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看待高考
自1977年恢复高考至今,这个制度用30年不间断的枝枝蔓蔓的修补,用大原则不变的方向影响了几代人;几代人也用三十年的青春,实践和表现这一个制度在中国持续的生命力。许多有过高考经历或者即将经历的人,肯定会禁不住去回忆,或者憧憬。
日前,纪念高考30周年活动已经结束,当一切尘埃落定后,用不着多久就可知其“结局”。据悉,高考改卷工作将于13日开始。如一切正常,考生在本月27日便可查询高考成绩。7月初正式开始高考录取工作。此时此刻,与其以一种历史的眼光,把高考为国选材的本质裸露给理论家们看,倒不如以一种人文的眼光,把高考看成是一种对知识的尊重,看成是一种对人格的平等,看成是一种精神的号召,正是在这种尊重、这种平等和这种号召的精神感染以及物质驱动下,在三十年的时空范围内,中国绝大多数的青年,才在贪玩的儿童时代和求知欲极强的青年时代两点之间画出了一条圆满的直线。鲁迅说:“世间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高考的真正力量,正是在于指挥着人们心甘情愿地用三十年的青春规划了一条符合绝大多数人人生标准的成长之路。
高考因为重要而显得严肃和严格。我们实在没有必要埋怨社会过多的关注以至于人为地给高考带来了沉闷,我们也实在没有必要一厢情愿地诱导着让人放松、放松,再放松。不少人称赞外国高考环境轻松,国外和中国的国情不一样,过于的放松,甚至于接近儿戏,那是对知识的不尊重,也是对平等的不尊重。高考结束的当天,笔者看到虽有个别考生伤心落泪,但大多数考生都是笑逐颜开的。
高考作为我国选拔人才的重要方法之一,这几年备受争议。然而,过多地去评价高考的是与非,最多只能算是人们带有理论眼光的一种臆想。请不要忘记我国这些年来所取得伟大成就,正是奠基在高考这样一种大教育背景和基石之上,这是对高考功过是非一个有力的事实评价。
(新闻来源:从化市新闻中心 编辑:李春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