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社区、进学校,宣讲方式不枯燥”“诈骗不可怕,安全防范的车,由我教你驾”…… 近日,在明星讲师生动形象的宣传片口号中,由“平安从化宣讲团”牵头举办的“上好安全防范第一课 护航青春展翅第一关”安全防范宣讲走进广州城建职业学院活动正式开始。活动为正在军训的8000多名新生送上包含防范诈骗、交通安全、禁毒、反恐等元素的“平安大餐”。
据了解,此次活动是区委政法委、区公安分局、区禁毒办联合举办,面向全区九所高校约3.5万新生开展一场大学安全教育的“重头戏”。2013年起,从化警方就开始整合全局资源力量打造平安从化宣讲团,以全面加强安全防范宣教“七进”工作力度。
创建8年来,平安从化宣讲团坚持以“接地气”的方式向广大市民宣讲安全防范知识,围绕我区乡村振兴过程中最突出的治安问题和人民群众最关心的安全问题进行提点,累计开展各类安全宣讲活动1600多场,接受宣讲的群众超过40万人次,有力回应社会关切和遏制警情发生,努力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打造更高水平的平安从化。
新生开学了
这些套路要警惕
围绕创建“平安从化、平安校园”的目标,结合校园及周边地区的治安状况和师生安全防范需求,宣讲团形成包含防范盗抢骗、预防传销、交通安全、防暴恐、禁毒、消防等课程,以及小品、相声、诗朗诵、微电影、歌舞、警营文化等表现形式的“菜单”,根据不同学校的需求进行“点菜上菜”,力求安全防范宣讲能入心入脑。
“以前校园里多发的诈骗主要是以冒充师长推销、校园兼职、刷单等方式为主,但近年来‘裸聊’、‘杀猪盘’、网络贷款等诈骗有高发趋势。”区公安分局治安大队民警熊春林认真梳理近年来校园中多发的诈骗类型和方式手法,认真策划、准备宣讲内容,以幽默风趣、通俗易懂的语言与新生群体进行交流提点。
熊警官表示,必须是经国家批准的金融机构方可从事信贷融资等金融服务,但不少违法分子打着“网络信贷”名义,利用大学生攀比消费、升学考研、恋爱交友等需要用钱的心态精心布局,导致其被套路而造成财产损失,他总结了“莫贪、莫怕、莫急”的通俗易懂口诀,让群众一下子便记住了各类诈骗特点,达到防骗宣传立竿见影的效果。
区交警大队民警刘武则结合身边典型案例和真实现场视频,予以生动形象地讲解,对现场学生产生极大的震撼和触动。他深入剖析了从化交通事故“三个多发”和日常交通安全“五项注意”,对如何避免交通事故,做到平安文明出行进行讲解。
青春不“毒”行
要“NO”也要“KNOW”
今年以来,我区按照中央和省、市、区的禁毒工作部署,以“禁毒两打两控”专项行动为抓手,持续深入推进全民禁毒工程,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涌现出广东最美禁毒团队从化区妇联,广州首届民间禁毒人士、广州最美街坊杨伟根等一批先进团队和个人,并侦破一批毒品大要案件。今年1-9月,全区社区戒毒、社区康复执行率和外市流动吸毒人员核查率均为100%,新增户籍吸毒人员同比下降89%。
为贯彻落实毒品预防教育工程,提升大学新生对毒品的认知能力和抵御能力,区禁毒办民警围绕全区毒情形势,讲述了毒品的种类、毒品的危害以及禁毒相关法规,并结合青少年毒情特点,提醒广大师生在学习、生活、交往中如何防毒、拒毒,筑牢抵御毒品侵害思想防线,以健康的生活方式创造美好幸福生活。平安从化宣讲团团长王忠华亲自上台表演节目,以诗朗诵《罂粟花开》阐释“罂粟再美,美不过生命之花;诱惑再大,大不过幸福之家”的理念,引发师生的深入思考。
为了使群众更形象、更深入地掌握防范毒品要领,现场还设有禁毒互动体验区。通过毒品模型、禁毒知识有奖问答、禁毒谜语、禁毒游戏等,让学生在互动中知晓、拒绝、预防毒品,达到很好的禁毒宣传效果,以坚决遏制毒品向校园发展蔓延,努力为青少年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平安我担当
青春在服务中闪亮
现场除穿着“警察蓝”的警官进行宣讲和演绎,同样也活跃着一群“城建蓝”,他们在现场维护秩序、主持表演、派发宣传派单,他们就是穿着蓝色马甲的城建学院平安志愿者服务队。
“长夜漫漫,青春萌动。微信添加好友的提示声打破了夜的宁静,‘妙龄少女’、‘美艳少妇’主动搭讪……”活动中,城建平安志愿者自编自导自演了反诈小品《梦中的爱莎》,主角阿华同学在“艳遇”引诱下进行“裸聊”,不料被拍摄视频恐吓敲诈,为避免“丑事”外传,阿华不得不从事代购、刷单等工作赚钱消灾,不料却频频中招,一步步陷入更深的诈骗陷阱,让台下观众在捧腹大笑之余牢记不要轻易答应网友要求,要提升自身抵抗诱惑的能力。
据了解,我区高校师生占全区总人口的1/8以上。之前针对高校师生的抢夺、诈骗、盗窃等案件比较突出,为从根源上保障师生安全和社会平安,从化警方在深化警务改革提升打击违法犯罪效能外,还探索以平安志愿者为载体发动校内的群防群治力量,优化自身安保体系,加强校园安全防范的试点建设,并逐步扩展覆盖从化九所高校。自2012年起,全区累计参与平安服务人次达61000人次,志愿时超过10万小时,初步建立起“党政牵头,公安主导;组织自治,社会参与”的管理模式,通过内外结合,打防并举,涉校园警情大幅下降,同时成功构筑了警校、警民之间桥梁,实现师生平安参与和社会治安优化之间的良性循环。(陈宝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