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欢迎访问广州市从化区政府网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大力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 推动广州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 镇街擂台

街口街党工委书记温晓敏:打造从化中心城区“会客厅

来源:南方+ 发布时间:2024-02-21 17:20

  从数百年前的“街口圩”到如今的从化区主城区,街口街如何继续站稳从化C位?

  从化区街口街党工委书记温晓敏表示,街口街正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通过围绕打造从化中心城区“会客厅”的使命任务,聚焦城市功能完善、商圈升级改造、惠民便民服务,推动街口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向更高水平、更高质量迈进,建设充满活力、宜居宜业的综合城市功能区。

  1.jpg

  【街口街档案】

  街口街是从化中心城区重要组团,是从化区委、区政府和大部分行政机构的所在地。其位于从化区中南部,辖区面积54.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9.87万人,户籍人口8.82万人,下辖9个行政村和19个社区,教育、医疗等基础设施较为齐备。

  【镇街“一把手”访谈】

  记者:街口街有着500多年历史,当下如何切实提升高质量发展新动能,焕发新活力?

  温晓敏:经济发展既是区域发展的重要基石,也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街口街明确区域发展“突围”的“街口路径”。

  一是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切实落实区“1+3+5+N”系列产业扶持政策,发挥政策激励导向作用,大力发展总部经济,积极培育招引优质企业,加大区域市场主体特别是“四上”企业培育力度。截至目前,街口街共有高效益优质企业4家,培育企业15家。

  2.png

  二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坚持把招商引资抓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深入研究街口的产业基础、资源禀赋、特色优势,聚焦要素有保障、政策有支撑、产品有市场、投资有回报、政府有税收的产业招商项目,带动现有的商贸、餐饮、住宿等业态转型升级。通过召开招商大会,吸引更多的优质企业和大项目好项目。

  三是推进商圈和商业提档升级。大力推进乔安楼商业项目(卓悦天地)建设,打造集超市、餐饮、购物于一体的聚集人气的商业综合体,目前项目总工程进度约70%。完成下围地块的征拆和出让,推动河滨广场项目顺利施工建设,打造城芯宜居宜业新商圈。盘活旺城南国道355线两边的村级留用地和政府储备地,推进旺城南CBD和高档商住区建设。支持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健康发展,深入推进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建设,进一步丰富便民生活设施业态种类,满足多层级、多种类生活需求,现已对5个社区的14个升级改造和新开业的商家给予补贴。

  四是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与传承。持续抓好全街1个市级传统风貌区、3个市级历史建筑、2个区级传统风貌建筑、23棵古树名木、7棵古树后续资源日常维护工作。支持粤剧文化的传承发展,通过街口街粤剧文化协会以粤剧学堂、文化养生学堂、文艺演出等形式,进村(居)、学校传播推广、教授粤剧有关知识,带动居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知粤剧、学粤剧、唱粤剧。

  3.jpg

  记者:街口街如何推动城乡融合绿色发展,再塑城市高质量发展新形象?

  温晓敏:一是推进风云岭区域提升项目。紧抓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全国唯一县域国家级试点先试先行机遇,积极推进从化区街口街风云岭乡村振兴综合体项目。充分融入中部都市综合提升整治区项目规划、绿美从化、华南国家植物园迁地保护从化示范区(风云岭片区)等建设,通过整合风云岭片区储备用地、留用地、低效用地,依托风云岭稀缺的山水与文化资源,点亮山上景观,无缝链接山下,优化山边功能三大举措,建设森林下的山水城市。目前,该项目3个子项目计划于年底开始动工,其余子项目待规划稳定后加快推进前期程序。

  二是持续壮大村集体经济收入。制定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奖励办法,全面调动村干部发展经济的主动性、积极性。支持各村成立强村公司,现已全部完成注册。统筹整合村、社资源,建设石潭村农产品销售点,盘活沙贝村简易厂房和林场、赤草村闲置山地和办公室、大凹村旧村委楼和旧礼堂等村集体闲置资产,通过农村“三资”交易平台,有效助力增产增收。深化“百企兴百村”行动,引导广大企业与村开展结对帮扶,根据企业的经营优势和村的资源开展实质性合作帮扶,促进村集体增收和村民致富。

  三是科学实施城市更新。分期分批推进城市更新以及微改造项目,突出岭南特色、历史文化、民俗风貌,坚持因地制宜、精准把脉、群众参与的原则,以“绣花”功夫扎实做好今年11个老旧小区微改造项目建设,目前城内社区等9个微改造项目已完工,青云路老旧小区(二期)项目施工进度65%,青苔坑社区项目施工进度70%。严格按照市、区旧村改造实施办法及有关政策要求,按照“先易后难,科学谋划、分类实施”的推进思路,继续做好旧村改造前期工作。通过城市更新工作不断提升街口中心城区品质。

  4.png

  记者:街口街如何强化综合城市功能,然后从化街坊进一步享受便捷生活?

  温晓敏:一是提高综合服务功能。加快政务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完善街、村(社区)政务服务网络建设,逐步实现基层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和便民化。优化提升街、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成“10里文化圈”。推进健身步道、社区体育公园、社区文体广场等场地设施建设,实现“10里健身圈”全覆盖。积极推动辖内集中式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建设工作,努力打造5分钟充电圈,目前已安装集中式充电桩180处,合计充电端口1800个。

  二是提升民生保障。推进街、村两级养老保障体系建设,做好街综合养老服务中心(颐康中心)和25个村居颐康服务站以及长者饭堂等运营和维护,创新多元化照料服务模式。做好重点人群分类分级健康服务,推进村级卫生站建设,推行“一元钱”看病工作,目前已有7条村实施了“一元钱”看病,覆盖率达77.77%。深入实施“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工程,多措并举引导富余劳动力就近就业。

  三是提升人居环境。借老旧小区微改造的契机,推进口袋公园建设,将闲置空地改造成内容丰富的口袋公园。近年来,街口辖区新建、改建了鼓楼济渡、纪念碑、城市印记等口袋公园,让老百姓“推窗见绿、出门进园”。

  接下来,街口街将聚焦“百千万工程”任务目标,进一步完善城市综合功能,加快推进森林下的山水城市建设,奋力打造从化中心城区“会客厅”。

返回顶部打印页面关闭本页浏览次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