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从化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5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环境和经济下行压力,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区上下团结一致、攻坚克难,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扎实做好各项工作,全力以赴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全区经济呈现积极向好的发展态势,实现了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基本完成“十二五”规划主要目标任务。
一、综合
经济总量
2015年全区生产总值(GDP)达350.06亿元,按可比价计算(下同)同比增长8.2%[注1],增速比全国(6.9%)和全省(8%)分别高1.3个和0.2个百分点,但略低于广州市(8.4%)0.2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分别完成增加值23.51亿元、156.34亿元和170.21亿元,分别增长4.8%、8.2%和8.6%,三次产业比重由上年同期的7.26:45.50:47.24调整为6.72:44.66:48.62,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4.2%、48.9%和46.9%,分别拉动GDP增长0.3个、4.0个和3.9个百分点。2015年,全区人均GDP为56216元,按平均汇率折算为9026美元[注2],比增6.9%。
财政税收
全区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5.09亿元,按可比口径同比下降7.1%。其中:税收收入20.11亿元,增长7.1%;非税收入4.98亿元,同比下降59.7%。财政税收收入占比80.2%,比去年同期提高19.9个百分点,财政收入结构明显改善,趋于科学、合理、可持续。
全年完成税收收入47.74亿元,比增8.8%。其中,国税收入21.28亿元,比增14.4%;地税收入26.46亿元,比增4.7%。从产业看,第一、二、三产业分别完成税收0.08亿元、23.91亿元和23.7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9%、4.2%和13.9%。从行业看,完成工业税收17.67亿元,比增2.6%;商业税收4.56亿元,比增23.3%;房地产税收8.53亿元,同比下降17.7%。
金融
年末银行业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达340.68亿元,较年初增长10.7%,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94.91亿元,较年初增长2.7%;银行业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达237.36亿元,较年初增长22.1%,其中个人消费贷款81.68亿元,较年初增长28.7%。
二、农业
2015年,全区农业实现总产值42.88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4.8%。其中农业产值26.28亿元,增长8.0%;林业产值1.30亿元,增长14.6%;畜牧业产值8.02亿元,同比下降15.0%;渔业产值2.09亿元,增长6.8%;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5.20亿元,增长26.5%。
从农作物主要产品产量看,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35.07万亩,总产量11.84万吨,同比分别下降0.3%和1.2%,其中稻谷种植面积31.39万亩,产量10.84万吨,同比分别下降0.8和1.3%;蔬菜种植面积23.87万亩,产量36.79万吨,分别增长3.2%和8.7%;水果种植面积38.51万亩,与上年基本持平,产量10.72万吨,增长9.4%,其中荔枝种植面积20.40万亩,与上年基本持平,产量3.59万吨,增长17.7%;花卉销售额3.85亿元,增长8.4%。
年末生猪存栏13.40万头,下降11.9%;三鸟存栏240.60万只,增长21.0%。全年生猪出栏26万头,下降27.8%;三鸟出栏638万只,下降1.2%。
三、工业
2015年,全区完成工业总产值775.66亿元,同比增长10.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注3]总产值733.63亿元,同比增长10.0%,高于省(7.2%)和广州市(6.4%)水平。完成工业销售产值739.36亿元,同比增长9.9%,产销率95.32%,比上年同期下降0.32个百分点。
从经济类型看,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国有控股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04.20亿元,同比增长11.2%;“三资”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420.06亿元,占全区工业总产值54.2%,同比增长11.5%,增速高于全区平均水平1.2个百分点,是推动工业增长的主引擎。
从亿元企业看,全区88个超亿元企业共实现工业总产值692.12亿元,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89.23%,同比增长11.8%。
从主导产业看,全年四大主导产业完成产值447.27亿元,同比增长9.6%,占全区工业总产值比重的57.7%。其中,生物医药及化妆品日用品业实现产值193.54亿元,同比增长22.8%;汽车制造及摩托车配件行业实现产值93.2亿元,同比增长1.2%;新材料新能源行业实现产值84.57亿元,同比增长5.0%;电器装备及家用电器行业实现产值75.95亿元,同比下降2.5%。
规模以上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指 标 名 称 | 单位 | 2015年 | 比上年增减% |
发电量 | 万千瓦时 | 266253.83 | 1509.3 |
其中:水力发电 | 万千瓦时 | 266253.83 | 1509.3 |
布 | 万米 | 1343.1 | -11.3 |
服装 | 万件 | 6213.9 | 9.7 |
人造板 | 万立方米 | 14.86 | 5.8 |
家具 | 万件 | 3.28 | -60.5 |
合成洗涤剂 | 万吨 | 159.79 | 15.6 |
橡胶轮胎外胎 | 万条 | 666.96 | 14.8 |
水泥 | 万吨 | 93.70 | -10.2 |
气体压缩机 | 万台 | 113.48 | -17.4 |
摩托车整车 | 万辆 | 89.13 | -21.9 |
家用电冰箱 | 万台 | 109.77 | -8.4 |
显示器 | 万台 | 291.99 | -13.8 |
四、商贸与旅游
对内贸易
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7.48亿元,同比增长13.8%。实现商品销售总额(批发业和零售业)464.02亿元,同比增长18.0%,其中:批发业销售额357.84亿元,同比增长19.6%;零售业销售额106.17亿元,同比增长13.1%。住宿餐饮业营业额35.28亿元,同比增长16.4%。20家重点商业企业全年完成销售总额约310亿元,同比增长17%,占全市商品销售总额的66.8%。
对外贸易
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25.09亿元,同比下降7.1%。其中,出口19.81亿元,增长2.9%;进口5.28亿元,下降31.9%。
全年引进企业11个,同比下降59.3%;合同利用外资2.35亿美元,同比下降31.0%;实际利用外资1.00亿美元,同比增长1.73倍。
旅游
依托生态旅游业的迅速发展,旅游业发展势头较好,全区累计接待游客1976.08万人次,同比增长3.7%;实现旅游业总收入78.43亿元,同比增长8.3%。
五、固定资产投资
全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08.01亿元,同比增长13.1%,从投资构成看,建设改造投资104.80亿元,同比下降1.0%;房地产开发投资103.21亿元,同比增长32.3%,占全区固定资产投资额的49.6%,房地产投资仍为我区固定投资的增长主力。从产业看,第一、二、三产业分别完成投资额16.26亿元、38.95亿元和152.8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3.6%、21.6%和8.8%。从结构看,完成工业投资38.95亿元,同比增长21.6%;民间投资157.62亿元,同比增长19.3%。
六、交通运输
年末全区拥有机动车辆11.64万辆,比上年下降5.5%,其中:客车4.04万辆(含小汽车),比上年减少1520辆,下降3.6%;货车1.16万辆,比上年增加1964辆,增长20.3%;摩托车6.38万辆,比上年减少7278辆,下降10.2%。全区公路通车里程1378.73公里(不含自然村村道),其中:国道114.82公里,省道80.26公里,县道182.21公里,乡道1001.44公里。
七、科技和社会事业
科学技术
2015年,我区积极助推先强药业、聚赛龙、日立压缩机等高科技企业发展,目前共有3家企业在新三板挂牌,14家企业在广州股权交易中心挂牌。全年研究与开发经费占GDP比重为1.9%,战略性新兴产业共实现产值19.29亿元,35家高新企业实现产品产值151.7亿元,比增4.9%,规模以上高新企业产品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为20.7%。全年专利申请量880件,增长83.7%,授权量733件,增长141.9%,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102件,授权量39件。
教育
年末全区共有小学65所,在校学生41599人,教职工2863人;初中19所,在校学生19364人,教职工1780人;高中8所,在校学生12027人,教职工1352人;普通高等院校9所,在校学生100966人,教职工6177人。全区共有幼儿园72所,在园幼儿23726人,教职工2572人,2015年新增8所广州市规范化幼儿园,规范化幼儿园占比达到87.3%,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比例达81%,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98.5%,顺利通过广州市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暨规范化幼儿园督导验收。
普通高中教学质量取得新突破。2015年高考总上线率、重点上线人数、体艺上线人数创历史新高,分别为94.75%、310人和429人,创历史新高。在广州市2015届普通高中毕业班工作评定中,我区8所普通高中(公办6所、民办2所)全部获奖,其中4所获一等奖,从化区第二中学获得一等奖的第一名。
文化
文化惠民工程扎实推进,文化活动精彩不断。全年举办各类文艺演出59场、各类文化活动52场;举办各类展览22场;开设免费艺术培训班与非遗传承班18个;举办“从城讲堂”16场、“欢乐影院”49场、“亲子讲座”58场等。开展送展下乡40场、送戏下乡36场,送书下乡179次、送影下乡2656场。共计服务群众28万人次。年末共有电影院2间,电影放映次数17052次,同比增长80.3%。
公共图书馆1间,公共图书藏书量42.63万册,借阅人数48万人次。
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太平镇钟楼村、钱岗村被认定为中国传统村落,城郊街必遂李公祠等11处建筑被认定为广州市历史建筑。非遗保护工作成绩斐然。“荔枝皇传说”、“谭氏蜂蜜炼制技艺”、“邱氏毒蛇药剂制作疗法”、“臭屁醋”、“从化温泉传说”、“叶氏正骨术”和“莫家拳”列为我市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卫生
卫生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南方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落地并加快创建三甲医院,鳌头等5间镇级卫生机构业务用房标准化建设竣工并投入使用,108个村卫生站完成标准化建设,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工作按步推进。年末全区共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30间,其中医院7间,卫生院8间,诊所、卫生所、医务室64间;卫生机构拥有床位3062张;卫生技术人员4193人,其中执业医师1038人,助理医师223人,注册护士1712人。
体育
文体事业持续发展。推进3个社区小型足球场建设,落实第三批10个幸福社区体育设施需求,完成“体育进社区”工作。全民健身活动广泛开展,举办新春体育集市、“市长杯”、“全民健身日”、“体育节”等系列体育赛事等20多项群众体育活动。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口占全区人口总数的48.3%。
八、人口、就业保障与人民生活
人口状况
2015年底,全区户籍总人口[注 4]61.52万人,比上年增长0.9%。其中:农业人口45.56万人,非农业人口15.96万人,分别占总人口的74.1%和25.9%。男女性别比(以女性为100)为103.24。当年出生人口3523人,当年人口出生率为5.75‰,比上年下降5.57个千分点。死亡人口1203人,死亡率1.96‰,比上年下降3.43个千分点。当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79‰,比上年下降2.14个千分点。在已入户人口中,0-14岁的有10.96万人,15-64岁的有45.52万人,65岁及以上的有5.03万人,分别占已入户人口的17.8%、74.0%和8.2%。
社会就业
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全区城乡新增就业人数13790人,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11795人。城镇登记失业人员2596人,登记失业率1%,控制在3.5%以内。新登记失业人员就业1995人,就业率71.6%。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报到1204人,已就业1099人,就业率91.3%。2015年,我区加大就业援助力度,全区举办各类就业专场招聘会57场,提供空缺岗位33471个,初步达成招工意向9589人。落实公益性岗位帮扶就业困难人员政策,开发上报公益性岗位105个。实施技能培训8238人(其中培训券培训686人,技能晋升培训7552人),鉴定报考7937人,鉴定合格并取得各类职业资格证书共计5448人。
社会保障
实现养老保障、居民医疗保险、社会救助全覆盖。全区社会保险五险参保人数60.23万人次(其中: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12.32万人,参加工伤保险11.78万人,参加失业保险10.7万人,参加生育保险10.39万人,参加医疗保险15.04万人)。五险合同签订人员参保率为95%。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应参保19.55万人,实际参保(含农村参农转居)19.65万人,参保率100.49%,缴费率91.03%。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为43.6万人,超额完成市下达任务,参保率99.99%。城乡居民医保报销年度最高支付限额提高至30.28万元(含大病保险12万元)。失业保险待遇提高至每月1516元,城乡低保标准提高到每月650元;农村五保达到每人每月1133元;孤儿抚养金达到每人每月1547元。为困难群众发放城乡低保救助金6258.33万元、医疗救助金2704.12万元。
人民生活
据抽样调查资料显示:2015年,城市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885元,增长8.3%,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3880元,增长5.8%,城市常住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1.8%。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795元,增长8.8%,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1222元,增长8.5%。农村常住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7.3%。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到2.16:1。
年末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94.91亿元,比年初增长2.7%,人均储蓄存款余额为31820元,比上年减少330元,同比下降1.0%。
九、城乡建设和环境保护
(一)城乡建设
交通建设快速发展。从增高速、大广高速建成通车,全区高速公路总里程达144.9公里。实施了国道G105、G106和省道S355升级改造;打通府前路、建设路、城南路3条断头路。花卉大道、花卉大桥成为连接西部的新通道,鳌头客运站投入营运。地铁14号线及广从路快速化、北三环高速、从化大桥、青云路改造等有序推进。
改善城乡基础设施。配合建成西电东输、西气东输工程;改造自然村道580公里;推进镇镇通公交,新增6条公交线路;新增污水管网22公里;建成110千伏输变电站2座;完成第三水厂扩容;全区光纤宽带覆盖率80%以上,无线网络覆盖大部分公共场所。
扶贫开发取得实效。完成第一轮农村扶贫开发任务,第二轮农村扶贫开发稳步推进。共投入扶贫开发资金31.19亿元,完成扶贫项目1232个。镇村学校、医院、交通等设施不断完善,鳌头、良口、吕田镇容镇貌焕然一新。扶贫产业园建设加快推进,初步形成扶贫长效机制。
(二)环境保护
2015年,中心城区大气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等平均值分别为0.012克/立方米、0.035克/立方米、0.051克/立方米,降尘量平均值为4.20吨/平方公里·月,降水pH值为5.09。城区环境噪声和交通干线环境噪声平均值分别为54分贝、62.4分贝。中心城区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指数)年均值为74,空气质量平均达标天数比例86.5%,持续在广州名列前茅。万元GDP能耗下降4.5%。
划定生态控制线范围,制定了流溪河各区域管理导则。建成景观林带131.8公里、森林碳汇工程6.15万亩,完成绿道396.5公里以及86条村的绿化建设,饮用水源水质、流溪河水质达标率均实现100%,森林覆盖率达68.9%。
完成生态保护规划编制。开展禽畜养殖规范化和农家乐环保达标整治。实施清洁生产,淘汰全部高污染燃料锅炉。新增管道燃气用户19978户。新建2座污水处理厂、380个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2015年城镇和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分别达88%和62%。日处理生活垃圾1000吨的第七热力发电厂将于今年底投入使用,温泉、太平、鳌头、良口4个镇建成垃圾压缩站,全部经济社完成生活垃圾密闭式收集点建设。60%的社区人口已实现垃圾“定时定点”分类投放,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6.6%。
注:
1、本公报所列2015年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从化区生产总值(GDP)及三次产业增加值、人均生产总值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工业总产值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价格紧缩法计算。
2、人民币兑美元按全年平均汇率6.2284计算。
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指年主营业务收入(产品销售收入)达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企业。
4、人口数按公安部门统计口径,未包括流动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