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政策性农业保险知识培训
去年,因为台风“艾云尼”的“捣乱”,我区迎来了连续性降雨天气,这场雨导致太平镇钱岗村村民陆超洪家里不少荔枝都裂壳了,只要用力一摇,荔枝“噼里啪啦”地掉到了地上,这让他损失了近4成的产量。所幸的是,他为自家的荔枝树投了一份政策性岭南特色水果种植保险,7亩地的保险费只花了100多元,有了保险“兜底”,至少把投入种植的化肥农药钱挽回,这已经让陆超洪很满足了。
近日,我区开展了政策性农业保险动员培训班,动员宣传政策性农业保险。农作物是农户的命根子,虽然政策性农业保险不能补偿农户的全部损失,但却保障了农户在失收的时候有重新耕种的希望。近年来,我区不断推进政策性农业保险“落地”,增强了我区农业防灾减灾能力,推动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记者从区农业农村局了解到,近年来,我区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非常迅速。其中,在种植类保险方面,2018年我区水稻种植保险投保面积103895亩,投保43371户,区级财政补贴资金205515元,理赔户数3130户,面积4241.5亩,赔付金额543172元;玉米、香蕉、龙眼、荔枝等种植保险投保面积93314亩,投保214户,区级财政补贴资金1068767元,理赔户数161户,面积54165亩,赔付金额2672643元。而在畜牧类保险方面,2018年生猪养殖保险投保规模场4家,投保生猪25280头,区级财政补贴资金35392元,理赔户数 4 户,赔付金额 135240 元;水产养殖保险投保16户,区级财政补贴资金271291.8元,理赔户数8户,赔付金额约800000元;奶牛养殖保险投保规模场3家,投保奶牛4131头,区级财政补贴资金130185.6元;能繁母猪养殖保险投保规模场6家,投保能繁母猪5230头,区级财政补贴资金30334元。
增加保险品种 保险覆盖面扩大
根据《2018—2020年广州市政策性农业保险实施方案》(下称《方案》),除了种植类(水稻、玉米、花生、马铃薯、甘蔗、荔枝、龙眼、香蕉、木瓜)和畜牧类【能繁母猪、奶牛、生猪(育肥猪、仔猪)、家禽(肉鸡)】保险外,新增了水稻(制种)、柑桔橙柚、大棚(蔬菜花卉等种植大棚)、蔬菜种植天气指数险等险种。保险覆盖面扩大了,保险金额增加了,政策性农业保险保障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目前,我区有不少种植户种植柑桔橙柚等水果,当获知柑桔橙柚已经被纳入政策性农业保险范畴这一消息后,大家都十分期待。根据《方案》,新增的柑桔橙柚险以一年(自然年度)为一个投保周期,保额为1000元/亩/年,保险费率为8%,保险费为120元,种植户只需付20%的保费,其他由市、区两级财政补贴。
江埔街上罗村作为我区砂糖桔的重要生产基地,村里种有近6000亩的砂糖桔。据上罗村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村民都在了解情况当中。“农户只需承担20%保费即可享受1000元/年/亩的风险保障,村民利益能够得到保障,大家还是很感兴趣的。”上罗村相关负责人说。
提高保险金额 加大对水稻种植的保障
近年来,农业生产成本在不断上涨,为保护农户的生产积极性,《方案》里提出,适度提高各保险品种的保险金额。
据了解,去年香蕉保险金额为1200元/亩/年,荔枝900元/亩/年,龙眼900元/亩/年,木瓜1200元/亩/年。今年,保险金额普遍有所上升,其中香蕉保险金额为1500元/亩/年,荔枝1000元/亩/年,龙眼1000元/亩/年,木瓜1500元/亩/年。
记者了解到,对不同农产品的保费,各方承担的比例不一样。中央财政补贴的品种中,种植类包括水稻、水稻(制种)、玉米、花生、马铃薯、甘蔗,其中种植农户负担20%,中央财政补贴35%,市、区两级财政补贴45%;而地方财政补贴的品种中,种植类包括荔枝、龙眼、香蕉、木瓜、柑桔橙柚、蔬菜,其中种植农户负担20%,市、区两级财政补贴80%;畜牧类为家禽(肉鸡),养殖农户负担30%,市、区两级财政补贴70%;此外,还有大棚保险保费,农户负担40%,市、区两级财政补贴60%。
据中国人保广州从化支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政策性农业保险加大对水稻种植的保障,水稻险的保额由原本的每造每亩400元,提升至每造每亩800元,保险费为32元,农民只需要交20%的保险费,每亩交费6.4元,政府补贴80%的保险费,补贴25.6元,农民在减少负担的同时加大了保障。
据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接下来,我区将通过政策引导、保费补贴、理赔服务和农户参保受益实例宣传等方式,调动农民的参保积极性。推进保费补贴政策与其他惠农政策有机结合,发挥财政资金支农惠农强农的综合效益,让农户吃下“定心丸”。 (文/图 记者黄利谊 通讯员韦艳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