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欢迎访问广州市从化区政府网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图片新闻

我区2镇9村入选“一村一品、一镇一业” 省级建设名单

来源:从化区融媒体中心 发布时间:2020-09-08 09:10

我区乡村遍布荔枝树.jpg

我区乡村遍布荔枝树


发展荔枝产业  做大荔枝文章


       日前,省农业农村厅发布《关于首批省级“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专业村和第二批省级“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专业镇名单的公示》通告,其中我区太平镇井岗村(井岗红糯)、江埔街南方村(水厅桂味)、温泉镇南平村(双壳槐枝)等9条村入选首批省级“一村一品、一镇一业”荔枝专业村名单;太平镇、温泉镇入选第二批省级“一村一品、一镇一业”荔枝专业镇名单。


       从化是全国著名的“荔枝之乡”。2005年,我区开始创建“一村一品”专业村,不断在荔枝上做大文章。目前已认定区特色农业“一村一品”20个品种,共38条行政村,让荔枝产业结构得以优化,逐步实现生产标准化、特征标识化、产地身份化、营销品牌化,让荔枝成为从化最具代表性的地方特色农产品。


荔枝品种丰富

质优味美受追捧


       “荔枝是我区农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从化人民对种植荔枝富有深厚的感情,世世代代积累了丰富的荔枝种植经验。”区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说。从化种植荔枝有记载的可以追溯到300多年前,位于太平镇木棉村的“荔枝皇”于2004年获得世界吉尼斯世界之最证书,是世界上最大的荔枝树。据清·雍正八年(1730年)《从化县志·物产志》载:“果之品三十有五,而荔枝为魁,核小而脂肥”。当代散文名家杨朔的《荔枝蜜》,更是让从化荔枝闻名中外。丰富的荔枝文化作品、世代积累的种植经验以及从化人民对种植荔枝的热爱,为从化荔枝产业发展奠定了雄厚的基础。


       位于北回归线上的从化,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滋润出这里特别适宜优质荔枝生长的绿水青山。目前,全区种有约30万亩荔枝,荔枝品种近40个,约占广东省荔枝总种植面积的7.3%,是广州荔枝种植面积最大的区域。“喝着温泉水长大”的从化荔枝风味独特、品质出众,畅销全国各地之余,更迈出了国门,出口至加拿大、荷兰、英国、迪拜、新加坡等,还通过正大集团送至泰国皇室,供泰国皇室享用。


       从化流溪桂味、钱岗糯米糍、温泉双壳槐枝、井岗红糯……这些都是产自从化的优质荔枝。其中,井岗红糯是近年出现的荔枝新贵,是从化最具特色的荔枝品种,占全国种植面积的八成以上,具有从化荔枝发展的印记。现在,井岗红糯亩产效益可达20000元以上;作为槐枝中的极品,南平村的双壳槐枝是广东最晚熟的荔枝品种。双壳槐枝颜色鲜红,肉质结实,果肉嫩白,汁甜丰盈而不外泄,一直是市场的“宠儿”;流溪河水滋润下的流溪桂味分外甜,人们最熟悉的流溪桂味应是温泉镇中田大红桂味及江埔街的水厅桂味。水厅桂味可谓是流溪桂味中的“战斗机”,不仅肉厚核细,入口清甜,还有淡淡的桂花香。水厅桂味有一特点,在成熟时带有墨绿色的斑点在肩上,其余的通身丹红,所以又称“鸭头绿”,是桂味品系中的上品;用“果大、核细、肉滑、汁多、浓甜”十个字来概括钱岗糯米糍的天生丽质就最贴切不过。钱岗糯米糍种植区的周围大小山泉众多,使得钱岗糯米糍清香、味甜、爽口。


打造荔枝精品区域

推进荔枝产业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我区全力培育打造以钱岗糯米糍、流溪桂味、井岗红糯、温泉双壳槐枝等中、迟熟优质品种为主的荔枝精品区域,而这些区域主要集中在入选第二批省级“一村一品、一镇一业”荔枝专业镇名单的太平镇和温泉镇。


       荔枝产业作为太平镇农业的重要支柱,其荔枝种植面积达58060亩,产量达8243吨,产值达2.4亿元。在规划布局中,太平镇以荔枝产业为重点,围绕品种改良、高效生产示范、果品加工与农业观光旅游等,在现有基础上深入推进农业产业化、标准化、生态化建设,重点布局太平镇钱岗片(钱岗村、文阁村、颜村、影田村)、太平镇神岗片(井岗村、西湖村、钟楼村、木棉村)两大规范生产基地,配套建设荔枝加工及技术研发集成示范基地、荔枝关联产业基地、荔枝营销物流基地,推进荔枝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温泉镇荔枝种植面积62768亩,其中槐枝种植面积33203亩,桂味种植面积27305亩,糯米糍种植面积1543亩。主栽区划分为三大片区,分别为灌村片区(新南村、石坑村、南平村、新田村)、温泉片区(云星村、宣星村)、桃园片区(中田村、桃莲村)。每到荔枝季,吃荔枝、泡温泉、尝农家菜、住民宿成了游客必不可少的节目。而在荔枝种植上,通过加强田间管理,提高荔枝品质,有效地调整温泉镇农业产业结构,通过拓宽销售渠道,运用电商、定购、客商、游客采摘等多渠道的销售手段,使荔枝产品“走”得更远。


创新销售模式

从化荔枝实现“从最迟熟到最早定”


       以前,从化的荔枝销售主要以收购商前来收购为主。近年来,我区持续推进和固化“荔枝定制”模式,发力直播电商,实现了荔枝销售“从最迟熟到最早定”“从论斤卖到论棵、论片定制”“从树上到线上销售”,跑到了全省荔枝营销的前列。


       2018年,我区首次推出了“定制荔枝”系列活动,通过建立“果农—消费者”直供链条,利用“线上+线下”营销平台,实现了农产品从传统的自产自销到产品定制、定向销售的转变。2019年,我区延续荔枝定制销售模式,推出“荔枝+小镇建设”“荔枝+公益”“荔枝+旅游”“荔枝+粤菜”“荔枝+大湾区建设”“荔枝+高校”、千企帮千村等定制活动,促进了荔枝产业与文旅产业的融合发展。


       疫情之下,农特产品普遍难觅销路。今年,我区提前谋划,开启荔枝定制模式并组织系列活动,让广大消费者更好体验个性化的“荔枝盛宴”。据区农业农村局数据显示,今年我区定制荔枝树11037棵,订单金额达771万元。同时成立“从化美荔定制”联盟,线上线下同步接受荔枝预定,设置“定树”“定量”“定果+精品游”等多种套餐,配套提供线上观察、实地种养体验、林间采摘等个性化服务,促使荔枝销售从“多级转销”向“果园直供”升级,实现大年不愁卖、小年仍增收。


       直播带货作为电商发展的又一新模式,我区将直播新业态引入荔枝营销,构建“1+2+N”直播平台,推出“荔枝+直播”系列营销活动。我区还积极与京东、拼多多、顺丰、苏宁电商平台对接,加大与盒马鲜生、钱大妈、卜蜂莲花等大型连锁商超合作,实现线上销售、线下走货相结合。2020年从化荔枝网销占比35%,比2018年网销占比提高10%。


       通过“互联网+农业+旅游”,从化荔枝从传统式的自产自销到创新式推出荔枝定制销售模式,再到直播带货,村里的一颗颗小荔枝“掌握”了自主权,“走”出了山头,成为从化整合农业与文旅资源、对接市民消费需求升级新要求的重要媒介。(文/黄利谊 图/邝健华)


返回顶部打印页面关闭本页浏览次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