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欢迎访问广州市从化区政府网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从化要闻

番薯、砂糖桔助乐明村民奔康致富

番薯、砂糖桔助乐明村民奔康致富

来源:从化新闻社 发布时间:2007-12-21 11:22

果园的沙糖桔果实累累

    在政府的牵引带动下,我市一些农业龙头企业看中了乐明村民的种养积极性。一些公司采取“基地+农户”的方式,发动全村推广种植新品种番薯,并与村民签订不低于保护价收购的种植协议。该品种番薯平均亩产量达3000多斤,产值1200多元。农民尝到了甜头,种植热情高涨。2005年,在农业部门的支持下,省农科院作物所研究员来到乐明村,带来了现在“威名远播”的“广紫薯1号”番薯。从此,乐明村民算是与番薯结下了不解之缘,“高山番薯”成了乐明村民一个响亮的品牌。
    2005年,广州市市长张广宁亲自邀请省农科院院长到良口乐明村调研,并牵线让省农科院对该村进行科技帮扶。两年过去了,乐明村依靠科技,在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大力发展“一村一品”经济,甩掉了贫困帽,走上了致富路。

种砂糖桔需要科技支撑

    乐明村是我市最偏远的行政村之一,从良口镇墟出发,尚有28公里的路程,途中“九弯十八曲”,体质稍差的人坐车进村都难免会头晕。12月14日,记者从街口城区坐车来到良口镇墟花了30分钟,再花45分钟才去到乐明村,光在路上就要耗时1小时15分钟。该村由于地理位置偏僻,市场信息不灵通,村民们以往在发展农业经济方面走了不少弯路。上世纪八十年代,大家看到市场上红柿、青梅价格理想,便一窝蜂群起种植,结果后来价格一跌再跌,两三毛钱一斤都没人要。看到这种情况,大家又砍了柿树和梅树,改种砂糖桔,缺乏种植技术的他们再次尝到了苦头,砂糖桔种下去之后四五年都未能挂果。

有了科技知识,就有了丰收的笑容


    “1997年种的桔子树,2002年才有收成。别人种两三年就开始挂果了。”果农何高其告诉记者,改种砂糖桔5年后虽有收成,但500棵果树只收获了1000多斤。在省、广州市、从化市农业部门的技术帮助下,解决在生产上“保花”、“保果”和病虫害等技术问题,如今何高其已种有2000多棵砂糖桔,今年果实累累,预计收获将达30000万斤左右,年收入将达到5万多元。
    据乐明村村支部书记何石明介绍,乐明村现有6个经济社,共135户,全村人口有645人,2005年以前,村民收入有一半左右来自外出务工者的工资性收入。然而,村里不可能人人都出去打工,由于交通的原因,村里经济发展不甚理想,依靠种养致富自然成了必有的出路,而种养业的发展与否很大程度都是需要技术力量的支持。“单2007年,从化市农业部门就组织了6批次有关专家前来授课培训,让农民真真正正掌握种养技术。”何石明最后对记者说道。

“高山番薯”成了农业品牌

    “一个村的集体经济只依靠单一的砂糖桔种植是难以壮大的。”从化市农业局副局长骆志荣对记者说:“对于乐明村,我们制定了一些长效的扶持机制,我们要求每户每年转移1名富余劳动力;种植2亩高山番薯;推广3个农作物新品种;上4期农科技术课;管好5亩砂糖桔。”“‘高山番薯’是我市大力发展的‘一村一品’农业品牌,所以有关这类的培训我们组织得特别多。”骆志荣补充说。

农业龙头企业到村收购番薯


    在政府的牵引带动下,我市一些农业龙头企业看中了乐明村民的种养积极性。2005年,广州珍奇味有限公司采取“基地+农户”的方式,发动全村推广种植300多亩新品种番薯,并与村民签订不低于保护价收购的种植协议。该品种番薯平均亩产量达3000多斤,产值1200多元。农民尝到了甜头,种植热情高涨。也就在2005年,在农业部门的支持下,省农科院作物所研究员房伯平来到乐明村,也带来了现在“威名远播”的“广紫薯1号”番薯。从此,村民与番薯结下了不解之缘,“高山番薯”成了乐明村民走上致富路的重要筹码。
    2007年7月,由广州市流溪香雪食品有限公司为龙头出资发起组织的广州从化高山番薯生产专业合作社成立,社址设在乐明村,由于销路有了保证,农民的种植热情大大提高了。该社理事长庚元光对记者表示,从化市高山番薯生产专业合作社是由同类农产品生产经营者组合而成的一个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来源于吕田、良口、温泉、鳌头等各个镇,现入社户数达127户,农户126户,企业1户,入社农户占99.9%。为了推行原料基地化、生产标准化和实施品牌带动,着力提高产品市场的竞争力,该社送肥料、送番薯种苗给农户,并购买农业机械——旱地起垄机帮扶农户起垄土地种植番薯。同时,邀请广东省农科院所薯类研究室的技术导师,分别给农户作产前、产中、产后的合理种植、科学种植、防虫、防病的技术培训活动,并赠送种苗作示范种植,印发有关资料达1500多份作科普教材,从而改变了传统落后的种植方法,确保了农业增产。
    庚元光还表示,广州市流溪香雪食品有限公司以保护价2元/公斤的价格和合作社成员农户签订了高山番薯收购合同,有效地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提供了保障,为我市农村今后的发展探索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打下了坚实基础。
    据了解,自有了农业龙头企业的大力支持后,乐明村的番薯种植业得以长足发展。番薯售价从2005年上半年的每斤0.4元提高到当年底的0.7元,2006年、2007年产品价格一直在0.7元以上。今年乐明村种植了180亩番薯良种,亩产约2500斤,若按此价格出售,单番薯这项收入便可实现全村人均年收入增加近500元。

“城乡一体化”是致富的关键

    一手抓农民增收,一手抓财政增长,是我市近年来主要的努力方向。作为农民人数众多的山区市,从化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就是农村地区的发展。省委常委、广州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朱小丹今年4月份在从化调研时强调,要紧紧抓住广州城乡一体化进程明显加快的战略机遇,以追兵姿态奋力推进从化跨越式发展,建设一个富裕、文明、和谐、优美的新从化。
    乐明村在享受科技兴农好处的同时,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大前提下,在“城乡一体化”的哺育下,整条村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目前,该村已经实现了“五通”(即通自来水、电、有线电视、电话、水泥路),还建设了公共厕所和垃圾收集点,教育、医保、社会最低保障等问题也得到较好解决。
    2006年,该村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的号召,开展创建生态文明村工作,通过广泛宣传发动村民,以投工投劳的形式,多方筹集资金11.5万元,建起了一个小公园、一座公厕、一个垃圾池,并在公路两旁种上大经红花,对公路进行了美化和绿化,对部分人行道和巷道进行了水泥硬底化改造,高标准完成了示范点的创建工作,并顺利通过了市的检查验收。通过创建活动,该村村容村貌发生了重大变化,给村民营造了一个舒适的生产生活环境,为村民发家致富增添了原动力。
    乐明村的发展只是我市城乡一体化建设过程中的一个缩影,在城乡一体化的鼓舞下,像乐明村这样偏远的山村都能走出一条致富路,我市的“三农”工作还愁做不好么?

    (新闻来源:从化市新闻中心   编辑:李春燕)

返回顶部打印页面关闭本页浏览次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