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欢迎访问广州市从化区政府网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从化要闻

做好就业工作 夯实“民生之本”

做好就业工作 夯实“民生之本”

来源:从化新闻社 发布时间:2011-08-11 01:28

——市人社局创新工作举措全方位实施积极就业政策

邓村村民在市人社局的组织下认真学习果树种植相关知识

    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一项长期、复杂、艰巨的工作。一直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就业培训工作,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并作为今年扎实办好的十件民生实事之一。市人社局根据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和要求,继续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充分利用政府投资、重大项目建设和产业规划带动就业优势,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确保新开发就业岗位1.2万个,培训和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1万名以上,初步建立和形成城乡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为劳动者和用人单位提供相应的优质服务。

技能培训多样  企业员工双赢

    “去年在朋友那里了解到,市人社局推出了‘出租车司机培训促就业计划’,我报名参加了。如今,我成为了一名出租车司机,拥有了一项谋生的技能。”家住鳌头镇的谭先生高兴地告诉记者,他曾是一名待业农民,参加培训计划并考取了出租车资格上岗证后,通过市人社局的就业推荐成为了出租车司机,获得该岗位既解决了他的就业问题,又增加了家里的收入来源,大大地改善了他的生活条件。
    今年年初,市委市政府实施“大交通、大旅游、大产业”的发展战略,并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工业经济发展意见》及《中共从化市委、从化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民营经济的意见》、《从化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等重要文件,下达了完成万名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与培训的任务,对就业培训工作作出了细致的规划和部署。市人社局及时制定了《从化市企业人才战略实施意见》和《2011年从化劳动就业培训工作实施意见》等相关文件落实全市的就业培训工作。“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养计划”、“博士后工作站平台建设”、“企业员工技能提升计划”、“城乡劳动力职业培训计划”等先后出台,实现了对企业人才引进、劳动力培训、人才储备的全覆盖。另外,专门针对农村劳动力就地就业、高校毕业生创业就业以及就业优势行业,出台了“农村实用人才培养计划”、“高校毕业生创业就业指导”、“出租车司机培训促就业计划”等指导性文件。
    截至今年7月底,全市共引进本科学历以上人才46人;开设免费职业技能培训的工种87个,其中初级38个、中级35个、高级14个。已组织实施职业技能培训5604人,其中培训初级工5200人(占92.79%),中级工284人(占5.07%),高级工120人(占2.14%)。通过鉴定获取职业等级证书的3887人,考证率达69.4%。培训工种以旅游服务、企业生产和农业种植为主,分别占50.02%、31.71%、18.27%,其中,中、高级技能主要包括计算机应用、绘图和网络管理等项目,占培训全员的7.21%。出租车及其它驾驶培训共149人,占培训全员的2.66%。今年上半年政府对培训工作提供的补贴资金超过200万元。
    上述培训措施一方面提升了城乡劳动力就业竞争力,促进就业成功率,另一方面,通过引导企业把免费提升技能作为员工福利,稳定了就业,促进员工对企业岗位的适应与成长,进而为企业创造更多财富,实现企业与员工、社会效益多赢的目标。

招工措施灵活  解决企业招聘难

    今年3月初,市人社局组织人员对我市30家规模较大的企业进行用工调研。调研结果显示,30家企业计划用工29310人,实际用工24364人,存在空缺岗位4946个,占计划用工的16.9%,企业平均缺工达165人。缺工达100人以上的企业有11家(占调研企业数的36.7%),缺工达300人以上的企业有5家,缺工达500人以上的企业有3家,缺工达1000人以上的企业有1家。缺工岗位集中为:生产工(或普工)、包装装配工、模具操作工、服务员等几类。
    根据调研情况报告,市人社局及时出台了《2011年从化市就业工作要点》,配套制定了《2011年培训就业万名任务分解落实工作方案》及《2011年就业培训工作考评办法》。经过努力,截至6月底,全市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6373人;开展招聘会36场,其中农民工专场招聘会32场,农民工与高校毕业人才联合招聘会2场,高校人才专场招聘会4场。进场人数29600人,参加招聘单位668个,提供就业岗位18210个,达成初步就业意向7986人,企业岗位要求与劳动者就业需求的匹配率为43.86%。36场招聘会中,其中提供农民工空缺岗位16360个,达成初步就业意向7062人;提供高校人才岗位1192个,达成初步就业意向667人。自主创业一次性奖励扶持6人,奖励扶持金额6000元;创业带动就业一次性扶持奖励1人,扶持奖励金额2000元,通过创业带动的就业有9人。
    除充分解决本市劳动力就业以外,市人社局主要负责人表示,企业不能坐等人才上门,要学会“走出去招揽人才”。为此,市人社局充分利用媒体网络及全国人社系统就业平台资源,有针对性地组织企业进行异地招聘、校园招聘活动,充分挖掘引进内地西南、西北、长江中部地区,尤其是湖北、湖南、四川、广西、贵州等省市的广大农村地区的劳动力资源。

实施培训券制度  提高劳动者竞争力

    为切实提高本市劳动者的职业技能素质和就业竞争能力,使职业技能更好地满足本市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人才,逐步实现农村劳动力的合理转移和充分就业,我市根据广州市有关通知精神,从今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职业技能培训券制度。
    根据规定,本市户籍、法定劳动年龄范围内(男年龄大或等于16周岁且小于60周岁,女大于或等于16周岁且小于55周岁)、有就业能力和培训需求,具备参加培训条件的人员(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农村劳动力、持《广州生源高校毕业生就业公共服务卡》的高校毕业生、符合当年政策性安置且未就业的随军家属、城镇户籍在穗在职的企业职工)均可申领培训券,参加财政补贴的职业技能培训。职业技能培训券由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负责发放。培训券有效期最长为两年,符合条件人员最多可申领6次,每两年申领一次,需于有效期内使用。每券可续期一次,续期时间最长为1年。券遗失或信息错漏,可申请补(换)发。持券人可根据自身就业需求,选择本市范围内各定点培训机构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培训后,由资金管理部门将补贴资金拨至定点培训机构。
    目前,我市发改、教育、人社等有关部门已出台落实农民工子女教育、医保与养老保险、工伤险等政策和管理办法。下半年,我市各有关部门将更加紧密加强协作与沟通,采取有力措施,最大限度做好农民工就业的各项保障工作;建立健全的职业培训补贴与培训质量、就业效果挂钩机制,提高进城农民工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加强待业人员管理,搞好劳动就业服务;加大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度,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增强社会稳定就业的信心,努力构建和谐劳资关系,营造人文关怀的氛围和健康有序的就业环境,全面推动我市就业培训工作上新的水平。

返回顶部打印页面关闭本页浏览次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