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和万花风情小镇繁花似锦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旅游既能使人开阔眼界,在美妙的风景中感悟人生,又能使人在旅途中得到身心的放松。今年5月19日是第11个中国旅游日。笔者近日从区文广旅体局获悉,“十三五”期间,我区把握广州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点机遇和入选首批“广东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的契机,深入贯彻上级关于大力推进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的工作部署,以从化建设全国全省乡村振兴示范区的高度,统领创建各项工作,整合旅游资源,优化旅游空间布局,推动全域、全要素、全产业链的旅游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推进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2020年6月,我区成功创建广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
强化全域旅游发展统筹
建立全域旅游公共服务体系
我区“十三五”规划确立了“都市生态圈、创新集结地、文化休闲带、品质生活区”的旅游发展定位。区文广旅体局紧紧围绕这一定位,以“特色化、品质化”为目标,全面实施“文化+”“体育+”“旅游+”战略,文体旅三维度齐发力,开展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宣传推介,形成放大效应,提升产业规模和整体素质,巩固提升我区文体旅品牌影响力。
我区成立了以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牵头,全区40个职能部门及镇(街)为成员单位的从化区创建广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工作领导小组,形成党政统筹、各级各部门齐抓共创全域旅游的合力。建立全域旅游创建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统筹协调全域创建工作,研究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健全文旅部门与公安、市场监管、交通、城管、水务、应急等部门协调配合,形成既分工又合作的工作机制。成立广州地区首个旅游巡回法庭,强化旅游联合执法。同时,成立旅游协会、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协会、温泉旅游协会、流溪温泉度假区旅游协会、岭南水果协会、流溪人家民宿协会等综合性或专业性行业协会,规范行业组织,强化行业自律。
全域旅游除了兼顾现有资源,还聚焦乡村产业振兴。我区落实乡村土地复合利用和点状供地等土地政策,充分利用各级各部门资金,撬动社会资本,支持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业、乡村特色产业等项目以及特色小镇、美丽乡村等公共类旅游项目。全区各级各部门把握各项标准,全力推动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以示范带动全区全域旅游发展,构建宜游环境。
目前,全区已建成绿道458公里、国家登山步道示范段60公里、南粤古驿道太平钱岗示范段12公里、流溪水上绿道6公里,北部山区环线公路全线贯通,区域“漫游”网络逐步形成。我区依托景区、特色小镇的多点旅游咨询网络不断完善,新建良口、莲麻、西塘、南平、钱岗、锦洞以及石门国家森林公园等游客咨询服务中心。完成主要景区(点)、特色小镇、旅游线路、旅游集散地共139座旅游厕所建设,“厕所革命”城乡覆盖初见成效。
完善全域旅游供给体系
生态景点星罗棋布
从化是一个天然的负离子大氧吧,自然环境得天独厚。这里有180万亩山林,有60公里的国家级登山健身步道,有见证了4000年人文变迁的南粤古驿道,为发展旅游提供了优越的先天条件。
我区以流溪河为主线,融合“山、水、田、林”自然资源,打造流溪河“一河两岸三带”,挖掘利用沿岸古村落、古建筑、古遗址、古驿道等岭南特色文化资源,把流溪河流域打造成集生态休闲旅游、岭南民俗文化为一体的经济带、创新带、景观带,促进文体旅游融合发展。依托水陆绿道、古驿道、登山健身步道等资源,举办登山、露营、徒步、山地马拉松等国家级大型赛事活动;挖掘古村、古址、古道资源,打造红色文化、古道文化、体育旅游线路产品;盘活乡村闲置资源,发展乡村民宿特色产业;探索发展研学旅行,推出十大研学基地和研学线路,打造面向珠三角乃至粤港澳大湾区的研学旅行和亲子游旅游目的地;依托珍稀温泉、花卉产业资源和新建成4A级婚姻登记中心平台,发展“一站式”浪漫婚庆旅游,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首席浪漫目的地。同时,我区全面实施“旅游+”战略,推动特色小镇、美丽乡村建设,打造香蜜山生态果庄、稻草农业公园、耕山小寨等一批田园综合体,以及香港赛马会从化马场、生态设计大会、从都国际论坛、荔枝定制、北纬23°8′森林营地、甲木沙足球基地、休闲运动小镇等新业态项目。
截至目前,全区有流溪河、石门2个国家森林公园,碧水湾、石门国家森林公园等2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宝趣、大丘、溪头等3个国家3A级旅游景区,莲麻村、南平村等2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南平村、西和村等2个中国美丽休闲乡村,钱岗村、钟楼村等2个中国传统村落,广裕祠1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及一批国家森林乡村、中国绿色名镇、省级旅游度假区、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镇、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省级农业公园、市旅游文化特色村。其中,“美丽从化温泉生态乡村游休闲精品线”入选全国2019年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秋季精品景点线路,“从化慢享康养休闲游、从化红色文化田园风光游、从化生态休闲游”被列为省级乡村旅游精品线路。
提升旅游服务品质
突出全域旅游绿色发展
我区以提升旅游服务水平、提高游客旅游体验为抓手,全面提升全域旅游服务品质。区文广旅体局联合区法院建立旅游巡回法庭和旅游纠纷调解中心,成立专业调解队伍,及时高效处理旅游投诉案件;建立高校旅游志愿者队伍,为从化重点旅游景点、乡村游景点提供旅游咨询服务;加强文明旅游宣传引导,推进文明旅游。
全力实施“五个美丽”行动,建设具有岭南风情从化特色的“美丽家园”“美丽田园”“美丽河湖”“美丽园区”“美丽廊道”,让良好生态成为全域旅游支撑点。区文广旅体局将绿道建设与公园、特色小镇、名镇古村等景点节点结合起来,对沿线村庄的村容村貌实施集中整饬,统一规划建设公共服务配套,推动生态风光、人文景致、特色小镇全域对接,打造“山水绿道、低碳绿道、百景绿道、活力绿道”。
在全区统筹布局20个产业特色鲜明、文化气息浓厚、生态环境优美、兼具社区功能的特色小镇,并以之为网络节点,按照“以点为基、串点成线、连线成片、聚片成面”思路,推动形成从化特色全域旅游“网状”动力结构,打好“红色牌”“绿色牌”。
全力打造全域旅游品牌形象,引进更多国际级、国家级体育活动进驻从化,甚至永久落户从化,形成品牌效应。成功举办从都国际峰会、世界生态设计大会、世界机器人大赛、全国民宿大会等高端会议活动,擦亮高端会展业品牌。持续举办全国山地马拉松系列赛、全国群众登山健身大会、全国露营大会、速度马术比赛、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等品牌赛事活动,打造具有从化特色、辐射全国的中国(从化)知名户外休闲运动节品牌。
全面实施“旅游+”战略,全域旅游发展如虎添翼。以特色小镇为引领,培育新产业新业态,大力发展以新型产业为主导,以“乡”字号系列特色产业为支撑,以特色文化为灵魂的富民兴村产业,农业旅游、体育旅游、红色旅游、婚庆旅游、特色民宿、亲子研学等新业态产业体系逐步形成。以创建“全国登山户外产业示范区”为抓手,加快国家、省体育产业示范基地建设,推动“水陆空”户外运动产业项目发展,山地马拉松、登山健身大会、露营大会、速度马术比赛等体育旅游高端品牌赛事活动已形成显著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以生态设计、现代马业、会议会展为“三驾马车”的产业格局逐渐形成。
同时,依托从化区旅游发展委员会议事机构,发挥假日旅游协调小组、旅游巡回法庭等协调机构作用,进一步完善旅游综合监管体系,形成切实有效的监管机制。深挖我区农副土特产品、文创产品、实用产品等形成不同系列的旅游商品,加强校地联动,发动从化本地高校师生设计制作富有本地特色和文化符号的商品包装,打造设计精细、包装时尚的从化旅游商品。
近年来,我区积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高水平建设全国全省乡村振兴示范区。在乡村旅游带动下,全域旅游发展生机盎然,已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吃、住、行、游、购、娱”旅游体系,打造了较为鲜明的“温泉之都,生态从化”旅游整体形象。我区先后获得“广东省国民旅游休闲示范市”“广东省旅游强市”“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市”等称号。我区旅游综合竞争力2011年至2020年连续九年在全省67个县(市)中排名第一,一个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从城逐渐呈现在世人眼前。(邝锦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