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欢迎访问广州市从化区政府网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大力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 推动广州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 镇街擂台

城郊街党工委书记徐东川:建设绿色创新发展示范街,农旅融合发展新高地

来源:南方+ 发布时间:2024-02-21 17:11

  城郊街以“花”闻名,从化花卉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是广州首个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城郊街如何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持续写好“花文章”?

  从化区城郊街党工委书记徐东川表示,今年以来,城郊街紧扣“中部三产融合提升示范片区”的发展定位,以“绿脉链城,一轴四片”为着力点,全力建设绿色创新发展生态城、农旅融合发展新高地,举全街之力推动“百千万工程”开局起步、加快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1.jpg

  【城郊街档案】

  城郊街位于从化区中部,辖区面积16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0.57万人,户籍人口8.44万人。2022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6.54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6.25亿元。花卉产业蓬勃发展,现有38家规模花卉企业,辐射带动土地流转1.3万亩,形成以红掌、兰花、多肉植物及苗木为主的花卉种植产业。

  2.jpg

  【镇街“一把手”访谈】

  记者:城郊街有大面积的农村,如何在花卉产业的基础上做大都市农业,推动乡村振兴工作落地见效?

  徐东川:一方面是强化规划引领,打造全产业链花卉体系。抢抓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发展机遇,落实“4+1”整治任务,以花卉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为核心区,推进花卉交易与物流中心、花卉农场建设,探索一条农创研发、标准种植、精细加工、物流销售“花卉+”全产业链条发展路径;依托龙潭河、麻村传统村落、园通寺等特色资源,开展麻村水田垦造、龙潭水库修复等项目,打通“麻村水库—大圆通寺—龙潭水库”十里生态线,建设“城上花园、溪上田园、岭上禅园”。

  另一方面是聚力乡村振兴,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着力推动跨三大灌渠水利桥梁拆除重建工程、星康路圆通寺段及荷村新荷街道路拓宽工程,美都工业园周边及红旗村村委周边道路升级工程等项目有序开展,优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高标准开展麻村(麻一、麻二、麻三)村庄规划编制,推进塘下村美丽乡村文化活动室、黄场村善仕黄公祠修缮工作,系统保护、利用传承好历史文化遗产,建设岭南特色生态宜居和美乡村。

  3.jpg

  记者:城郊街农业有花卉产业,工业也有明珠工业园,如何做好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徐东川:城郊街持续模式创新,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党建引领强示范,试行“公司+村集体+农户”模式,推进麻一、黄场、城康、红旗等村建立特色村级供销社,探索农产品电商销售、农机社会化服务、物流+超市、农资供应等多种现代农业发展模式,持续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盘活新开花谷资源,打造城郊总部经济交流平台,全力做好华韩药业、和营天下等要素配套保障,打造“点状供地”创新示范样本,推动华韩生产基地增资扩产项目、和营天下田园生态旅游项目增资扩产。

  4.jpg

  记者:城郊街有城有乡,如何发挥城市综合功能,增进民生福祉?

  徐东川:城郊街坚持连城带村,高水平促进城乡发展。首先是土地潜力持续释放。有序推进黄场村政府储备地、广医大学附属从化妇女儿童医院等重点征地项目,完成征地任务185亩,全力推进撬动明珠片区、东风向阳片区、新开片区等留用地价值,加快留用地兑现和结案,推动留用地报批办证,积极探索农村留用地开发、流转、合作等模式空间。其次是城镇品质逐步提升。以“绣花功夫”推进关围、镇北社区容貌示范社区培育,抓实旺城西、新村北路城郊段老旧小区微改造,构造宜居、宜业、宜游的城乡环境面貌,提升居民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5.jpg

  城郊街坚持为民办事,高效率增进民生福祉。民生保障有力有效,“家政+养老”服务体系辐射村居,累计建成30个村居颐康服务站。文教实力稳步提升,推进从化区城郊街向阳小学拆除重建综合楼工程,构建“1+2+10+N”联建共育机制,设立“红领巾课堂”实践基地,高标准建设街道文化站分站。基层治理出新出彩,创新打造“1+5+N”法治街道培育模式,成功入选广州市法治镇街,打造“一站、一室、一园、一平台”示范点,西和村获评“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

返回顶部打印页面关闭本页浏览次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