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化收割 记者邝健华/摄
盛夏七月,又到早稻成熟时,我区处处呈现出一派热闹景象。走进我区的城郊街、温泉镇、鳌头镇等地方,在路上不乏见到汽车装载着水稻收割机的景象,它们或停于路边,或通过村道开进村里,有些在稻田里“轰隆轰隆”地进行作业。而被收割下来的稻谷也已经“躺”在了村里的空地上“享受”阳光的沐浴。
近段时间我区雨水持续不断,各镇(街)农户抓住有利时机,抢收成熟的稻谷。7月15日,记者在城郊街城康村看到,连片的稻田里翻滚着金黄色的稻浪,沉甸甸的稻穗在风中轻轻摇曳,收割机来回穿梭在田间,一垄垄稻谷被整整齐齐地收割着,呈现出一派热闹的收获景象。在田埂边上,有的种植户在忙着收割,有的正抓紧时机装载搬运已经脱粒的稻谷,有的在忙着晒谷子。
种植户范阿姨正在田里用镰刀收割水稻,由于今年种植早造水稻的面积不多,而且位置不方便机器进入,所以范阿姨今年没有选择收割机进行收割。“今年我们种植了不足2亩的早造水稻,预计会有1000斤的产量吧!”范阿姨说,“收割完这里的水稻,我们就会改种红葱头,然后在另外一块田里种植晚造水稻。”
这边忙着收割,另一边,村民们则忙着晒谷子。在一禾堂里,村民张阿姨正在抢抓放晴的有利天时,忙着翻晒从田里收回来的稻谷。张阿姨表示,今年她家种植的水稻收成有600斤左右,比去年减产了,而这一切,她认为可能与天气有关,“今年收成比去年差一点,如果不是下这么多雨,今年的收成会更好的。”张阿姨说。近年来,机械化收割越来越普及,张阿姨也选择了用收割机收割水稻。有了机械收割,只需几分钟时间就能把全部水稻收割完了。“以前用镰刀收割可累了,现在用机械收割可帮了我们大忙!”张阿姨说。
据了解,由于今年春耕时节全区各地农户抢抓农时做好办田、播种育秧及插植各个环节,加强田间管理,早造水稻长势喜人。然而,由于连续出现强降雨天气,造成有些地区受浸严重,影响农作物生长。为把灾害损失降到最低,区农业农村部门及早发布有关洪涝灾后农作物的田间管理措施指导意见,引导农户抓好田间管理。据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我区9万亩早造水稻已经拉开收割大幕,预计产量为3.16万吨,水稻收割工作将在7月全部完成。 (记者黄利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