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构建文教联动阅读体系 提升城乡青少年精神素养
近日,推进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工作会议在湖北省武汉市召开。会议公布了由中宣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遴选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我区“构建文教联动阅读体系 提升城乡青少年精神素养”案例入选。
该案例以从化图书馆经验为主,结合了区文化馆、区博物馆、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区乡村复兴少年宫等活动特色,集中展示了近年来我区立足经济社会发展实际,认真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和创新成果。
深化合作
搭建馆校合作一体平台
从化区位于广州市东北部,乡村振兴走在全国前列,被中央六部委确定为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针对区域农村学生人口较多、城乡青少年阅读资源分布不均衡等的现实挑战,我区立足文化强国战略,创新构建文化教育联动体系,引导以公共图书馆为主的公共文化场馆主动融入乡村教育,与中小学校图书馆建立长期合作,打造城乡一体阅读品牌“馆校合作”项目。
区教育局、区文广旅体局高度重视文教融合,坚持政府主导、系统推进原则建设“馆校合作”项目,推动公共图书馆与中小学校图书馆同等高质量发展,实现馆校发展互促共进。2021年7月,区教育局、区文广旅体局、广州少年儿童图书馆三方共同召开“从化区馆校合作规范文本发布会”,联合发布馆校合作规范文本,包括《广州市从化区馆校共建书目数据建共享规则》《广州市从化区馆校共建条形码管理细则》《广州地区馆校共建 RFID 标签管理规范》《图书辅助加工细则》等标准文件。同时,在广州市图书馆之城通借通还体系内组建校园图书馆集群网,共建“统一平台、统一规范、统一标识、统一服务”集群管理体系,实现跨馆跨校通借通还,依托公共图书馆一体化平台系统直接为馆校共同开展阅读推广活动提供技术支撑。
资源互通
完善全民阅读基础设施
2013年起,从化图书馆对加入通借通还体系的学校分馆提出规范加工要求,2021年7月发布的《从化区馆校共建条形码管理细则》进一步统一条码规则,实现“一校一代码,一书一代码”。截至2022年4月,从化区内85间中小学图书馆均已接入广州图书馆之城通借通还系统,各学校按规范加工图书达15.94万种36.62万册,与市、区图书馆配送的近20万册图书实现互融互通,活化了学校图书资源,加强了优质学生阅读内容供给,公共图书馆与中小学图书馆的合作模式由原来的“输血式”变为“造血式”。
我区重视馆、校、村共建新型阅读文化空间,持续完善全民阅读基础设施。鳌头镇帝田村城市化发展水平低,是城乡公共服务延伸的末梢。2013年该村腾出100多平方米的厂房建设农家书屋,2015年成为从化图书馆分馆,实现与市、区图书馆通借通还,从化图书馆集中为附近小学的师生办理了借书证,并持续在该村举办“挑战21天阅读”等阅读推广活动。如今,帝田村图书馆已成了村民家门口的“精神粮仓”、乡村的“文化地标”。
另一方面,鳌头镇官庄村以“馆、校、村+社会慈善机构”共建机制,建设官庄村图书馆。据了解,该馆设置了一个“阅读之门”,与一墙之隔的官庄小学相通,村委与学校分时管理,实现文教联动。该馆从敲定方案到投入使用仅用时2个月。良好的社会效益也使慈善机构承诺再续捐类似的“共建图书馆”以及“万册流动图书”。
建立品牌
培育青少年精神素养
一直以来,我区重视开展丰富特色教育活动,坚持发挥文化引领作用、发挥地域特色、结合教改要求的活动开展原则,创新制定服务清单,实现活动围着需求办。
我区注重发挥中华优秀文化对新时代文明实践的滋养,围绕红色文化、岭南文化、海丝文化、创新文化四大文化品牌开展系列活动,坚持线上线下一体策划、同步推进。如每年图、文、博三馆同步开展的“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学党史,颂党恩”流动书车进校园活动等,让青少年在阅读中学习和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建立文化自信。
同时,我区聚焦乡村文化需求,建立全面、系统、合理的需求清单,形成集图书流通、业务培训、文艺普及、党史学习教育、走读研学等一体的文化服务项目库,满足学校的个性化需求。推出了“知行从化”“田园语文”“开笔破蒙”“流溪学苑”等20多个公益活动及课程。其中,“流溪学苑”课程创新采取了“读者点单、总馆派单、志愿服务组织接单、政府买单、读者评单”的服务模式。
此外,我区充分整合文旅资源,依托现有水族舞、猫头狮、鳌头醒狮、麒麟舞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将民间手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传统文化活动——“我们的节日”有机结合,邀请非遗传承人在校内讲解传授非遗知识,形成了“一校一特色”,如罗洞小学的木艺、东风小学的麒麟舞、温泉二小的竹编课程等,让孩子们从小接触家乡非遗、爱上非遗、传承非遗。
“田园语文”读书沙龙是由区教师发展中心与从化图书馆共同打造的一个阅读品牌,定期在从化图书馆开展。该活动立足于乡土语文,取材于田园生活,通过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读、讲、演、唱、画等方式阅读田园文化,讲述乡村故事,为“双减”赋能。以此为基础,在全区铺开田园语文教学与阅读研究,部分乡村学校也结合实际开展了专项研究,并评选出一批优秀的田园语文阅读成果。
2020年5月以来,在社会慈善机构的资助下,我区通过馆校合作遴选,举办了6期特殊儿童公益培训班,受惠儿童70人。其中关注孤独症儿童的项目“星星画室”入选了“广东图书馆学会2020年阅读推广示范项目”。
下一步,我区还将继续深化文教部门战略合作,充分联动公共图书馆体系和中小学校图书馆体系,实现城乡一体阅读服务全覆盖,加强馆校共建共享,创新学校图书馆面向村(社区)开放模式,致力于丰富青少年精神文化产品供给,推动青少年在感悟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增强文化自信。(黄颖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