正接近完工,投资完成率达93.6%。在工作中,我区突出系统生态治理,以河流水系为脉络,以特色小镇和村庄为节点,以水陆统筹为基础,以防洪安全为底线,集中连片统筹推进、综合治理,实现从“人水对抗”到“人水共生”、从“水岸防护”到“水岸体验”、从“连通水系”到“活水经济”的转变,为乡村振兴提供了重要的水利支撑,不断推动环境质量持续向好。
抓好水安全
严守防洪排涝底线
保障水安全是涉及国家长治久安的大事。在推进水美乡村试点项目过程中,部、厅、市、区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多次现场调研,强调将水安全放在首位,提出区域安全治理理念。我区建立健全相关机制,落实领导要求和工作任务,及时解决出现的各种问题,确保各项工作顺利推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守水安全底线,优先解决存在洪水安全隐患的河道,优化提升鸭洞河、龙潭河、小海河、吕田河等流域防洪抵御能力,切实保障粮食安全、农业安全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试点完工后总治理河长143公里,防洪保护村庄32个,防洪保护人口21.49万人,防洪受益面积78.60万亩,改善灌溉面积23.6万亩。
抓好水生态
全力保护生物多样性
从化拥有丰富的生态资源,绿色是从化的底色。近年来,我区持续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把水美乡村建设试点工作作为奋力打造全国全省乡村振兴示范区的重要抓手,以广州市母亲河——流溪河为主脉连通各水系,实行水域岸线并治,扎实开展农村水系综合整治,推动水环境高质量发展。
我区将水生态作为重点,统筹流溪河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协同治理,重点围绕流溪碧道、百里生态湿地公园建设,优化水系、提升水质,以生态修复为主,避免过度人工化,丰富流域的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平衡,巩固我区的生态优势。
早在2019年,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研究团队在流溪河源头一处山涧发现了消失60多年的珍稀植物——飞瀑草。据介绍,飞瀑草是水质好坏的一个指向标,它对生长环境的水质要求很严苛,不仅不能有任何污染,还要有适当水流动,冬夏季河流水位要有变化。飞瀑草的重现是从化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提高的最好证明。
抓好水环境
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在美丽的流溪河碧道上,树木绿荫如盖、垂枝依依;花草青翠欲滴、姹紫嫣红,人们或漫步,或骑行,享受着片刻的宁静、惬意。夜幕降临,河两岸璀璨灯火,流光溢彩,成为了一道靓丽的城市风景线,点亮了市民和谐美好的夜生活。
近年来,从化生态优势更加凸显,流溪河流域从化段水质保持优良,入选国家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试点区,水环境质量得到提升。我区建成碧道63.7公里,鸭洞河、龙潭河等碧道建设示范段成为深受市民青睐的绿色共享空间。
据了解,从化水美乡村试点建设将水环境作为亮点,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本方略,衔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工作,充分考虑人的亲水性,嵌入式建设亲水驳岸、湿地栈桥等各类亲水构筑物约200个,串联周边农田、湖草、山林等绿色元素,为游人提供健身休闲、亲水游憩的公共空间,实现了人民群众“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好愿望,增强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抓好水文化
打造人水和谐生态滨水空间
设计感十足的玻璃廊桥架在河岸两端,硕大的牛雕塑屹立于流道之中,两岸绿水与鲜花相映成趣……这是位于生态设计小镇的“网红”打卡点鸭洞河畔。从过去杂草横生、河道淤塞,到如今河清岸绿、鱼翔浅底,鸭洞河治理依托生态设计小镇建设为契机,成功打造“政府投入+企业养护+村民参与”的三防共治模式实践样本。
在试点建设过程中,我区将水文化作为升华,连接特色小镇和历史人文,同时提档管护水平,引领共建共治共享。筑巢引凤吸引社会资金,创造人水和谐、生态优美的投资环境,深挖当地人文内涵,做精品碧道、特色河道,助力优化特色小镇网状空间布局,吸引优质企业带动盘活乡村“沉睡”资源。建立健全管护制度,制定专项管护制度,规范河道日常管理和运行维护。探索共建共养模式,携手企业共建特色小镇旁的生态河道。
抓好水经济
加快推动绿水青山转变为金山银山
近年来,我区努力探索生态价值创新之路,持续打通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通道。将水经济作为引擎,促产业兴旺、促经济发展;串珠成链打造滨水经济产业带;激活生态设计、会展经济、定制经济等新产业,打造穗北红色文化产业带、流溪三里、艾米稻香农业园、新开花谷等多个产业平台,为从化的经济发展提供新动能。
依托绿色生态资源和各村自然禀赋,深入实施特色小镇战略,核心村人均年收入实现三年翻番,9个特色小镇入选省级特色小镇,更带来了世界生态设计大会、从都国际论坛、全国民宿大会和国际山地马拉松赛等国际国内高级别活动,为从化带来互联网消费、农业观光、文旅、会展、餐饮、教育等多项现代服务业收入。
另一方面,优质生态环境越来越成为吸引高端资源要素的核心竞争力。近年更引来一批新基建、数字经济、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优质项目成功进驻,为进一步推动生态价值创新注入了活力。
区第二次党代会指出,要奋力建设生态宜居的粤港澳大湾区创新“绿谷”,匠心打造流溪河沿岸高质量绿色发展示范带。未来,我区将以水美乡村建设试点为契机,及时总结试点项目与乡村振兴、特色小镇、人居环境整治、万里碧道等结合的典型经验和成效,统筹推进实现治水、治岸、治城相统一,形成“产业因水而兴,城乡因水而美,市民因水而乐”的水美乡村从化样板。(江楚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