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是一次全面掌握我国不可移动文物资源情况的重大国情国力调查,也是文物事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性工作。
从化根据上级有关单位的指示要求,积极开展本次文物普查工作。
普查范围
覆盖我国境内地上、地下、水下的不可移动文物,包括已认定、登记的不可移动文物的复查,以及新发现的不可移动文物的调查、认定、登记。 普查内容 包括普查对象名称、空间位置、保护级别、文物类别、年代、权属、使用情况、保存状况等。 普查时间与状况 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从2023年11月开始,到2026年6月结束。自2024年8月初开展调查以来,累计复核三普在册不可移动文物及线索共234处;新文物线索记录共46处,已完成实地踏勘、测绘7处。 普查意义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已开展过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每次都对文物保护制度和法制建设产生了深远影响。文物普查是确保国家历史文化遗产安全的重要措施,对于全面了解我国文物资源、加强文物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建立国家不可移动文物资源总目录,建立全国不可移动文物资源大数据库,建立文物资源资产动态管理机制,完善文物保护管理机制。 从化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工作要求,工作开展初期成立了从化区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普查组织实施中重大问题的研究和决策,并召开了动员部署会议。组织好文物保护和考古工作机构等,系统谋划、统筹推进。 通过这次普查,我们将进一步增强全社会文物保护意识,营造良好社会氛围,为保护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力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