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万尾优质鱼苗“跃动”流溪河
优质鱼苗被缓缓投放到流溪河水库 邝健华/摄
4月16日上午,由区政府主办的从化区2025年保护流溪河渔业增殖放流活动在流溪河水库举行,我区以增殖放流活动为抓手,在生态保护中谋发展,在发展进程中护生态,加快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奋力描绘经济与生态协同共进的崭新画卷。
科学放流 激活生态链
增殖放流俗称“放鱼”,是养护水生生物资源最直接有效的手段之一,也是水域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具有补充渔业资源、改善水域生态环境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等重大作用。
活动现场,光倒刺鲃(从化流溪娟鱼)、青鱼、草鱼、鳙鱼、鲢鱼等共计41万尾优质鱼苗被缓缓投入流溪河水库,这些鱼苗将在这片清澈的水域中自由游弋,开启繁衍生息的旅程,为流溪河的生态注入新的活力。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增殖放流活动的鱼苗由广州市大坳拦河闸坝加固改造工程水生生态补偿项目提供。该项目依据相关生态保护法规,针对工程建设对水生生态造成的影响,开展了系统的补偿工作,增殖放流便是其中重要的生态补偿举措之一,旨在最大程度降低工程建设对水生生物资源的损害,维护流溪河水域生态平衡。
活动现场还特别设置了科普宣传区域,通过宣传折页、展板等形式,向公众普及流溪娟鱼等鱼类的生物特性、生活习性及保护现状,有效增强了公众的环保意识和生物多样性保护责任感。据悉,本次放流的鱼苗均经过严格检疫,部分鱼苗植入荧光标记,后续将通过回捕监测来确保放流效果。
品牌赋能 延长产业链
从化流溪娟鱼作为流溪河流域特有的珍稀鱼类,已成为广州市渔业产业的闪亮名片。目前,从化已构建起“1+2+6+10” 的娟鱼产业特色发展模式,成功将从化流溪娟鱼打造成地区特色 “第六道菜”,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双丰收。今年年初,我区在广州地铁投放10组流溪娟鱼文化主题灯箱广告,覆盖体育西路、广州塔等十大热门站点,提升了从化 “好山好水出好鱼” 的知名度,进一步擦亮了从化渔业品牌。
此次增殖放流活动,不仅是一次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实践,更是从化区高质量发展的绿色新起点。未来,从化区将持续加大渔业资源保护力度,完善长效治理机制,强化执法监管,创新宣传引导方式,凝聚全社会力量,共同描绘 “水清鱼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的美好生态画卷,为广州市高质量发展筑牢坚实的生态根基。
提升水质 丰富鱼类生物多样性
一直以来,全区深入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全力以赴推动环南昆山—罗浮山县镇村高质量发展引领区建设,确保“百千万工程”实现“三年初见成效”目标,加快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经过不懈努力,从化区水质指数连续3年在全市排名第一,水质基本达到国家二类水标准,能胜任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珍稀水生生物栖息地、鱼虾类产卵场等功能,全区渔获物种类、生物量及丰度均呈现较快上升态势,流溪河鱼类资源日益丰富。
作为广州市生态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流溪河的保护直接关系到全市的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近年来,我区通过实施人工鱼巢、人工湿地等生态修复项目,累计铺设鱼巢2400余个、建成湿地2000平方米,为光倒刺鲃等珍稀鱼类打造“生态产房”,推动流域水质持续保持国家Ⅱ类标准,鱼类生物多样性显著提升。( 黄利谊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