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欢迎访问广州市从化区政府网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大力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 推动广州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 镇街擂台

鳌头镇党委书记朱秀英:加快打造从化西部城乡融合示范区

来源:南方+ 发布时间:2024-02-21 16:50

  作为全省唯一同时拥有国家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和田园综合体2个“国字号”试点的镇,鳌头镇如何闯出新路?

  鳌头镇党委书记朱秀英表示,实施“百千万工程”是鳌头把镇村发展短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潜力板的关键路径。鳌头镇将围绕打造西部城乡融合示范区的使命任务,立足“宜居鳌头、产业明珠、田园城镇”的发展定位,充分发挥双国家级试点的独特优势,抓试点、促改革、强产业、谋发展,积极探索强镇兴村富民新路径。

  1.jpg

  【鳌头镇档案】

  鳌头镇坐落在从化区西部,是广东省、广州市的中心镇和广东省新型城镇化试点示范镇,与花都区和清远佛冈接壤,地处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广清接合片区重要位置;全镇总面积约350平方公里,下辖61个村、4个社区,是广东省行政村最多的乡镇,总人口约21万人,超过从化区人口总数的四分之一。

  该镇是工业重镇、农业大镇,2023年上半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均超过全区40%,同比分别增长11.9%、18.4%。鳌头镇也是全省唯一同时拥有国家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和田园综合体2个“国字号”试点的镇和全省行政村最多的镇。

  2.jpg

  【镇街“一把手”访谈】

  记者:鳌头镇同时拥有国家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和田园综合体2个“国字号”试点,如何利用这一独特优势获得新发展?

  朱秀英:鳌头镇将充分发挥双试点优势和叠加效应,努力打造城乡融合鳌头样板。

  一是专班负责,凝心聚力抓建设。实行“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专班、一抓到底”的“四个一”挂包机制,全力落实2个国家级试点任务,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万亩良田示范项目启动2个月即完成约7000亩土地流转,现已完成6600亩农田主要整治工序,新增水田指标1700亩;田园综合体项目首开区试营业,二期预计年底完工。

  二是国企搭台,筑巢引凤强产业。充分发挥国企引领支撑作用,通过越秀集团、城投集团等国企“栽苗”,盘活农村闲置资源,搭建创新创业平台,吸引民营企业投资“育苗”,打造国企和民企优势互补、资源共享、融合发展格局,引进怡境文旅、广大乡创等农文旅学各行业和近20所广东高校签约共建,形成“食、住、行、学、游、购、娱”多元业态。

  三是系统谋划,试点衔接闯新路。按照“连片打造、统一规划、整合资源、分步实施、独立运营”的工作思路,有效衔接2个国家级项目,以潖江二河为轴,通过小火车、观光车串联城乡关键节点,打造农文旅学复合环线,推动项目范围8条村约50平方公里建设成大湾区生态田园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4.jpg

  记者:鳌头镇作为工业重镇、农业大镇,如何通过实施“百千万工程”增强经济发展的“镇”力量?

  朱秀英:在培育经济发展动力引擎中,一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以从化区“1+3+5+N”产业政策体系为基础,量身定制鳌头惠企招商措施“一本通”,依托从化经济开发区等战略平台辐射作用,建立“引进来、走出去”机制,镇主要领导率队开展招商洽谈12场,成功招引中科宇航等15家高精尖企业签约落户,推动先进制造业延链补链强链,上半年完成工业总产值(含明珠工业园鳌头基地,下同)154.95亿元、税收收入5.9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1.9%、167.3%。

  二是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坚持“有求必应、无事不扰”,率先提出“五个竭诚”承诺,建立“导办帮办代办”服务体系,设立规上企业绿色服务专窗和82支党员服务队,企业办证综合时间缩短50%;深化镇领导挂点联系64家规上企业直通车机制,实地走访78次,协调解决经营问题52个,助推提产扩能,全力打造综合成本低、产业生态优的广州北部企业落户目的地。

  三是加快重点项目建设。着眼长远保障重点产业项目、重大基础设施、重点民生工程储备用地,领导班子包干加快推动639亩新千亩产业用地征地结案,全面推进佛清从高速、京珠高速扩建、沙迳水库等省、市、区、镇重点项目建设,加快盘活9宗历史留用地,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构筑更加广阔的舞台。

  5.jpg

  记者:鳌头镇上半年实现农业总产值10.99亿元,同比增长18.4%,总量占全区43%。我们是如何加快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朱秀英:一是探索强村公司模式。充分发扬改革创新精神,学习借鉴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在龙潭、横江、乌石3条村探索建立“国企+强村公司+合作社+农户+手艺人+社会投资者”模式,建立保底分红、股份合作、土地流转、三产互促等多种利益链,带动相关村集体和村民增收。开设粉面、奶、豆、油制品共四个“前店后厂”,10月投入运营,将进一步推动集体和村民增收、促进共同富裕。

  二是发展富民兴村产业。深化4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持续擦亮“五子登科”特色农业品牌;做好“土特产”文章,出台“一村一品”激励措施,充分挖掘粉葛、甜竹笋等本地农产品“致富潜能”,促进农业由“卖原料”向“卖产品”转变,以“小切口”打通富民兴村之路,培育国家级示范合作社2家,黄茅村甜竹笋、务丰村蛋鸡入选国家级“一村一品”。

  三是建立长效增收机制。出台《鳌头镇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和增加农民收入实施方案》,全面摸清村级资源、资产、资金底数,镇主要领导牵头专题研究制定61条村“双增收”方案,逐步打破农村发展乏力瓶颈。扎实推进“百企兴百村”工作,采取“一企一村”“多企一村”“一企多村”结对方式,推动全镇61条村全覆盖达成合作协议,企业发展与村集体增收同频共振,实现互利双赢。

返回顶部打印页面关闭本页浏览次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