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淘”出马 拓宽果农销路
农村淘宝“村小二”刘旺(左三)给荔枝装箱
“在本地市面上仅卖2—3元/斤的荔枝,在网上可卖5—6元/斤。优质荔枝发到华东地区,168元10斤包邮。”红石村村民明叔说,通过村淘快递便民揽收点发货,将当地最有名的糯米糍荔枝销往全国,价格可观,销路无忧。目前,明叔已在网上卖出400多斤糯米糍,预计整个荔枝季节的网上销售额将破万元。
近年来,荔枝电商市场颇受关注,得益于今年产量和质量双提升,目前我区荔枝电商渠道出货量已呈明显增加的趋势。其中,作为村级统一收购点的农村淘宝,更为果农分销荔枝“着色”不少。为了给消费者带来“48小时从枝头到舌尖”的极致新鲜体验,我区大部分村淘荔枝收购点忙得不亦乐乎,这群电商能手俨然成为了荔枝市场重要的销售推手。
“村小二”起早贪黑收寄荔枝
六月中旬至七月中旬,我区荔枝大量集中上市。6月26日,记者走访了塘下村、锦一村、钱岗村、神岗村等地见到,乡野间一片莽莽荔海景象,枝头缀满了成熟的红果。
当天,记者还见到了农村淘宝“村小二”刘旺,这一天他只吃了一顿饭,因为他必须在一天内摸清锦一村、锦二村、锦三村、南方村等村子的荔枝成熟及采摘情况,还要腾出时间为前来寄荔枝的村民打包寄递,忙得完全顾不上吃饭。
刘旺是街口街员村村淘负责人,也是白田岗荔枝收购点的负责人。从6月15日起,刘旺便开始了起早贪黑的收寄荔枝生活。“每天天没亮就起床出门,晚上基本要过了10点才能闲下来。”刘旺说。
每天一早起来,刘旺便到村淘整理网上订单,将订单列表、确认,然后到银行提款。到了8点便匆匆赶到收购点,而此时的收购点已经围满了前来寄递荔枝的村民。“一部分荔枝从村淘网络订单销售出去,一部分是村民自己接收订单,我们负责帮他们打包寄递,不收取村民额外的费用。”
据了解,刘旺每天都要帮助村民寄递300—400多箱荔枝,分拣、装箱、贴单、出货……他不断循环着枯燥的工作。“能够帮到村民是好事,前几天还要每天跑十多趟回去村淘接单,再跑过来包装。现在带上电脑在收购点工作,那就方便多了,可以更好地帮助村民寄递荔枝。”刘旺说,每天傍晚时分是人最多的时候,所以他最近几乎每晚都是到了八九点才吃上一口饭,但他却觉得苦中有乐。
“荔枝价格高的时候,产量低,产量高的时候,价格低。近两年好多了,因为有‘村淘’兜底,我们心中更有底气,不用担心荔枝贱卖了。”锦一村村民远叔笑着说。
“荔枝加工”助农增收拓新路
在太平镇钱岗村,记者见到了另一名农村淘宝“村小二”江冬雯。她告诉记者,每天叫醒她的不是闹钟,而是村民的电话。村民一般都会在早上5点左右打给她,催促她快点开门收荔枝。接到电话后,江冬雯就会马上起床,出发到达自己经营的村淘门口,往往这时已经有好几个村民挑着荔枝等候。“这几天几乎都是这个点起床,有时候累得自己都不想起来,可是村民的电话打来了,想不起床都不行。”江冬雯笑着说。
六月中旬开始,每天清晨,钱岗村、红石村一带的果农们便“全副武装”采摘荔枝。一季辛劳,收获全在此时,想要将荔枝卖个好价钱,实属不易。“每年这个时候,觉都睡不安稳。睡一觉起来,荔枝价格就可能变了,今天还是4元/斤,明天就可能是3元/斤了。”钱岗村村民梅姨说,以前,很多外地客商会在市场设置收购点,只要看到来货多了就故意压价。
红石村村民文叔家里的荔枝今年预计产量2000斤,一些相熟的收购商前几天还在耍旧把戏,前一天的糯米糍卖4元/斤,第二天就压低至2元/斤。若在往年,文叔和其他果农都会马上把荔枝贱卖。但今年不一样,他家的荔枝早就被预定了,卖到4.5元/斤,大大地高于市场价,而预定他家荔枝的正是江冬雯。
“我们收购后,会将部分鲜果在网上销售出去,而很大一部分会被用以加工,因为家里刚好就是做荔枝加工这一行的。基本上,只要村民送荔枝过来,我们都会尽量全部收购,不让荔枝‘烂在枝头上’。”江冬雯说,近段时间,她已经收购荔枝13万斤左右,平均每天寄递鲜果600多箱,剩下的荔枝就会用以加工。
从3年前开始,每逢荔枝季,江冬雯便全力帮助村民销售荔枝,几乎每天都是一手拿着电话接单,一手忙着“打包”,尽力将品质上乘的钱岗糯米糍销往全国各地。为了保证荔枝新鲜度,在3个小时内,江冬雯就要和工人们一起完成收购、分拣、保鲜、包装等流程,从收购到寄递,绝不超过6小时。
“果农种植荔枝很不容易,我希望能尽力帮助他们销售出去,毕竟很多果农仍然不太了解电商,而电商销售是目前最能保证价格的销售渠道。”江冬雯说,除了寄递荔枝鲜果,她也致力于收购荔枝进行加工,目前她家已经建立了一个荔枝加工农场,全面助农惠农,给予果农最好的回报。 (文/记者黄颖瑶 图/记者邝健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