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欢迎访问广州市从化区政府网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从化要闻

“两中心”相融相加

来源:从化区融媒体中心 发布时间:2020-04-26 11:35

“返校学习大家谈”  助力从化线上教育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给广大学生按下了回校“暂停键”。在疫情得以有效控制下,如何做好返校复课准备?如何做好线上线下教育教学的衔接,巩固线上教育成果,实现线下教育的无缝对接?


  “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就要接地气才有生命力。”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相关负责人说,为回应群众这段时间关注的问题,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与区融媒体中心再次互相借力,“两中心”会同区教育局在4月份举行“返校学习大家谈”线上教育活动。活动将会举办高中、初中、小学各1场,采用网络直播、电视录播、电台播出等形式,邀请区教育局、学校、家长和学生代表等就相关问题进行解答与回应,解开群众疑虑,进一步深化我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


解开学生、家长心中疑虑  为他们带来满满干货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2020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下称“高考”)延期一个月举行,考试时间为7月7日至8日。得知这个信息时,流溪中学高三(6)班学生平毅凡心里“咯噔”了一下。“主要是心理的一个波动变化吧!在没得知高考延迟的消息前,我觉得自己复习得不错了,可以上‘战场’了。现在多了一个月,虽然我会继续刷题复习,但当有错题时,我会怀疑自己是不是还没有复习好?心里会有点焦虑。”平毅凡说。


  平毅凡的焦虑其实众多高三学生心里也有。针对这种情况,“返校学习大家谈”线上教育活动在4月21日开展第一期直播,活动内容就是针对最迫切的高考问题进行了解答。


  而在此之前,活动主办方通过区融媒体中心的微信公众号平台向公众征集他们最关注的问题。在征集过程中,“返校后,很多学校都开始进行大型知识检测,请问如何在考试前科学备考、有效备考、快速适应校园生活”“线上学习有一段时间,也形成一些学习习惯,我担心孩子回到学校可能需要一段时间适应”“高三学生返校后,在学科备考中如何在最后两个月冲刺加分”等问题成了热点。区教育局对征集到的问题进行分类筛选,选取了10个最具代表性问题,特别邀请了区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夏昶、从化五中副校长黄长新、从化中学高中物理老师黄桂雄来到直播间,为家长和学生们在线答疑。


  “教育是大家关注的焦点,尤其在疫情下,家长有非常多的疑惑或困难,我们为什么不带着问题去解决?”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负责人表示,现在我区打通了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和区融媒体中心两个平台,通过在区融媒体中心平台了解群众需求,再通过直播的方式与群众交流,解决群众实际困难。“对于节目内容,我们也有要求,必须要带出满满的干货,要让家长和学生有收获。”该负责人说。


  别开生面的直播形式、接地气的语言……半个小时的网络直播课给家长和学生们作了解答,不少家长看完后,立即分享了自己的感受和收获。


  在还没官宣高校延期一个月的消息前,来自流溪中学的高三学生家长董艳荣心里最担心的是疫情什么时候会结束?高考时间会不会延迟?现在,高考时间明确延迟一个月,她又担心孩子的心理会不会受到波动?在学习上又会不会因为多了一个月的时间而松懈下来?“今天这场直播对我们家长来说是蛮有意义的,官宣高考延迟的消息已经有一段时间,但是我们的内心还有很多疑问,现在这场直播都给了我们答案,我们心里也定了很多。”董艳荣说。


不让一个学生掉队  为学生们解决网课难题


  现在,第一场高中专场节目让大家收获满满,而在随后的初中、小学专场当中,关于疫情素材会在中考命题中如何呈现?居家线上学习,有些孩子的学习效果不理想,怎么办?诸如此类的问题将会在未来两场直播中面对全区中小学生和家长进行解答。


  事实上,在确定疫情防控期间延迟开学后,区教育局就迅速反应过来,各职能部门一方面利用各种渠道,向社会和家庭广泛宣传国家“停课不停学”这一决定,解读国家政策,稳定家长学生情绪;一方面早早做好线上教育教学的各项准备工作。


  3月2日,在上午上完最后一节课后,从化希贤小学的学生小陈眼泪直在眼眶中打转。一个星期前,她曾为自己没有设备学习而焦虑。因为家里贫困,对于小陈来说,通过电子设备进行线上学习可以说是“难如登天”。


  我区农村面积超八成,如何确保不让一个学生掉队?区教育局发布《从化区中小学线上教育指引》,特别强调学校要“一人一策”做好托底方案,要落实对农村边远地区学生、困难家庭学生、留守儿童、学习困难学生等特殊群体的学习指导和关爱,做到一个不漏,一个不落。


  按照要求,从化希贤小学在对全体学生摸底排查过程中,发现全校有5名贫困家庭不能满足线上学习条件,而这其中就包括了小陈。如何帮助他们解决线上学习的困难?在这其中,街道和村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的作用,积极联系协调,尽力解决辖区内贫困学生的设备问题。在大家的通力合作下,有智能手机但没有无线网,也买不起流量的学生,移动公司免费为2名同学赠送两个月的流量包;家里没有电脑、没有电视、更没有智能手机的学生,学校联系村委,让学生每天到村委用电脑进行线上学习。但小陈家里没有任何电子设备,而村委又没有多出的设备帮忙解决,这可怎么办呢?正当学校发愁的时候,教小陈数学的郑文敏老师在年级群里发出需要借用闲置智能手机的信息。学校赵娜老师看到信息后,主动联系郑老师,并把手机交到郑老师手上。郑老师马上带着手机来到小陈家里,教她如何操作手机进行线上学习,小陈认真地学习,眼神里闪烁着希望的光芒。在大家的帮忙下,小陈终于能在线上教育的第一天如愿在家上课了。“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开展以来,我们学校开展了各种主题活动,新时代文明实践精神在我们心中也算是落地生根了,所以能帮上孩子们,我们心里也很高兴。”赵娜说。


  现在,学生们除了能在电脑、手机等多种终端线上学习,《指引》还明确指出线上教育以“广州电视课堂”作为区托底措施,让学子们在家打开有线电视也能上课。据区融媒体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了保障有线电视频道能顺利播放,区融媒体中心早在正式线上教育前,在现有频道资源紧缺的情况下,加强与广州珠江数码集团以及区教育局的沟通协调,提前部署,安排技术人员加班加点,做好信号调试和技术保障工作,同时充分发挥有线电视资源优势和互动平台点播功能,为全区中小学生提供稳定、便捷、安全、绿色的线上教育服务。


  而在3月2日的线上教育首日,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还邀请了专家、老师做客新时代文明实践网络直播课堂,采用答疑的方式,将家长最关注的问题送进“千家万户”,为群众提供特色精准服务。一个月后,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再加把劲,连续举办3场线上教育直播活动。“接下来我们还会继续做好初中和小学专场节目,哪里有需要就把新时代文明实践的种子播撒在哪里。”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将继续发挥与区融媒体中心的融合作用,及时、精准地了解群众需求,打造一批接地气的节目,有效提升解决群众困难、服务百姓需求的能力水平,让广大群众共享新时代文明建设成果。(黄利谊)


返回顶部打印页面关闭本页浏览次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