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广东“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以下简称“百千万工程”)开局之年。为推动“百千万工程”落地见效,广州按照“一区一策”精准施策。其中,从化区以打造“三大战略平台”、统筹推进“四个片区”为支撑,努力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加快建成绿色发展示范区。为此,南方+从化频道、从化区“百千万工程”指挥部办公室、从化区融媒体中心联手策划“聚焦从化‘百千万工程’”专栏,展现该区开放创新、求变图强的新探索。
作为从化区的工业强镇,太平镇如何推动“百千万工程”落地见效,发挥“镇”能量?
从化区太平镇党委书记吴丹柯表示,目前,太平镇正抢抓高埔创智谷建设机遇,以重点项目建设为支撑,以和美乡村试点建设、农村综合改革试点建设、中心镇省级示范点建设、沿流溪河新乡村示范带和南粤古驿道新乡村示范带为抓手,全力以赴创建广州市北部知识城辐射带动区和从化区南部科技创新发展区。
【太平镇档案】
太平镇是从化区的南大门,总面积21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14万人,下辖33个行政村和4个居委会。先后被国务院列为国家级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和被广东省、广州市确定为重点发展的中心城镇,2018、2019年度入选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2020年以荔枝产业优势入选全国农业产业强镇。
【镇街“一把手”访谈】
记者:从化区正大力推进三大战略平台建设,全面提速广东从化经济开发区扩容提质、高埔创智谷开发建设和温泉总部集聚区规划建设工作。目前,高埔创智谷建设如何?
吴丹柯:我镇高起点谋划高埔创智谷建设,聚力打造核心引擎。一是积极推进中新知识城边缘控规编制和城市设计,重点推动780亩启动区开发建设,加快推进顺兴绿色建材创新产业链条建设项目落地增效,培育韵达物流、莱恩医药研究院等企业发展,推进国家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化基地孵化中心建设。
二是打通交通大动脉,加强内外交通互联互通,大力推进6条高快速路建设,积极谋划建设4条快速通道,全面融入中新知识城经济生活圈。
三是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标中新知识城软硬环境建设标准,通过新开发整理、原有建设用地盘活利用等方式,全力推动与中新知识城产业协同发展,推进先进制造业、数字经济产业落户高埔创智谷,打造一批专精特新创新园、特色产业园。
记者:从化区按照“一镇(街)一策”突出镇街差异发展,正推进太平镇创建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太平镇如何做大做强中心镇?
吴丹柯:我镇重点实施“工业园再造”工程,塑造高品质圩镇风貌,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以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全域共富,提高人民生活品质。一是深入实施“工业园再造”工程,以“工改工”为抓手,把S118附近残旧厂房、明兴电缆等现有低利用率的土地等工业园改造成配套完善、创新能力凸显的新型工业园区,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
二是扎实推进美丽圩镇品质提升,加强太平镇整体风貌设计管控,着力推动G105沿线和S118沿线共14公里道路两侧环境微改造,对镇域高速公路、主要干道节点地区进行门户升级改造建设工程,持续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和乡村环境整治行动,提升城市化功能,带动村社发展,促进农民增收。
三是聚焦产业规划、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和企业服务,为企业提供政策咨询、申报、兑现“一站式、全流程”服务,帮助企业解决在拓市场、促转型中面临的困难,持续优化升级营商环境,吸引优质企业落户。
记者:太平镇如何围绕发挥联城带村功能,发挥“镇”能量?
吴丹柯:我镇有序推动乡村示范带建设,聚力推动“两翼”发展。一是太平东西“两翼”引领打造大型综合文旅,以沿流溪河新乡村示范带和南粤古驿道新乡村示范带为抓手,以天人山水创意产业园和8号仓流溪河奥莱小镇为引领,有效整合特色小镇、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生态景观林带、现代农业产业园、名胜风景区等建设成果,带动乡村产业、村集体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产增收。
二是有序推进“五好两宜”和美乡村试点试验区建设,依托天人山水健康产业园龙头企业优势,围绕荔枝龙头产业,打造知名品牌,示范带动乡村发展,打造“规划好、建设好、环境好、经营好、乡风好、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广东样本。
三是积极推进农村综合改革试点建设,以南粤古驿道新乡村范带为重点区域,围绕“富民乡村产业、数字乡村、人才振兴、乡村治理”四大体制机制创新,推进太平打造成为乡村产业集聚区、数字乡村先行区、乡村人才新高地、乡村治理新范本,示范带动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农民增收致富和乡村治理有效。
接下来,太平镇将锚定“百千万工程”设定的目标,继续紧抓高埔创智谷建设,主动接受中心城区人口和产业外溢,做强做优镇域经济,强化中心镇联城带村功能,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生活圈,推动“百千万工程”落地见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