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报到网络化 高校迎新更快捷
高校迎来大批新生
师姐热情“护航”
快乐踏入高校校园
这些天,我市各大高校已经陆续开学了。以往,每逢新生入学,总是带着一大群亲友团分头行事,这边帮忙打扫宿舍,自己则前往注册处办理一系列繁琐的入学手续。然而,今年报到手续的网络化,使得广大新生和家长免却了一件麻烦事,学校迎新效率也大大提升。另外,学校提供的更人性化的服务,获得了广大新生与家长的称赞。
华软首推新生“网上注册”,一分钟搞掂入学手续
新生报到当日,只要输入学生准考证号码,按确认即可完成报到、缴费,整个新生报到手续在一分钟内“搞掂”!今年,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首创新生自助“网上注册”,此举在广东甚至全国高校中尚属首创。
据学院有关负责人介绍,华软在多年运行成熟的华软信息管理系统平台上引入迎新自助“网上注册”系统,这在高校中尚属首例。
记者了解到,华软学院大一新生在9月1日至9月13日,只需要用自己的准考证号码和出生日期登陆该学院网上报到注册系统,按系统要求填写相关信息,最后按下“确认”按钮即可完成网上报到注册。新生报到当天到相关专业系的报到现场,在报到快速通道柜台“1分钟”打印缴费票据凭证,之后凭证到宿舍区领取钥匙,完成整个新生报到流程,感受“1分钟”报到带来的快捷和方便。
据介绍,这种“网上注册”的方法免去在炎热天气下新生排长队等待的烦恼,既方便新生入学,也提高了学院的办事效率。华软学院还在网上报到的注册系统里特别提醒大一新生,此种注册方式只适合不转专业并且已将相关费用足额存入银行卡中的新生,如有特别需要的新生可以到现场办理相关手续。已经完成了网上注册的外语系新生小詹表示,网上注册操作很简单,方便快捷,很快就完成了报到。
记者还了解到,华软学院为新生开通“网上注册”待遇之外,学院还专门在校园网以“封面故事”专题专门制作“新生指南”,为准备跨入华软学院校门的新生提供全方位的校园信息,让新生尽快融入大学生活。
与以往不同的是,今年华软在该校校园中央醒目位置设立LED电子宣传屏,并开通新生报到微博大屏幕互动直播活动,新生只要编辑#2011华软新生报平安#加上所说的话语,即可将自己的祝福、心声或平安对大家说出,参与实时互动。另外,学院还组织一批学生记者,设置免费拍照点,为新生本人或新生与家长留下在大学报到第一天珍贵画面,新生只需留下E-MAIL即可拿回电子照片。
水利学院“绿色通道”报到平台便捷,迎新服务人性化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在喜迎新生的日子里,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的校园内一派节日景象:红色条幅、彩色气球,人性化的指示牌;面带微笑、热情服务的迎新生志愿者;人潮涌动、井然有序的迎新生接待站;满脸喜悦、充满期待的新生和家长;一辆辆满载着来自全国各地的新生及家长的迎新车缓缓驶入校园,整个校园充满着青春和活力。
在迎新现场,“绿色通道”条幅在各种标牌当中分外显眼。进入该学院就读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可以通过“绿色通道”办理入学报到手续。“绿色通道”不仅可以为新生办理缓交学费手续,还将建立完备的新生贫困生档案,对纳入该档案的学生优先安排勤工助学岗位,并为有国家助学贷款需要的同学讲解贷款政策和具体事项,通过“奖(奖学金)、贷(助学贷款)、助(勤工助学)、补(困难补助)、减(学杂费减免)”多元化资助体系对经济困难学生进行有效的资助。
今年学院还使用了新生网络报到平台,在报到前就建立了完善的新生网络信息系统和新生信息数据库,在新生接待时顺利使用,使得新生报到程序更加简便快捷,迎新效率大大提高。
另外,学院以人性化的服务为广大新生提供便利,迎新前学院把迎新重点放在学生宿舍的管理上,打扫卫生、整理环境,让新生一进校就有一个舒适的环境;在各个迎新接待点都有饮水处,有椅子供家长及新生们休息;学生志愿者穿梭在校园的各个角落,为新生搬运行李,帮助新生报到和办理各种手续;负责咨询的老师们热情向新生和家长介绍报到程序、专业设置和学校的基本情况,耐心解答家长们提出的各种问题。饱含热情的欢迎标语随处可见,参与接待的师生热情、认真,让新生和家长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学院还特别设立了新生城镇医保咨询处,为学生的健康生活提供了保障,与相关银行合作设立了多个交费点和临时储蓄点,并专门为学生办理了个人银行账户,以保证广大新生能更方便、快捷的办理入学手续。
据介绍,为了保障今年迎新工作的顺利进行,学院组建了11个工作小组,共200多名教师和2000多名学生志愿者投入到今年的迎新工作。
华夏学院开设助学贷款“绿色通道”
在广州华夏学院迎新现场,相对各入学手续办理展台的“排长龙”,“助学贷款组”展位则相对冷清。“以人为本办好高等教育,想同学所想,急同学所急,给力贫困学子圆大学梦是院领导对迎新工作提出的首要要求。”该院有关负责人的话,让记者明白了“助学贷款组”展台设置在最醒目位置,“坐镇”老师专业、热情细心。
记者获悉,为确保每一个报读华夏并被成功录取的学子按时报到,学院在迎接新生当天专门设立助学贷款组,给贫困学子开设“绿色通道”,确保每一个贫困学子不因贫困辍学而错失进入大学继续深造的机会。
据悉,国家助学贷款是由政府主导、财政贴息、财政和高校共同给予银行一定风险补偿金,银行、教育行政部门与高校共同操作的,帮助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支付在校学习期间所需的学费、住宿费的银行贷款。国家助学贷款是信用贷款,学生不需要办理贷款担保或抵押,但需要承诺按期还款,并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根据国家助学贷款应贷尽贷政策,经过师生的努力,目前,该院有40名学生申请助学贷款,36名学生贷款成功,助困比例高达90%。
“我不算累,凌晨5点钟就出发到车站接新生的同学更累!”在“秋老虎”的余威下,2010级商务英语学生毛莉丝的脸颊被晒得火辣辣的疼。但谈起当初主动报名做迎新生志愿者时,莉丝的回答代表了所有迎新志愿者的心声:“曾经作为新生入学报到时,就得到师兄师姐的热情接待。今天自己成为师兄师姐了,到我们来接捧了!”
迎新现场中,各师兄师姐们早早地坚守在各自的岗位:汽车站、校门、校道旁、行李寄存处、咨询点、入学注册各展台旁、新生宿舍区……身穿“天空蓝”的他们热情地为新生及家长们指路、搬行李,引导新生顺利完成一系列的报到流程,“我帮你”是现场出现频率最高的一句话。
来自湛江的基仔是广告设计系新生,同时也是入学大军中“独行军”,但他告诉记者,有师兄师姐的热情护航,缺少父母陪行的他同样倍感温暖。在师兄姐的引导下,基仔很顺利地办好一系列入学手续,一边逛着新校园一边向记者表示:校园很青绿,师兄姐很热情!
城建学院五千新生入学报到
9月17、18日两天,是广州城建职业学院2011年新生入学报到的日子,当天校园彩门高悬,红旗招展,人潮涌动,热闹非凡,到处呈现出欢乐祥和的气氛。
至9月18日下午6时止,该院新生报到人数突破五千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