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传承和发扬优秀非遗文化,增强青少年文化自信和文化底蕴,推动全镇文化事业高质量发展,近期,鳌头镇依托帝田乡村少年宫开展暑期非遗课堂系列活动,让青少年在动手实践中感受非遗之美。
掐丝珐琅,又称景泰蓝,是一种在铜质的胎型上,用柔软的扁铜丝,掐成各种花纹焊上,然后把珐琅质的色釉填充在花纹内烧制而成的器物,以其色泽鲜艳、图案繁复、工艺精细而著称。2006年,景泰蓝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加以重点保护。它不仅代表着技艺制品,更承载着深厚的文化传统、民族精神和时代记忆。
珐琅工艺的发展至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承载着历史与文化的传承和积淀这次,我们一起到帝田乡村少年宫在每一丝掐制中体验金丝流转间的文化魅力学习历史悠久的传统技艺吧!
活动伊始,李老师从掐丝珐琅的历史渊源讲起,带孩子们穿越时空,领略这门工艺在不同时代的发展与变迁。老师的讲解让孩子们对掐丝珐琅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接下来,孩子们开始动手制作自己的掐丝珐琅作品。孩子们拿到金丝、彩砂等制作材料后跃跃欲试,通过掐,掰,弯,折叠,卷翻等技巧,小心翼翼地用细腻的笔触勾勒出图案轮廓。一丝一砂,一绕一转,在点滴间感受非遗文化瑰宝的魅力。一条条曲线,一次次转折,绘就出一个个精巧细致的图案,展示出掐丝珐琅非遗艺术独特的文化魅力。
参与者岚岚说:“很高兴参与这次非遗文化体验活动,整个制作过程对我来说还是很有难度的,每个步骤都要全神贯注的去做,同时也让我感受到非遗的魅力所在。”
在老师的指导和同学们的耐心制作后,一幅幅精巧的掐丝珐琅画从指尖诞生,每一幅掐丝珐琅作品都独具匠心,这些色彩斑斓的作品散发着绚丽的光芒,展示了孩子们的才华与创造力。在乡村非遗课堂,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更加生动具体的形式走近同学们,让大家体验浪漫背后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鳌头镇帝田乡村少年宫此次活动,让乡村青少年有机会接触非遗、熟悉非遗,在沉浸式的体验中得到全方位参与和学习。接下来,鳌头镇将继续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提高辖区青少年对历史文化的认识,保护传承非遗,让文化自信自强成为新时代青少年最大的底气。
返回顶部