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欢迎访问广州市从化区政府网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从化要闻

善用孩子红包 培养良好习惯(图)

善用孩子红包 培养良好习惯(图)

来源:从化新闻社 发布时间:2015-03-13 01:07

长辈派红包给小孩

  在我市,大部分市民都遵循着过完正月十五才拆红包的传统习惯。所以元宵一过,是大人小孩“盘点”的时候了!如何处理手头上的红包?看似简单的问题,对“家有儿女”的市民来说,是个多项选择题。

选择一:上缴保管

  “来,妈妈先帮你保管好红包!”在网络段子上,网民把这句话列为人生最大谎言。而现实中,受访的大部分家长都承认,的确曾说过这句“甜言蜜语”,把孩子们过年收到的红包,“骗”到自己手中。

  “孩子收到的红包,其实就是家长派出去的钱。”对我国由来已久的“红包”习俗,市民辉哥坦言这是一笔不少的红色负担。但过年图的就是喜庆和欢乐,对此,辉哥也乐意一年当一回“财神爷”。

  由于对孩子的红包每年都采取“上缴保管”政策,辉哥认真算了算,专门为孩子在银行开设的账户已有了不少存款。对于这笔存款,辉哥打算在孩子年满18岁后才“归还”他。与辉哥一样,对孩子的红包实施“上缴”政策的市民并不在少数,其中大部分都是有10岁以下儿童的家庭。孩子年龄太小、对钱财概念不清晰、怕孩子乱花钱等,是促使家长们频出此策的主要因素。

   “亲戚朋友给孩子派红包时,我会允许孩子先把红包揣好,让她过足‘手瘾’,然后每晚睡觉前要求把当天的红包悉数上缴。”虽然女儿今年已经5岁,但身为教师的赖女士深谙孩子的心理,巧妙地采取迂回战术,把孩子的红包顺利收缴,并用于每个学期的入园费用。

  记者采访发现,大部分家长对“收缴”的红包都“取之于儿用之于儿”,存起来用作孩子的教育基金,但也有“大头虾”家长保管下来,一不小心就“帮忙”花掉了。

选择二:放权处置

  红包在孩子手上,怕他乱花;直接没收,又怕伤孩子的心,当大部分家长还为处理孩子的红包而纠结时,二胎辣妈小美已开始“突围”,为家里的俩宝贝制定了“小猪储蓄计划”。

  小美的大宝今年7岁,由于没经验,大宝前几年的过年红包都是大人“帮忙”花掉。没想到自己的“大手大脚”潜移默化影响了孩子,每天放学经过士多时,大宝要不吵着买零食,要不嚷着买个小玩具;周六日去逛商场时,大宝从不肯空手而归。

  从前年开始,小美和大宝把红包逐一拆封登记后,全部投入小猪储钱罐里。而对小猪储钱罐里的钱,小美“放权”由大宝自己处置。但要求动用一笔就由家长登记,并实行一月一“盘点”。

  自从对红包有了自主管理权后,一向不关心物品价格的大宝逐渐懂得了“斤斤计较”,每当对新玩具“垂涎三尺” 时,小美总会适时报上储钱罐的余额度,让大宝自作决定。令小美出乎意料的是,在“放任”的条件下,大宝反而懂得心疼自己的储蓄,不肯乱花钱买玩具。

  但小美也坦言,孩子自我控制能力差,必须要有家长的耐心引导。不能期望孩子能做到一步到位,而是要慢慢地培养孩子不乱花钱、有计划地花钱的良好习惯。而且,这习惯越早培养越好。所以小美决定,将来二宝入托后,即开始对实施“小猪储蓄计划”。

选择三:投资理财

  市民朱小姐家的马年宝宝1周岁未满却已成了万元户!元宵刚过,朱小姐为宝宝“盘点”红包时,着实吓了一跳,如何处置儿子的红包,成了朱小姐夫妇近几天盘算最多的问题。经一番思量后,朱小姐决定“理财从娃娃抓起”,把儿子的红包用作“蛋生蛋”的工具。

  虽然宝宝不足一周岁,但朱小姐还是带上户口薄,专门到银行以宝宝的名义开了账户,让孩子的万元红包走上赚取利息的“致富路”。

  朱小姐表示,一向讲求生活质量的她奉行“所见即所得”的消费原则,平时甚少网购,“所以绝不担心自己会把孩子的红包花掉”。而且,红包蕴含长辈给孩子的美好祝愿,她希望能通过理财的方式,让孩子逐步培养良好的理财习惯。

选择四:保险伴成长

  当有的家长为孩子们的红包选择“增值”之路时,有的家长却选择“送健康”,用红包为孩子供一份保险成了越来越多家长的时尚选择。

  同样在马年晋级为新妈咪的阿菁在宝宝满月时已考虑保险计划了,元宵过后,阿菁决定用孩子可观的红包为宝宝订制一份专属的健康保险。据业内人士介绍,随着社会保障体系的逐步完善,我市新生婴儿一出生即可购买城乡居民医保,因此家长为孩子投保商业险时,一定先理清:孩子当前拥有哪些保障,综合各方面因素,可以为新生宝贝购买意外伤害、住院医疗、重大疾病等保障。用红包买保险,已经逐渐成为了部分家长既时尚又实用的选择。(记者谢鸣凤)

返回顶部打印页面关闭本页浏览次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