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欢迎访问广州市从化区政府网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图片新闻

全省水稻机收减损技能大比武 我区选手获广州赛区一等奖

来源:广州市从化区融媒体中心 发布时间:2021-07-23 10:01

农机手参加水稻机械收割比赛.jpg

水稻机收减损技能大比武现场


  随着水稻收割机的“轰隆隆”声响起,农机手驾驶着水稻收割机在田间来回穿梭,留下一排排整齐的稻茬,一丘丘稻田的稻谷不一会儿就被收割完毕……7月20日,广东省“弘科杯”水稻机收减损技能大比武省市联动广州赛区活动在鳌头镇中塘村举行,旨在引导广大机手在生产实践中不断提升操作技能,强化水稻机械化收获减损技术普及应用,为实现粮食颗粒归仓贡献机械化力量。最终,来自我区大旺莱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农机手冼卫平一举夺魁,获得广州赛区的一等奖。


为农业插上科技翅膀

提升农机手操作技能


  广东省水稻机收减损技能大比武活动是广东省农业农村厅贯彻落实全国粮食作物机收减损工作视频会议和《加强“双抢”期间早稻机收减损工作通知》精神的具体行动。


  活动当天,来自广州水稻主产区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的10名农机手在田间地头同台比武,他们采用统一机械类型,选择同一区域生长条件基本一致的水稻田块进行,由裁判组对选手的作业表现进行现场评分,对选手在收割作业过程中的操作熟练程度、作业效率、损失率、割茬高度、有无漏收等作业情况进行考核。


  农机手们驾驶着收割机在田间来回驰骋,金色的稻穗被“吞”进收割机里,散发出阵阵稻香,秸秆被打碎后“吐”到地里,化作下一季作物的肥料。收割、脱粒、秸秆粉碎……一气呵成、干净利索,展示着农机手们又好又快进行抢收的娴熟操作技能。


  冼卫平在此次比赛中一举夺魁,他表示,以前收割水稻都是人工用镰刀割,既辛苦又费力。现在机器设备越来越先进,机种机收,种地也越来越省事了。“机械化带动农业发展,而机损率越低,收获就会越多。降低机损率不仅和农机有关,更和农机手的技术密不可分。”冼卫平说,能否最大限度降低损耗,考验着农机手的操作技能,这种技能是多方面的,所以农机手要练好本领,全力保障农户粮食颗粒归仓,减少浪费。


  作为大比武活动的唯一一名女选手,“90后”女士沈笑芬的表现受到了不少人的关注。比赛中,她巾帼不让须眉,获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她说,因为父亲就是做农机工作的,在平常的接触中,让她认识到了农业机械化的魅力,所以从2019年起,她也跟着父亲学习农业机械化操作。“技能大比武比的就是机损率,机损率越小说明我们收获就越多。虽然今天的比赛我还是有点紧张,但幸好今天表现还行,如常发挥,最大限度地减少损耗。”沈笑芬说,这次技能大比武不仅给了大家一个展示平台,更为大家提供了一个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机会,有助于提高大家的农机操作本领。


不断优化农机装备结构

减少粮食损失和浪费


  “粮安天下”,减少粮食损失和浪费,在生产环节大有文章可做。在耕地资源有限、增加播种面积困难的条件下,降低机收损耗就是增加粮食产量。今年,我区完成早稻种植面积8.9万亩,同比增长7%;产量达3.18万吨,同比增长5.9%。今年全区种粮大户增至138户,同比增长42.3%;涉及面积约1.5万亩,同比增长111.3%。


  机收减损作为增加粮食的一个重要途径,我区不断优化农机装备结构,不断提高农机作业水平,让农业机械化工作得到了长足发展,其中水稻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7.6%。


  “我们的香米基地100%实现了机械化。”从化香米基地相关负责人介绍,位于中塘村的从化香米基地今年上半年种植了12000亩水稻,基地从育秧开始,到机械化插秧、田间管理,无人机施肥、病虫害防治,再到机械化收割、稻谷烘干,整个生产环节实现100%的机械作业。


  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作为促进农业机械化的重要一环,近年来,我区积极落实抓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在确保补贴工作规范有序有效地进行的同时,增加农机购置补贴资金。2019年,全区农机购置补贴资金80万元,2020年208万元,2021年达到1560万元。其中,补贴内容多样,受益人员广泛。补贴内容包括农机购置、水稻育插秧作业补贴、农用无人机植保作业补贴等,凡是广州地区户籍农户或长期在我区从事农业生产者、合作组织、公司均可申请办理补贴。


  目前,全区农机总动力达到23万千瓦,农用拖拉机保有量为1184台,抗旱机具、耕整机械、机(电)动植保、节水灌溉、农田基本建设及畜牧水产养殖等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推广应用均有较快增长。此外,我区还大力引进、推广、示范、应用先进适用农业机械。主要通过举办各类农业机械现场演示会、培训班等,让群众直观感受先进农业机械的效果,增强农民使用先进农业机械的信心,让他们乐于购买、乐于使用先进农业机械。


  今年6月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将粮食安全提到了关键位置,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建设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保护已建成的高标准农田等内容均有明确提及。下一步,我区将抢抓有利时机,做好早稻的收割归仓,开展撂荒耕地整治行动,全力落实晚稻种植面积,做好晚稻育秧工作,及早部署晚稻蓄水抗旱工作,确保完成全年粮食生产任务。(文/黄利谊  图/邝健华)


返回顶部打印页面关闭本页浏览次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