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欢迎访问广州市从化区政府网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数据发布 > 统计公报

2003年从化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3年从化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来源:本网 发布时间:2004-03-16 02:30

    2003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工业强市、农业稳市、旅游旺市、环境立市、科教兴市”战略,重点突出“工业强市”战略,努力发展工业园区,促进招商引资;一手抓防治“非典” ,一手抓经济发展,使国民经济保持稳步增长,各项社会事业健康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质量进一步提高。
    一、综合
    国民经济持续、稳步、协调发展。据统计,2003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为101.24亿元,比上年增长13.6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8.47亿元,下降8.54%;第二产业增加值为68.69亿元,增长17.04%;第三产业增加值为24.08亿元,增长13.51%,三次产业的比重由去年的10.88:65.66:23.46转变为8.37:67.85:23.78,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18948元,增长13.26%,工农业总产值235.97亿元。
    各项改革继续推进。2003年我市积极推进和深化公有企业的改革,在解困转制和产权制度改革方面都有新的突破,到2003年止,全市已转制及正在进行转制的企业占全市公有企业的95%,其中进行产权制度改革的企业占70%,安置企业职工占全市公有企业职工的90%,转制企业职工再就业得到较好解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18%。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推向深入,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的参保人数不断增加,全市参保人数达3.5万人;进一步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年纳入低保救助6312人,发放救济保障金326万元。农村税费改革初见成效,全市农村税费总额从税改前的1279.3万元下降到474.7万元,减少804.7万元,总体减负达63%,农民人均负担从30多元下降到11.31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0.3%,农民负担进一步减轻。
继续大力鼓励和扶持个体和私营经济的发展。到2003年底,全市共有个体10762户,私营企业883户,从业人员分别为1.74万人和1.05万人,注册资金分别2.45亿元和1.95亿元。
    价格总水平略有上升。2003年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102.3%,上升2.3个百分点;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为100.6%,上升0.6个百分点。
    二、农业及农村经济
    农业结构进一步优化调整。2003年,我市继续进行优化产业和产品的发展,进一步提高我市农业整体素质和经济效益,据统计,2003年全市农业总产值为14.57元(新口径),其中:种植业产值为9.91亿元,现行价下降2.54%,今年我市正逢荔枝小年,在去年大丰收的基础上,我市荔枝产量大幅下降,2003年全市荔枝产量为1.39万吨,比上年下降75.60%;由于种植业结构的调整,我市的粮食播种面积及产量比上年下降,全市粮食播种面积为35.16万亩,产量为13.29万吨,分别比上年下降6.0%、5.01%;蔬菜业继续保持发展势头,花卉业发展较快,蔬菜总产量为39.0万吨,比上年增长7.4%;花卉种植面积6100亩,比上年增加1600亩,花卉产值3978万元,比上年增加980万元。
    林业平稳发展。2003年,全市完成造林面积3.9万亩,营造防护林1995亩,森林覆盖面积为70.4%,完成林业产值1522万元,现行价与去年基本持平。
    畜牧业产值下降。受“非典”及瘟疫的影响,全市畜牧业产值3.23亿元,现行价下降10.12%,牲猪、三鸟出栏量比去年分别下降6.95%、8.24%,
渔业稳步发展。全市渔业产值为4626万元,现行价增长20.59%,水产品产量为6532吨,比增9.91%。
    乡镇企业发展较快。全市乡镇企业营业收入232.47亿元,比上年增长15.62%,乡镇企业总产值234.43亿元,增长20.12%。
    三、工业
    “工业强市”是“五市”发展战略的重中之重,在推进“工业强市”工作中,我市着力规划建设好工业园区,努力打造发展平台,出现市、镇两级工业园区建设蓬勃发展,有效地推进工业经济保持较快发展。2003年,全市完成工业总产值231.30亿元(不含中央、省、广州市属企业)比上年增长16.03%,其中:国有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 185.72亿元,比增17.62%;规模以下非国有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45.58亿元,比上年增长9.51%;国有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80.29%,增幅接近18%,有力地推动了全市工业总产值的增长;2003年,我市的工业产品产销衔接较好,产销率达97.57%。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民营经济在我市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民营工业的发展,推动了全市工业的发展,2003年全市民营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为116.49亿元,比上年增长15.94%,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50.36%。
    工业企业经济效益进一步提高。2003年,全市国有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17间,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57.13%,比上年提高15.33个百分点,实现利锐总额为19.63亿元。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继续快速增长。2003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额为27.25亿元(含总部在广州,项目建在从化的投资额),比去年增长36.41%,其中:城镇单位固定资产投资为13.21亿元,农村单位投资为9.46亿元,房地产投资额为2.93亿元,私人建房投资为1.65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41.15%、61.46%、-1.59%、-7.38%。在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中,民间投资15.22亿元,比上年增长58.13%,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55.88%,随着市、镇两级工业园区的建设,我市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增幅较大,全市工业投资12.47亿元,比上年增长1.06倍,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45.75%。
    商品房实际销售面积比去年下降。2003年,全市商品房实际销售面积8.23万平方米,销售金额15036万元,分别比上年下降22.72%、20.49%。
    五、交通运输邮电业
    交通运输稳步发展。2003年末全市拥有机动车辆8.84万辆,比去年增加9463辆,增长11.99%,其中:汽车1.23万辆,增加1274辆,增长11.57%,摩托车7.50万辆,增加7955辆,增长11.86%,完成货运周转量68516万吨公里,客运周转量97930万人公里。
    邮电通信业保持快速发展。2003年全市邮电业务总收入为3.43亿元,比上年增长14.97%,电话用户达10.50万户,比增20.89%,其中:住宅用户8.01万户,增长28.03%,全市程控电话交换机容量达到12万门,互联网用户1.35万户。
    六、贸易、外经、旅游
    消费市场稳中有升。2003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1.00亿元,比上年增长9.57%,由于受“非典”的影响,增幅比上年下降2.88百分点。按行业分,其中: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为32.50亿元,餐饮业为4.10亿元,其他零售为4.40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8.73%、28.13%、1.65%。
    对外贸易在逆境中稳步增长,引进外资项目、实际利用外资出现新突破。2003年全市外贸出口总额为49406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7.45%,其中:内资出口为6694万美元,“三资企业”出口42712万美元,分别比去年增长4.32%、19.82%;引进外资项目为27个(不包来料加工企业),比上年增加10个,外商实际投资4713万美元,增长20%。
    旅游业持续稳定发展。2003年,我市紧紧围绕“旅游旺市”这一战略目标,努力克服“非典”的影响,以打造“休闲之都,魅力从化”为立足点和出发点,以挖掘从化深厚历史文化,把旅游与文化结合起来,大力培育旅游精品,在旅游市场促销、资源开发、产品建设上有新的突破,2003年8月,我市太平钱岗村广裕祠荣获联合国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杰出项目奖,是目前国内首获该奖项,这给我市开发“古文化游”画上金碧辉煌的一笔。2003年,我市接待旅游者人数16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82%,旅游营业收入达4.8亿元,比上年增长2.13%。
    七、财政、金融
    财政稳步发展。2003年,全市一般财政收入为3.32亿元(新口径),比去年增长10.70%,其中:工商税收为2.33亿元,比增7.5%,预算内财政支出5.97亿元(含上级拨入的专项款支出),比增11.2%。
    金融机构存款余额继续增加,贷款继续下降。2003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为68.73亿元,比年初增加6.39亿元,增长10.25%,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46.22亿元,比年初增加5.56亿元,增长13.66%,各项贷款余额为26.45亿元,比上年下降了14.29%,个人消费贷款不断增长,在贷款余额中,个人消费贷款4.01亿元,增长13.92%。
    八、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工作取得新的进步。2003年我市向广东省科技厅申报11个项目,广州市科技局申报16个项目,从化市科技局申报84项,是历年我市向省、市申报科技项目最多的一年,其中:获省级科技项目立项4项,获广州市科技项目立项4项,获从化市科技项目立项30项。
    教育事业进一步加强。2003年,全市共有小学198所,在校学生6.78万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为99.98%;普通中学29所,在校学生4.08万人,其中:初中学生3.18万人,高中学生0.9万人,学龄少年入学率为97.46%。
    深化教育改革,大力推进素质教育。2003年全市参加高考人数2834人,考上大专以上人数2447人,总上线率86.3%,其中:上本科线的939人,净增419人。
    高等院校继续加快发展,办学资源得到优化。2003年底,落户在我市的普通高等院校有8所,其中有6所已正式招生。
    九、文化、卫生、体育
    文化事业健康发展。为了丰富人民群众的生活,我市积极开展各项文化活动,2003年,我市举办首屇“锦绣从化”新星大赛;积极开展“送书、送电影”下乡活动,全年共计“送书”下乡3万册次,送电影460场。我市现有县级图书馆1个,藏书量达13万册,全年入馆人数24万人次,外借图书6.5万册次。有博物馆1个,全年共举办9期各类展览。有广播电台1座,电视台1座,广播人口覆盖率98%,电视人口覆盖率98%。
    医疗卫生条件继续得到改善。2003年,全市共有各类卫生医疗机构99间(不含村级卫生站和社区卫生服务站),与去年持平,医疗床位1951个,卫生技术人员2071人,增长5.56%。
    体育事业不断发展。2003年,我市体育运动员参加广州市以上各项比赛中获得前三名的,有31次,同时我市还向省、广州市输送49名运动员。
    十、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新进展,环境质量不断改善。城区环境空气污染指数总平均值为35,质量级别保持Ⅰ级,评述为优级;地面水监测10个点二十四个项目水质达标率为100%,流溪河从化河段水质级别为Ⅰ级;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为53.8分贝(A);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值为63.2分贝(A),均低于国家规定的标准。“三废”处理能力不断提高,2003年,工业废水达标排放率,窑炉、窝炉污染物排放达标率、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分别达100%。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
    人口进一步得到控制。2003年末,全市总人口为53.55万人,比上年增加2341人,在总人口中,农业人口为39.02万元,2003年,出生人口为4159人,比上年减少616人,出生率为7.78‰,下降了1.19个千分点,死亡人口为2985人,死亡率5.59‰,上升了0.2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2‰,比去年下降1.38个千分点(公安户籍口径)。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2003年,全市职工人均工资收入为14353元,比上年增长13.76%,剔除价格变动,实际增长11.20%;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为9445元(2003年正式实行统计),由于今年荔枝严重减产,农民收入有所下降,农民人均纯收入4055元,比上年下降3.15%,剔除价格变动,实际下降3.56%。从我市农村居民住户调查资料显示,农民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衣着、食品、交通通信消费支出分别比去年增长9.68%、4.43%、9.95%,居住在前几年高速增长的基础上,2003年居住支出下降24.60%。城乡居民储蓄存款继续增加,2003年末,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为46.22亿元,增长13.66%,人均储蓄存款为8651元,比去年增长13.26%。

    注: 公报中国内生产总值、各产业的产值、增加值绝对数为当年价,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返回顶部打印页面关闭本页浏览次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