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标分配占比提升到50%并增加市示范性高中分配、给予22所示范性高中10%的自主招生名额、报考公办普通高中的随迁子女资格从“四个三”调整为“两个有”……中考在即,今年广州中考变化大,这些变化导致今年的志愿填报更要“打起精神”。
记者从广州招考网获悉,2019年广州市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下简称“中考”)志愿填报将于6月1日9:00—5日15:00进行,考生需在规定时间内登录广州市高中阶段学校招考服务平台的志愿系统填报中考志愿并确认。
高中阶段招生录取政策有调整 投档录取总体原则保持不变
记者从区教育局了解到,今年我区中考报名人数为5484人。如何在填报志愿中获得优势,前提得要了解录取政策的变化。
据了解,今年广州市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政策有了不少调整。首先,公办示范性普通高中指标到校分配比例提高到50%,参与分配的示范性普通高中范围从原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扩大到国家级和市示范性普通高中,并增加了面向教育集团的直接指标分配。其次,新增示范性普通高中自主招生,选取省、市属示范性普通高中和每区1所示范性普通高中试点自主招生工作,纳入全市统一平台、统一招生进程管理,安排在提前批前独立招生完成录取。同时,取消原特色课程班在提前批前独立招生,特色课程班的开展将纳入学校日常教学范畴,不再纳入独立招生。此外,取消高中阶段学校宿位投档限制,宿位不再作为投档录取规则之一。宿位不足的学校由学校制定宿位分配方案并向社会公开,考生入学后,由学校按方案进行宿位分配。
除上述调整外,普通高中和中职学校总体投档录取规则保持不变,普通高中继续实行每批次优先投档线以上,按考生志愿先后,根据学业考试成绩从高到低录取,再在批次控制线上完成投档录取。中职学校继续实行分段投档控制线上,根据考生学校和专业志愿先后,按学业考试成绩从高到低录取。具体投档录取规则考生可查阅志愿填报通知或《报考指南》。
熟知志愿填报规则 合理审慎填好志愿
考生录取与否跟志愿填报合理性密切相关,广州市招考办提醒考生,要慎重填好志愿。填报志愿前应充分了解投档录取规则,准确评估自身的学业水平,结合学校往年录取情况,审慎填报志愿。
对于户籍生,今年指标到校分配比例提高,相应分到每个初中毕业学校的指标计划有所增加,建议符合指标生报考资格的考生可结合个人在学校定位和升学意愿,利用好指标到校机会,填报心仪的学校。
对于非户籍生,今年来穗人员随迁子女政策调整,报考公办普通高中的随迁子女资格从“四个三”调整为“两个有”,符合公办普通高中报考条件的随迁子女大幅增加,在招生规模相对稳定的情况下,非户籍生报考公办高中竞争较为激烈,预计绝大部分公办高中仍会在第一志愿招满非户籍生,因此非户籍生填好第一志愿尤为重要,需审慎、稳妥填报。另外,由于报考范围限制,非户籍生只能报考省、市属公办高中和本区公办高中,预计将有较多非户籍生考虑报考民办高中,建议考生报考时需留意民办高中收费标准,如填报后被录取,家庭条件又无法承受的,也不能申请放弃录取结果再参加补录。
对于获得自主招生学校综合能力考核资格的考生,需在独立招生学校志愿填报相应学校自主招生计划,对在独立招生时安排多条计划的学校,考生选择时需留意计划类型。未填报相应自主招生计划志愿的,将不能参加自主招生录取。具备体育、艺术特长生资格的考生,所报特长生招生学校无论是只有一个招生批次还是两个批次,都必须在该校的首批次第一志愿(独立招生不视作学校的首批次,广州外国语学校除外)填报该校,特长生资格方有效。
对于有住宿需求的考生,需仔细查看《报考指南》第七部分各学校备注宿位数,对宿位不足的学校,要向学校了解宿位分配方案,以免入学后因宿位无法提供造成上学不便。其他有关填报规定,考生认真阅读《广州市招生考试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做好2019年广州市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填报志愿工作的通知》。
此外,为更好地帮助广大考生和家长了解广州市中考招生录取政策,为考生提供直接向招生学校咨询的机会,更科学、合理填报志愿,广州市招考办作为指导单位参与广州日报报业集团、广州广播电视台主办的“2019年广州市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现场咨询会”,该活动将于6月2日在广州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琶洲会展中心B区10.1-11.1馆举行,考生和家长可以到此进行了解。 (记者黄利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