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广东省行政许可监督管理条例》规定和有关要求,现公告本单位2023年度行政许可实施和监督管理情况。欢迎您客观、真实地对是否存在以下问题进行反映:
1. 没有依照法定权限、程序、条件进行审批,或以备案、登记、年检、监制、认定、认证、审定等形式变相设定或实施行政许可的;
2. 没有公开公示行政许可实施主体、依据、条件、期限、流程、裁量标准、收费标准和申请材料、申请办法、申请书格式文本、咨询投诉方式等,或公开公示不明确的;
3. 受理条件和程序不规范,擅自增加行政许可条件、环节的;
4. 补正告知不规范,要求多次补充申请材料的;
5. 办理效率低下,办理流程复杂,不能在规定期限以内办理行政许可的;
6. 不能及时、客观地调查处理投诉举报的;
7. 工作人员索取或收受礼物、好处的;
8. 实施行政许可过程中要求申请人购买指定商品或者接受指定人员、组织提供服务的,或者要求申请人参加不必要的付费培训、会议等的;
9. 依法需要听证、招标、拍卖、检验、检测、检疫、鉴定和专家评审的事项,指定或者变相指定人员、组织的;
10. 没有对被许可人从事行政许可事项活动依法有效实施监督检查的。
如您认为在行政审批实施过程中存在上述或其他问题,欢迎通过邮件或来信来电反映。我们将对您反映的情况和您的个人信息予以保密。
感谢对我区行政许可评价工作的大力支持!
附件:中共从化区委编办2023年度行政许可实施和监督管理情况报告
通讯地址:广州市从化区街口街新城东路99号
广州市从化区人民政府办公室调研信息科(收)
邮 编:510900
电子邮箱:chqfbznzbk@gz.gov.cn
电 话:020—87927132
中共广州市从化区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2024年3月27日
附件:
中共广州市从化区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2023年度行政许可实施和监督管理情况报告
根据《广东省行政许可监督管理条例》的要求,现将我单位2023年行政许可实施和监督管理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根据事业单位登记管理的实际情况,按照《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细则规定,着力做好事业单位法人登记工作,2023年共办理登记业务203宗,公共服务1宗,全部审批同意并按时办结。为不断提升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和机关群团赋码工作水平,我办积极督促、指导各部门及时办理事业单位法人证书的设立、变更和注销登记工作。目前,全区新成立的事业单位均办理设立登记,符合注销条件的已撤销事业单位均已办理注销登记。
(一)依法实施情况。本单位遵守法律法规规定的审批权限、范围、程序、条件,严格按照规定办理行政许可事项审批;全年本单位不存在变相设定和实施行政许可情况;按照相关事业单位登记规定,承诺办理事项实现当天即办,设立、变更、注销等相关行政许可事项均比法定办结时限缩短。
(二)公开公示情况。完善行政许可公示制度。依托广东事业单位登记管理网公示平台,及时向社会公开设立、变更和注销登记行政许可基本信息、结果信息。强化事前公开。统筹推进行政许可事前公开与政府信息公开、权责清单公布、“双随机、一公开”监管等工作。规范事中公示。明确告知当事人许可事由、许可依据、受理情况、权利义务等内容。加强事后公开。本单位通过广东事业单位登记管理网,及时公开事业单位登记、变更、注销等行政许可事项。
(三)监督管理情况。根据《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广东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实施办法》《事业单位法人公示信息抽查办法(试行)》等规定,对行政审批相对人活动的开展“双随机、一公开”监督检查,全年随机抽取5事业单位开展实地检查,核查结果由执法人员和事业单位法定代表人签名,事业单位盖章确认,核查全过程的文书资料存档保存。
(四)实施效果情况。开展监督检查内容包括事业单位登记事项、年度报告、公示信息,确保公示内容真实有效,提高了事业单位法人管理水平,促进事业单位健康有序发展;行政相对人对本单位相关行政许可满意度较高,全年未收到相关行政许可类投诉情况。
(五)创新方式情况。本单位通过优化办事流程,创新申请受理和办理模式,行政许可事项全部通过网上办理,实现办事“一张网、全流程”,提高相关事项的网上办理率;通过网上预审申请材料、缩短办事时限,实现预审后一次面交书面材料即可领取证书。
(六)推行标准化情况。本单位编制印发《事业单位法人登记业务指南》,规范行政许可事项名称、实施依据、申请条件、申请材料、办理时限、受理范围等要素,认真梳理设立、变更、注销等事项所需材料清单,明确告知行政相对人办理流程,按照办理事项标准化要求,实现业务办理制度化、科学化。
二、存在问题和困难
一是部分行政部门和事业单位对于《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广东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实施办法》、《事业单位法人公示信息抽查办法(试行)》等法律法规学习不够,未按要求在法定期限内申请办理设立、变更、注销登记,行政许可法律意识有待提高。二是部分举办单位没有很好履行对事业单位的监管职责,认为事业单位具有独立法人地位,可以以自己的名义对外开展活动和承担责任,从而疏忽了监管。
三、下一步工作措施及有关建议
(一)继续加强事业单位登记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和培训,通过各种学习途径,不断提升全区各单位理解把握和贯彻执行相关法律法规的能力水平。
(二)继续加强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和监管工作。认真落实事业单位“双随机、一公开”的工作要求,进一步加强事业单位信用体系建设,强化我区事业单位法人行政许可事中事后监管,规范事业单位法人行政许可监督管理。
(三)以审查事业单位年度报告为契机,压实举办单位监管职责。按照上级文件规定,事业单位提交2023年年度报告前,需经举办单位进行保密性和政治性审查,审查通过后盖章确认方可对外公示。由此可倒逼各部门提高对所举办事业单位的监管意识,完善监管手段,加强监管力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