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广州市从化区心理康复中心揭牌活动在温泉镇灌村卫生院举行,这是从化区精神卫生工作里程碑。
从化区心理康复中心的成立,是当地政府关注民生、推动医疗改革的重要举措,是实现区域医疗资源优化配置、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的关键一步。它不仅解决了精神障碍患者就医难的问题,还有助于营造更加和谐的社会环境,为患者的康复和社会的稳定提供了有力支持,标志着从化区在提升医疗服务和促进社会和谐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从化区卫健局局长朱翼虹表示,建设从化区心理康复中心是优化城区医疗卫生资源布局的重要部署,弥补了从化区公立精神心理康复服务卫生机构的空白,更为从化区的居民提供了一个更加优质、高效的“心灵港湾”。从化区卫健局将以中心启用为新起点,珍惜机遇、拼搏实干,进一步加强心理康复中心内涵建设,突出特色优势,力求在新技术引进、重点学科建设、高层次人才培养上实现新突破;充分发挥华南地区精神心理专科联盟的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和区域共享,不断优化服务流程,提升服务质量,提高精神卫生管理和心理健康服务的可及性、便利性、安全性和优质性,为从化人民的心身健康保驾护航,为推动全市精神卫生事业健康发展作出新的积极的贡献。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院长黄兴兵表示,从化区心理康复中心的成立,是响应国家关于加强社会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号召的重要举措,也是从化区在提升全民心理健康水平方面迈出的坚实步伐,不仅标志着从化区在心理健康服务领域迈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更为区域内的居民提供了一个专业、便捷、温馨的心理健康服务平台。医院高度重视对灌村卫生院的帮扶工作,大力推荐精英骨干专职参与心理康复中心建设工作,积极为心理康复中心培训进修医护人员,为中心后续运行提供坚实的基础。
从化区委常委、区委政法委书记朱秀英表示,加强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工作,是维护群众身心健康、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重要任务,也是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必然要求。从化区心理康复中心建成投入使用,揭开了我区精神卫生事业发展的卓卓新篇,是我区精神卫生事业发展的大喜事,也是我区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史上的又一个成果,将为辖区群众提供更为优质、便捷的精神心理卫生服务。
广州市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副主任,兼任市疾病预防控制局专职局长张屹代表市卫健委对从化区心理康复中心建成启用表示祝贺。从化区要致力于医疗品质、人文关怀、服务拓展、队伍建设,切实提升专业水平和服务质量,强化服务意识,广泛普及精神卫生知识,提高公众对精神疾病的认知和理解,消除社会对精神障碍患者的歧视和偏见,为每一位患者提供心灵的慰藉和康复的希望,为全市人民的精神健康保驾护航,为建设健康、幸福的城市书写壮丽篇章!
在环境建设方面
从化区心理康复中心首期开设50张病床,配备独立洗漱间、空调等,住院环境整洁、舒适、安全。内部环境温馨舒适、布局科学,设有心理咨询室、心理治疗室、团体辅导室、康复训练区等多个功能区域,配备了专业的心理测评系统、经颅磁刺激治疗仪、音乐治疗系统等一系列先进的设备。随着运作的成熟流畅,后续将规划扩大配套康复活动区、营养配餐中心及医学教育培训中心,能为辖区群众提供全方位、多层次、个性化的精神卫生及心理健康服务。
在人才技术方面
从化区心理康复中心拥有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团队,特邀以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吴逢春(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导)为首的专家团队作为学科带头人和特聘专家,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和专业知识,将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和全方位的康复服务。中心将采用多种治疗方法,如认知行为疗法、精神分析疗法、人本主义疗法等,结合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心理康复训练,帮助患者恢复身心健康。
从化区心理康复中心的启用,进一步完善了全区精神卫生体系建设,有效解决了辖区患者就医难的问题,切实推动辖区精神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从化区心理康复中心将继续补齐中心短板,以加入华南地区精神心理联盟及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建立帮扶结对关系为契机,借助华南地区精神心理联盟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的资源优势,不断提高精神心理疾病防治水平和管理能力,持续强化服务意识和提升医疗服务水平,推动从化区精神卫生事业的发展再上新台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